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記者 吳茗
方青卓來西安拍《胡嫂》,正是九月“秋老虎”肆虐的時候。我們來到文藝南路某住宅區(qū)一套普通的單元房,剛一踏入拍攝現(xiàn)場,一個系著圍裙胖胖的大嫂便映入眼簾,沒錯,就是她!善良樸實熱心腸的下崗女工“胡嫂”方青卓。
上下集電影電視《胡嫂》講的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下崗女工,下過鄉(xiāng),插過隊,經(jīng)歷坎坷,收養(yǎng)了別人的孩子,在做家庭保姆的過程中,與女主人建立了深厚情誼,后來又為抗洪獻身的故事。這部電視劇雖不長,卻是按電影手法拍攝,專為中央6套電影頻道提供的。說來也巧,方青卓本人也曾下過鄉(xiāng),插過隊,對“胡嫂”頗有共鳴。所以演起來流暢自然,沒有絲毫的雕琢痕跡。雖然我們只觀看了幾個鏡頭的拍攝,方青卓在鏡頭前的那種靈活自如的感覺,仍然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也許是和她二十幾年的演藝生涯有關。早在七十年代末,東北小妹方青卓便考入文工團,并逐漸走上銀幕。從第一部影片《鼓鄉(xiāng)春曉》到1986年使她榮獲第七屆飛天獎最佳女主角獎的《雪野》,方青卓一步一個腳印地積累著經(jīng)驗,粹煉著演技。九十年代初,方青卓生了兒子后明顯發(fā)福,人雖然越來越胖,演技卻越來越老道,名氣也越來越大了?!队性捄煤谜f》、《候車大廳》、《一村之長》、《走過冬天的女人》……觀眾喜歡,片約不斷,有時候雖然不是演主角,卻常常比主角還出彩,“胖大嫂”也幾乎成了她的代名詞。
女演員都怕自己胖,為了保持體形拚了命減肥,方青卓卻不怕,她覺得只要能吃能喝身體好,胖一點也不錯,重要的是別虧待自己。人都說心寬體胖,方青卓的明朗性格總讓人開懷:演到舀餛飩一場戲時,她吸溜著鼻子嘖嘖稱嘆:原來西安的餛飩都做得這么好!說到自己的道具白涼鞋難穿時,又鄭重宣布:本世紀最后一雙!
16年前,方青卓因拍《再塑一個我》來到西安,那時候的她可是既苗條又漂亮,但她坦言雖然也去了不少景點參觀,但畢竟年輕,對古城西安的文化底蘊體會不深。這次再來,發(fā)覺西安變化很大,對這里的人文積淀有很多新的感受。最近因為她主演的電視劇《愛情為你遮風雨》在正陜西播放,方青卓走到街上總被熱情影迷一眼認出,一句句“胖大嫂,我們喜歡你”讓她感動不已。
采訪是在拍攝的間隙進行的,因是同期錄音,我們說話都不得不壓低嗓門,聽到喊:“預備,開拍!”便噤若寒蟬,大家用眼睛交流示意,像搞地下工作。
方青卓說話快,性子急,思想是跳躍型的,和她對話,會不由自主被她牽引。雖然我們說話聲音低,還是能聽出她聲音嘶啞,一問才知是聲帶息肉,在北京都住院一周,準備動手術了,后來她丈夫沈小萌一看是全麻手術,不愿簽字,又出院了。同去的孫蓓老師一聽,便熱心向她推薦西安的中醫(yī),專給演員治喉病的張敬仁大夫。方青卓來了興趣,剛好到了吃晚飯時間,可以有一小時的空檔,她便飯也不吃了,拉上我們說走便走。
與方青卓同行,你絕對不會覺得寂寞。她是個對生活永遠充滿好奇的人,看見西安的攤販菜市場,她說這里生活多方便,有這么多東西都是我愛吃的;看見小男孩騎車莽莽撞撞她說這孩子這么小,爸媽多操心;看到大夫家里掛的書畫,她就翹起姆指比劃(那時張大夫正給她頭頂、頸下都扎著銀針,讓她別講話,她說拿眼神和手勢給你說)……
好容易大夫允許她講了,方青卓便請求:我很胖,能不能扎得更深一點?很舒服,我不怕疼。逗得一屋子的人都笑。這方姐真真一大活寶。
打的回拍攝現(xiàn)場時,天色已晚,方青卓不知路途遠近,一個勁兒問能不能準時回去?可不能叫全劇組的人等我。我們給她保證了,她還要催司機快點快點,再快點。敬業(yè)精神可見一斑,急性子畢現(xiàn)無遺。
表演和寫作是方青卓最愛做的兩件事,丈夫和兒子是方青卓最愛的兩個人。對于表演,她說,當演員真好,可以體驗不同人生,表演是一把鑰匙。關于寫作,方青卓已寫了三本書,《紅蝴蝶》是自己掏錢印(方青卓實話實說),以后就是出版社找上門來,既省事還掙錢。關于丈夫,她說自己就喜歡照相,就嫁了個攝影,誰知結婚以后他就不給我拍了。關于兒子沈天漢,那可就一言難盡了,方青卓在孩子未出生前,就寫了無數(shù)篇寫給兒子的日記,傾注一個母親濃濃的愛……偶爾清閑在家,方青卓便要操刀下廚,能給自己深愛的人做一頓可口的飯菜,的確是一種幸福。方青卓和丈夫合辦的文化藝術公司,開張四年來拍了不少戲,如《換個活法》、《一鄉(xiāng)之長》等,也算是京城里有點名氣的“夫妻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