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夏法
新年伊始,丹麥的美人魚雕像頭部失而復(fù)得的消息,在世界范圍內(nèi)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人們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轉(zhuǎn)向了那美麗神秘的美人魚。從古至今,美人魚幾乎是人們永恒的熱門話題,史書中有之,民間故事中有之,藝術(shù)作品中更有其栩栩如生的動人形象,說來還極有奇趣。
駭人聽聞的人魚骸骨
幾年之前,美國的一些報刊曾有過一則聳人聽聞的報道。
清晨,初升的太陽照著加勒比海平靜的海面,微波蕩漾,閃耀著金色的光芒。一艘機動漁船在海面上漂蕩。船上一對孿生兄弟——職業(yè)捕鯊能手安尼和泰勒正聚精會神地注視著寧靜的海面,尋覓鯊蹤。突然,一條巨鯊在小船右舷方約300米處的海面露出頭來,激起一陣浪花。“好一條大虎鯊”,掌舵的安尼掉轉(zhuǎn)船頭向巨鯊靠攏……
一條18.3米長的大虎鯊被吊上了岸,兄弟倆樂呵呵地操起利刃,將虎鯊開膛破肚。突然,鯊腹內(nèi)露出了一副人頭骨架。安尼和泰勒一齊驚叫起來,并立即向警方報了案。警方趕到現(xiàn)場,當發(fā)現(xiàn)鯊腹內(nèi)的這副骨架上身是人,而下身又是魚時,人們?nèi)級嬋胛謇镬F中。無奈,只有請來美國生物學專家艾尼斯圖·摩里斯博士。經(jīng)他細心鑒定:在骸骨上身約三分之一的部分,是屬于一個成年人所有,而從盆骨開始向下,卻屬于一條大魚所有,骸骨是屬于半人半魚的海洋生物,極有可能就是人們傳說的“美人魚”……
史書上的美人魚
有關(guān)美人魚的傳說,至少可以追溯到2300年以前。巴比倫的史學家巴索斯在《古代歷史》一書中就有美人魚的記載:“這種動物體型像條魚,但魚頭下還有一個像人的頭;身體下部有一雙像人一樣的腳連著魚尾”,“這種人魚有著天賦的理性,發(fā)音清晰、相同于人類音調(diào)”,“人魚能引導人們洞察文字、科學和各種藝術(shù)……這是巴比倫的魚神,每天隨日出浮至海面,日落時又潛入水中?!边@大概是最早的美人魚文字記載。
英國倫敦出版的《赫特生航海日記》是17世紀的作品。書中對美人魚作了這樣的描述:“人魚露出海面上的背和胸部像一個女人,它的身體與一般人差不多大,皮膚很白,背上披著長長的黑發(fā)。在它潛水下去時,人們還看到它和海豚相似的尾巴,在尾巴上有像鯖魚一樣的許多斑點?!?/p>
我國的史書上也不乏美人魚的記載。宋代的《祖異記》一書中就載有美人魚的事例,而且對其形態(tài)作了詳細描述:宋太宗時,有一個名叫查道的人出使高麗(今朝鮮),看見海面上有一“婦人”出現(xiàn):“紅裳雙袒、髻發(fā)紛亂,腮后微露紅鬣。命扶于水中,拜手感戀而沒,乃人魚也?!彼未鷮W者徐鉉的《稽神錄》中,也記載著類似的美人魚??梢姽湃艘娺^的美人魚大同小異。
美人魚的故事與雕像
關(guān)于美人魚,還有許多動人的民間傳說。據(jù)說在歐洲維斯杜拉河畔生活著一種美人魚,它經(jīng)常用美妙的歌聲來贊頌河兩岸的人們。那時,在維斯杜拉河里來了一只兇惡的大水怪,到處禍害人民。美人魚勇敢地與水怪進行了7天7夜的生死搏斗,終于戰(zhàn)勝了作惡多端的水怪。后來,人們在維斯杜拉河旁建立起一座城市,即現(xiàn)在波蘭的首都華沙,其城徽就是用美人魚為標記。至今,在維斯杜拉河的岸邊仍佇立著一尊手執(zhí)寶劍和盾的美人魚銅像。
安徒生的《海的女兒》,寫的就是美人魚的故事。1912年,丹麥最著名的雕刻家埃德華·埃里克森據(jù)此銅鑄了一尊下身為魚的少女銅像,高高地坐在巖石上,雙眼凝視大海。迄今為止,這尊世界上最著名的美人魚銅像,放置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朗厄里尼的海濱公園附近的海灘上,作為丹麥的標志。此外,古希臘的繪畫中,也有半人半魚的作品。古人不僅喜歡美人魚,而且對它還極為崇敬。
美人魚大騙局
歷史上捏造美人魚的事例屢見不鮮。1830年,英國倫敦一家博物館里突然出現(xiàn)了一條美人魚的標本,轟動了全城。陳列介紹中說,這條美人魚是在蘇伊士東部一個河岸邊捉到的。博物學家們云集而至,對其進行認真細致的鑒定,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大騙局:“美人魚”標本的上半部是由猴子的頭、軀干和手臂構(gòu)成,下半身實際上是把一張魚皮與上半身精細地縫在一起。事后查明,這個假標本是由倫敦的一個標本匠“精心”制作而成的。
1980年8月24日,科威特《火炬》報刊登了一條“紅海海岸發(fā)現(xiàn)美人魚”的消息,還附有一張美人魚橫臥海濱的照片。并說埃及已匯集專家進行研究。這條消息被視作珍聞,各報刊廣為轉(zhuǎn)載。但沒過幾天,埃及水產(chǎn)科學協(xié)會出面公開辟謠。原來那張照片是用一條魚的照片和一張裸體女人的照片,各取一半拼合起來,再經(jīng)過翻拍復(fù)制而成的。
美人魚的生物學猜想
為探索美人魚是否存在這一研究課題,近幾十年來,海洋生物學家、動物學家和人類學家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種種生物學上的猜想。
挪威華西尼亞大學的人類學家萊爾·華格納博士認為,美人魚這種動物確實存在,“無論是歷史記載還是現(xiàn)代目擊說,美人魚都有共同特征,即頭和上身像人一樣,而下半身則有一條像海豚那樣的尾巴。”此外,據(jù)新幾內(nèi)亞土人所說,人魚和人類最相似之處就是它們也有很多頭發(fā),肌膚十分嫩滑,雌性的乳房和人類女性的乳房一樣,并抱著小人魚喂乳。英國海洋生物學家安利斯汀·愛特博士則認為,“人魚可能是類人猿的另一變種:嬰兒出生前生活于羊水中,一出生就可以游在水里,因此,一種可以在水中生存的類人猿動物存在,并不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美國也有部分學者贊同這一說法,認為這是目前還未捉到的海底人的一種。
我國的一些動物學家認為,傳說中的美人魚可能是一種名叫“儒艮”(俗稱海牛)的海洋哺乳動物。70年代初,在我國南海曾多次發(fā)現(xiàn)過“美人魚”。1975年,有關(guān)科研人員深入漁村考察實情,并在漁民的幫助下捕到了罕見的“人魚”。它既不是人也不是魚,而是叫做儒艮的海獸。這種哺乳動物的祖先原生活在陸地,也用四肢行走,后經(jīng)滄桑變遷,又適應(yīng)了水中生活,前肢演化成胸前的鰭肢,后肢退化隱沒,尾巴進化為尾鰭以助游泳。由于它仍舊用肺呼吸,所以每隔十幾分鐘就要浮出水面換氣。它背上長有稀少散布的長毛,這大概就是目擊者錯覺為頭發(fā)的原因。儒艮胎生幼仔,并以乳汁哺育之,哺乳時用前肢擁抱幼仔,母體的頭和胸部露出水面,避免幼仔吸吮時嗆水,這大概就是人們看到美人魚抱子的情景吧。
美人魚,真耶?假耶?
過去美國的大部分動物學家認為美人魚可能就是海牛,但根據(jù)最近從虎鯊腹中的那具骸骨分析,絕非是海牛的骸骨。這種“人魚”實際上有與人類幾乎一樣的頭骨和手臂,因而認為這具骸骨才是真正的傳說中的美人魚。無獨有偶,緊接著新加坡的《聯(lián)合早報》又爆出一則新聞:最近在南斯拉夫海岸發(fā)現(xiàn)了一具體架完整的美人魚化石,與鯊腹內(nèi)的骸骨基本相同,也是上半身形狀與人相似,下半身則是地地道道的魚尾巴。經(jīng)南斯拉夫考古學家們分析:這只動物屬雌性,大約在1.2萬年前出現(xiàn)在海岸附近,在一次海底山泥大傾瀉時被活埋,慢慢演化成化石。在這兩具“人魚”骸骨中,最驚人的還是它們都有一雙“人手”!對此,日本海洋生物學家增田博士撰文佐證,他聲稱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洲附近的太平洋上進行生物資源調(diào)查時,意外地網(wǎng)起了一尾長有一對類似人手臂和手掌的海豚。他認為這是本世紀的一大發(fā)現(xiàn),對海豚進化和美人魚的研究將帶來前所未有的新突破。
然而,關(guān)于美人魚的傳聞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有許多地方難以令人信服。大部分科學家的態(tài)度是嚴肅的,航海史記載的“美人魚”很可能是古人的一種幻覺。比如海牛——儒艮之類的海獸,它在水中給幼仔喂乳時,就極像人在水中游泳;還有生活在巴西亞馬遜河里的一種哺乳水生動物——牛魚,它露出水面時頭掛水草,如同披發(fā)女人,雌牛魚胸部長有兩只拳頭大的乳房,乍一看,完全像傳說中的“美人魚”了。此外,有些“好事者”利用人們的好奇心偽造奇跡。既然英國倫敦曾有“美人魚”假標本,科威特《火炬報》有“美人魚”的偽造照片,也很難保證美國的“人魚”骸骨就不是某位“大師”的又一偽造的杰作。
“美人魚”,真耶?假耶?一個美麗永恒的謎。
(責任編輯/孫開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