其實這個故事請當事人自己來講會更感人。但為了保護她和家人的和睦,心姐將她“藏”在自己的身后;不讓大家和我一起了解這位雅芝迷的心路,心姐又覺到太可惜了,于是就想了個由我代述的笨辦法。這位北京高三的小妹妹,如果你看到本期通心橋的“雅芝現象”版塊,希望別責怪心姐,能原諒我。
她也是個“誓死捍衛(wèi)雅芝”的忠實者。但積極的成份更多。雅芝讓她懂得了愛的可貴:
打小,家庭時時爆發(fā)的“大戰(zhàn)”傷害了她幼小的心靈。對罵爭吵的大人們又有誰留意了一個小女孩的恐懼和委屈呢。她在不和諧的氣氛中長到八歲。生日那天,父母又吵架了。留下媽媽一人為她點亮生日蠟燭。女孩哭了。對著蠟燭,她祈禱的是:爸媽別離婚!
過了不久,雅芝出現了。當時,她還體味不出雅芝的氣質,僅僅是那濃濃的溫柔就使她有了享受不到的安全感和平和。她說“我像一只漂泊不定的小船找到了避風的港灣”。從此后,她像女兒對媽媽那樣,將考試成績告訴雅芝(照片),做了錯事向她認錯,得了獎先向她報喜……漸漸地,這種單向傾訴成了無法舍棄的依戀。因為雅芝的“好好念書最重要”讓她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每每想放棄時覺醒而堅持下去;雅芝的“你對別人好,別人才會對你好”使這個生活中很不合群的女孩嘗試多一點去愛和關心別人,不知不覺中竟有了很多朋友;雅芝對兒子們的愛使她聯想到自己,她學著幽默,創(chuàng)造家庭的和諧氣氛,爸媽已不再吵架了……
故事講到這兒,還有誰會說這個女孩愛雅芝愛得沒道理?“她改變了我的性格,給我?guī)砹伺笥眩淖兞宋业纳?,給我?guī)砹藲g樂。朋友、歡樂是我最珍惜的財富。我相信,人的生活中缺不了這兩件事?!甭犓@樣講,心姐真是感到欣慰。不過,心姐還想說的是,希望雅芝永遠是你的“精神支柱”,但說她是你“一生不醒的夢”,言重了吧?因為你對“度”把握的還有偏差。比如你也有癡迷到不能自持,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思想。心姐可不愿意你剛看完“心姐想問個為什么?”回家就和爸爸吵了一架,甚至搞不清是生爸爸的還是自己的氣?那樣,心姐也會為自己的一翻好意和苦心被“曲解”而難過的。讀一讀沈敏朋友的來信,會受益不淺的。
對身為父母、爺爺奶奶姥姥輩的大人們,不知心姐可不可以提一句忠告?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大人們能否盡量為他們提供一個和諧正常的家庭氣氛,克制彼此“柴米鹽家長里短”的“敵對”情緒。讓孩子們崇拜您、敬仰您,有心事先想起您講而不是只伸手索要物質的滿足,做他們的朋友吧。
我相信,就這個話題,踴躍者一定很多。歡迎歡迎。不過請朋友們再細讀一下“心姐想問個為什么?”然后提筆。
——心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