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亦同
身為美食大國的國民,從韓國歸來,都免不了要埋怨那里的飲食。這類同胞,我遇見過不止一位。臨去韓國前夕還有人“警告”我:“好好吃一頓吧,這一去就別想有好的吃了?!倍业膶嵺`結果,卻與此大相徑庭。雖說呆的時間不長,韓國的飯菜和韓國人的吃法卻給我留下很好的印象。
就從餐具談起吧,韓國人同我們一樣使用筷子,但他們使用的多為金屬筷,餐館里見不到一雙竹木筷子,更不用說一次性的“方便筷”了。我問過他們,回答是金屬筷爽利、衛(wèi)生、經(jīng)久耐用,一次性的簡易筷子太浪費,既消耗資源又污染環(huán)境。僅此一點,我就覺得是我們應該仿效的。
韓國人和日本人一樣,習慣于席地而座,盤腿就餐。其傳統(tǒng)飲食的確比較簡單,主食為米飯,愛吃泡菜。泡菜的出口量據(jù)說是世界第一,種類之多我看也能拿冠軍。每餐它都堂而皇之地上桌。精致的盤碟中能擺出不少花樣:白菜、蘿卜、辣椒,還有我們叫不出名的,既開胃又好吃。他們餐桌上的素菜顯然比我們多,因為靠海的緣故,海產(chǎn)素菜也相當多。另外一項“多”是醬制品,我們的“醬缸文化”在那里的影響,大概已達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地步。他們有專門用來摻和著菜拌米飯的一種醬,我試了一下,味道很不錯。以上“三多”,恐怕構成了他們飲食中的低糖、低脂肪等符合營養(yǎng)學要求的合理因素。我們注意到韓國人中肥胖者不多,一般中老年人都能保持良好身材且有健康的氣色,這是不是同合理的飲食習慣有關呢?
韓國人待客同我們一樣熱情、周到,但沒有用滿桌“大魚大肉”來顯示慷慨大方。從官方到民間的宴請,從韓式到非韓式的吃法,至少我們沒有享用到國內經(jīng)常會碰到的那種“高大全”。他們的葷菜如烤鴨,做得也很正宗,瘦肉層較厚,不肥不膩,滑嫩可口。吃法與我們不同的是,他們不用薄面餅包鴨肉,而是用菜葉裹,碧綠的生菜上佐以蔥蒜、調料,夾上烤好的鴨塊,色、香、味俱佳。還有一種菜葉,是我們想不到的:芝麻葉。主人特別介紹說,這是目前的時興食品、科研新成果,芝麻葉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物質,還有防癌、抗癌作用。后來,我在商店里看到有“芝麻葉罐頭”賣,也趕了回時髦。
韓國飲食中最有名的恐怕還是燒烤?!拌F板燒”不僅用來燒菜,也用來炒面。最有意思的,是一種“石頭燒烤”:用一堆鵝卵石放在鐵架上電熱升溫,先攤放肉塊,待到一定火候再用長剪將大塊肉鉸成小塊,搓揉到滾燙的石頭中去,不一會就響吱吱地冒出香氣,你就可以大快朵頤了。據(jù)介紹,鵝卵石是進口的,既能蓄熱均溫,使肉免于烤焦,又能去油去腥。我們是在仁川一家叫“海風”的餐館里,品嘗到這道古樸又摩登的美味的,印象極深。
韓國人飲食方面的節(jié)約與科學,還可以從一種專供飲水機配套使用的“微型紙杯”上得到佐證。那是一種只有中指長、兩指寬的小紙片,經(jīng)過了特別處理,拿上手就能變成一個很小的杯子,放到龍頭上就能接水。比起那種透明塑料杯和普通紙杯,自有它微小、簡便的優(yōu)越性。在韓國街頭和快餐店里常能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