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圓
夫和我是一對貧賤夫妻。沒有錢,沒有房子,沒有社會背景,甚至于在北京我們沒有一個可以幫忙的親戚。除了年紀輕點幾,身體還算健康,我們可以說沒有什么值得說道的。我不漂亮,夫也不是什么才子,我們只不過是在有著繁華背景的北京城中生存的一對貧賤夫妻。
我們都來自外地小城,懷著對首都無比的熱愛與向往,不分深淺地留下,也就種下了貧賤之本。我們靠工資過日子,兩個人的薪水和起來還不如人家一個人多。由于剛畢業(yè)不久,單位不能分我們房子,而城區(qū)便利地段的房子又租不起,所以只好去郊縣。這就是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我們手牽著手,挑了一個吉利的雙日子,一邊為進入圍城感傷著,一邊去領(lǐng)了結(jié)婚證。沒有婚禮,也沒有時下流行的婚紗照。雖然也曾為不能給后代留下個虛假的繁榮美麗而遺憾,卻也明白作為主婦首先要搞好家庭收支平衡。
住的地方偏僻,上班就很費些時間,倆人都會有遲到的日子。雖然單位紀律都不太嚴,但遲到總歸是對前途不利。好在我們都不大有野心,這樣也就為遲到找到了借口,薪水不高也不再抱怨,雖然我們都懷揣碩士文憑。我們都很清楚,如果想改變,便意味著把現(xiàn)在的生活連根拔起,安穩(wěn)的貧賤夫妻都做不成了,我們還做什么?
住的離市區(qū)遠,朋友們就不愛去,四周又是安靜的“邊城”風貌,所以大部分業(yè)余時間我們就待在家里,相互守著。記得剛領(lǐng)證那會兒,沒有彩電,沒有冰箱,只有一個床墊擺在空蕩蕩的地上,小收錄機里來回播放著北京音樂臺。我們唯一的娛樂方式就是躺在床墊上,用身體和語言慰藉彼此的身心。餓了,就煮方便面吃,加進去一個雞蛋,覺得很香。那時我們竟然都悄悄地發(fā)胖。
后來漸漸攢錢買了電視、冰箱,視覺和胃口都可以得到稍好一點的照顧。我們不再滿足于那唯一的娛樂,于是我們開始爭吵,是彼此都很認真的那種爭吵,生氣,還有淚水,然后是和好,是他緊緊擁著我講“我錯了”和我咬著他的耳朵說“我愛你”的那種和好。這被我看作一種高層次的精神娛樂。每次生氣都會經(jīng)歷氣憤、絕望、哀怨甚至恨以及后來的半真半假的嗔怪,撥開烏云又見天日的喜悅。這種種精神上思想上的乍明乍暗乍悲乍喜,在我們雙方都不失為一種自娛自樂,自己演得投入,抽身也及時,不會傷到我們的愛情。
再后來,這種娛樂讓夫給罷演了,因為他摸透了我的脾氣,知道怎樣不讓我
進入角色。我只好給他縫破襪子,惦記著下班回家買饅頭,在他看電視里足球賽時翻他的衣兜,看看有沒有發(fā)獎金,計算這個月的開支有沒有超出預算。
其實我以前對于婚姻的認識不是這樣,是共同的貧賤日子讓我有了這份樂于承認現(xiàn)狀的勇氣。別人的一生也許會改天換地,歷盡滄桑,我們卻注定是貧賤夫妻。就像兩條相濡的魚兒,沒有江河的滋潤,只能用彼此的溫度和濕度告訴對方:我們是相互依存的一體,我們沒有彼此。
貧賤夫妻自然有一些哀的時候,但當我與夫在黑暗的夜里相擁而眠時,我們都感到了心靈的舒展和相互的珍視。腔子里的血是熱的,別的,都不重要。有時睡眠就譬如一次死亡,如果在死亡時我們能夠相擁,說明我們在生命的盡頭至少抓住了對方,而不會產(chǎn)生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徹悟。這樣想,生活就變得溫情而有意義。而有了這點認識墊底,我想貧賤夫妻大概還是可以做到頭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