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瑚
38歲的老李,身強力壯,工作積極,從來也沒生過什么病。但是他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不太注意飲食衛(wèi)生,經(jīng)常在外面小攤子上亂吃一通,去年單位體檢,發(fā)現(xiàn)他患有“慢性肝炎”,從此他整日里愁眉不展、唉聲嘆氣,逢人便說:“我戴上了‘慢性肝炎的帽子?!?/p>
患者對所患疾病的認識或看法稱之為疾病觀。急性病由于病程短,診治過程也短,因而對患者心理上的影響較??;而慢性病在較長的診治過程中需要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因此他們的疾病觀對治療效果乃至他們的精神狀態(tài)、生活質(zhì)量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慢性肝炎(主要指慢性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類目前還較難徹底治愈的疾病。筆者在與慢性肝炎患者的接觸中發(fā)現(xiàn)一部分患者對所患疾病的認識有片面性,形成了一些不正確的疾病觀,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悲觀失望。這些患者把慢性肝炎看成是不治之癥,并且認為凡是慢性肝炎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都會在自己身上發(fā)生,因此整天長吁短嘆,寢食不安,對生活失去信心。如前所述,慢性肝炎確實較難治愈,但這主要是指對肝炎病毒還沒有特效藥物予以徹底清除,實際上有很多藥物對減輕肝臟炎癥,改善肝功能還是有切實療效的。因此不能將慢性肝炎等同于不治之癥。慢性肝炎會繼發(fā)或并發(fā)一些嚴重病癥,但只要治療得當,不少是可以避免的。即便是令人談之色變的肝癌,只要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如手術切除、介入治療等),也可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應該指出的是,慢性肝炎患者如果長期悲觀失望,情緒壓抑,不僅于治療無益,反而會使機體的免疫功能下降,進而導致病情加重。因此對疾病持悲觀態(tài)度的患者應該振作精神,鼓起勇氣,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疾病,對待生活。
第二種是盲目求醫(yī)。這些患者不太愿意正視目前尚沒有治療慢性肝炎特效藥物的事實,熱切期望能找到“靈丹妙藥”。這種良好的愿望是無可非議的。問題在于當前醫(yī)藥市場管理不是十分有序,與肝炎有關的不少醫(yī)藥廣告夸大療效,一些游醫(yī)則更是不負責任地推銷自己的藥品。如果一味輕信廣告,輕信游醫(yī),到處尋醫(yī)覓藥,其結果往往是事與愿違。因為某些醫(yī)藥廣告和游醫(yī)們所宣傳的藥品大都是未經(jīng)國家藥品管理部門正式審批的藥物。這些藥物有可能對個別患者有一些療效,但沒有普遍使用價值,有的藥物還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因此使用這些藥物是不安全的。因服用在游醫(yī)處購得的藥物而使肝功能明顯惡化的病例在臨床上并不罕見。我們希望求醫(yī)問藥有盲目性的患者,本著對自己負責的態(tài)度,能在正規(guī)醫(yī)院的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師指導下進行治療。如果服用某些對其他患者確有療效的偏方或秘方時,也應加強咨詢,密切觀察,有不適反應時及早就醫(yī)。
第三種是麻痹大意。有的患者認為反正慢性肝炎沒有特效藥,治與不治一個樣,干脆聽之任之,長期不去醫(yī)院接受檢查及治療。有的患者不注意休息,工作過分勞累,也有的長時間下棋、打牌,甚至為此熬夜。有的患者不注意飲食,時而“粗茶淡飯”,時而暴飲暴食。很顯然這也是由于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所致。正因為慢性肝炎沒有特效治療藥物,其治療才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很長時間不去醫(yī)院復查。怎能早期發(fā)現(xiàn)病情變化并及時進行處理呢?筆者曾見到一些患者就是由于長期不查不治,當自覺病情加重再來就醫(yī)時,已失去了治療時機。至于休息、飲食,本身就是慢性肝炎的治療手段。在病情活動時應加強休息,必要時臥床休息一段時間,對身體的恢復極為有利。高蛋白、低脂肪、適量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的飲食原則也是慢性肝炎患者應該長期堅持的。飲食無規(guī)律或不注意營養(yǎng)成分的搭配,勢必會影響肝臟功能的恢復。
上述三種疾病觀均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慢性肝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那么,慢性肝炎患者應該持一種什么樣的疾病觀呢?筆者以為應該重視疾病而不悲觀,積極治療而不盲目,豁達開朗而不麻痹。我們希望慢性肝炎患者能用這樣的疾病觀對待自己的疾病。在這樣的基礎上醫(yī)患配合,精心治療,就完全有可能使病情長期保持穩(wěn)定。目前有關病毒性肝炎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工作正在不斷深入。不少新療法的探索已取得令人鼓舞的進展。我們有理由相信,慢性肝炎沒有特效治療方法這句話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過去。慢性肝炎患者終將迎來最后戰(zhàn)勝疾病的燦爛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