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宏圖 徐靜
1969年,根據(jù)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命令,某工程團挺進某山區(qū),創(chuàng)建一座我軍在西部最大的油料保障基地。
當4000人的隊伍來到這渺無人跡的山溝,只有北風的呼嘯和狼群的嗥叫渲染出無邊的荒涼。
今天,山溝仍是那個山溝,但有了郁郁蔥蔥的樹,有了搖搖擺擺的花,最重要的是有了軍人的身影與氣息。
土著居民
愈是惡劣的環(huán)境,愈是能鍛造出軍人的剛毅與頑強。搬開石塊,刨去沙土挖出一個個半截坑,扎下一頂頂綠帳篷。從此,他們開始了14年艱苦卓絕的半穴居式生活。
一雙雙拿槍操炮的手握起了鋼釬,掄起了鐵錘。開工第一天,絕大多數(shù)官兵都震裂了虎口。第二天,他們又一聲不吭地拿起“武器”,繼續(xù)與巖石較量。山洞一寸寸向前延伸,困難一個個接踵而至。最大的敵人是塌方與冒頂,突如其來的災難轉瞬間吞噬了鮮活的生命。最幸運的應該是二連的16名官兵,他們施工的洞口出現(xiàn)滑坡,洞外全團人心急如焚,經(jīng)過4個多小時的緊張奮戰(zhàn)扒開一條營救通
道時,洞內(nèi)的二連官兵干得正歡,全然不知死神曾與他們擦身而過。
到施工結束時,這個團先后有18名年輕官兵的身軀永遠化為了巍巍大山的一部分。
基地的供給也相當匱乏。許多連隊近一年的時間頓頓吃包谷面,餐餐是醬油煮菜。在這種高強度的勞動中,每日被汗浸石磨的軍裝漸漸破爛,最后竟成碎片,無法遮體。夏天,除了要緊處掛著幾片布,官兵們幾乎是赤裸著身體戰(zhàn)天斗地。曾有一位前來看望的軍區(qū)首長在途中碰到幾個戰(zhàn)士,竟以為他們是當?shù)氐摹巴林?。當他得知他們原來都是自己的兵時,禁不住潸然淚下。
整整14年,一茬又一茬的官兵在這里揮灑過汗水,拋灑過熱血,奉獻過青春。他們用粗糙的雙手,用簡陋的工具,更用堅如磐石的意志,建起了我軍在西部的第一大油庫。
推著火車長征
常言道“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現(xiàn)在需要將這句流傳甚廣的俗語改動一下了,因為在這個地下收發(fā)油火車站,進出油庫的機車全靠官兵們用手推動。他們自豪地說:“咱這兒不吹牛皮,火車要推?!?/p>
您可別以為這里的官兵們成天閑得沒事推火車解悶。在充滿了油蒸氣的洞庫,“星星之火”,絕對可以“燎原”。所以每節(jié)重達幾百噸的罐車只能靠二三十個官兵推到收發(fā)油管前。有一次,他們連續(xù)收油3天3夜。起初,大家都加把勁兒車就動了。后來,要鉚足了勁兒車才肯動。再后來,用戰(zhàn)士們的話說,“得把吃奶的勁都使上”。最后,就有人累得癱在地上,只有喘氣的勁兒了。但看到年屆不惑的庫領導仍在堅持,便抹把汗,咬咬牙,接著干。有人粗算過,當3年守庫兵,推火車走過的路就相當于一次25000里長征。要走這么多路,且要使這么大勁,不用說,費鞋。一年穿破四五雙解放鞋是沒啥問題。平時,腳上的鞋盡是大窟窿小眼睛。“現(xiàn)在簡單了,再也不會受腳氣的困擾?!睉?zhàn)士們撇著廣告腔說。
幻想中的節(jié)目
油庫擔負著分布在上百萬平方公里上的部隊的油料供給任務。甭管白天還是黑夜,也甭管平日還是節(jié)日,官兵們都要隨時準備投入“戰(zhàn)斗”。
司泵員張遠福,入伍9年,有8個除夕在洞庫里度過。他常是數(shù)著那數(shù)過無數(shù)次的墻磚迎來一個新的春天。有時數(shù)著數(shù)著就走了神,心便會飛向千里之外正熱熱鬧鬧的故園,飛到一個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的地方。猛地醒過神來,耳畔仍是馬達的轟鳴,眼前仍是單調(diào)的墻壁。別看天上人間地神游了一圈,可分針
只走了幾格。也難怪,在氣溫低至零下20℃、四處彌漫著刺鼻的柴油味的洞中,再能幻想的心飛一陣也得回到現(xiàn)實中來。但這已是他非常滿意的節(jié)日了。
當然不是每個除夕夜都這么平靜。
去年,小張和助手小羅從大年三十中午開始收油,直到初二凌晨仍沒收完。聽到一聲異常響動后,小張奔向管線。沒等他將眼睛湊近窺視鏡,又聽“砰”的一聲,窺視鏡爆裂,一股油柱帶著巨大的沖力將小張擊倒在五六米遠的地上。他本能地翻身而起沖過去關閉閘閥。一場事故避免了,他卻當即昏倒在地。再睜開眼,已是中午。新軍裝被腐蝕得變了顏色,膠鞋則像擱淺沙灘多日的魚,硬梆梆地躺在床下。而他全身的皮膚則白得嚇人,幾周后,仍一塊塊地掉皮。炊事班專門為他倆包了餃子,戰(zhàn)友們將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錄了像,讓他倆美美地過了幾遍癮。小張說:“這是我永生難忘的一個春節(jié)?!?/p>
而專業(yè)軍士彭勝利最難忘的是前年的中秋。1980年入伍的他原先獨自一人守著距營區(qū)5公里遠的一組洞庫。1990年,上級特批他妻子隨軍,并安排同他一起守庫。夫妻倆每天巡管線,查油質(zhì),兩個人干了一個班的工作。他們連續(xù)5年立功受獎,先后受到總部和兩級軍區(qū)28位將軍的接見。中秋這天,分部演出小分隊專程趕到這個夫妻哨所,為兩人表演了一臺根據(jù)他倆的事兒編排的節(jié)目。團圓的月餅擺上來,熊熊的篝火燃起來,“好久沒過過這么熱鬧的節(jié)了!”夜空,一輪朗月正將清輝遍灑人間。
祖國知道我
油庫坐落在不足千米寬的山溝里,每天只能得到不足3小時的陽光照射。難道是因為這個原因,愛神便很少將它的金箭射向這里?眼瞅著手下這些棒小伙子們一個個步入大齡青年的行列,庫領導們憂心如焚。
但,佳木總會有良禽來棲。張遠福就是例子。
小張1991年夏天回四川探親時,遇到一位昔日的同班女生、今日的白領麗人。攀談中,她很驚訝地得知小張在遙遠的西北山區(qū)里當兵,每月津貼不足百元。或許此刻,一粒種子就已經(jīng)開始萌芽。經(jīng)過幾次交往,他們覺得相互間有一種引力將彼此拉近。小張歸隊后,兩人開始書信往來?!傍櫻汩L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紋”。愛的花愈開愈艷,1993年4月,兩個人在家鄉(xiāng)舉行了婚禮。新婚第3日,一封“速歸隊”的加急電報不期而至。小張很為難,新娘卻極開通地說:“沒關系,我早就有準備。走吧,我送你?!本瓦@樣,送了一程又一程。我們沒有問在汽笛鳴響的那一刻,他們是否“執(zhí)手相看淚眼”。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此刻,無論男兒的淚還是女兒的淚,都是彌足珍貴的。
后來,為了讓小張安心服役,她辭去了月薪千元的工作,在家照顧身患頑疾的公婆。面對那些說她發(fā)昏、替她惋惜的人,她淡然一笑:“按照中國的傳統(tǒng),女子主內(nèi)是應該的?!?/p>
盡管知道這是個很沒水平的問題,我們?nèi)匀滩蛔査秊槭裁醋鲞@樣的選擇。她深情地說:“因為當兵的最會疼老婆?!?/p>
是呀,一個深愛著他的部隊與事業(yè)的軍人,又怎會不深愛著他的家庭與親人?或許,這愛的表達方式與眾不同。但如果你真正理解了“軍人”這個詞的含義,你便會感覺到這份愛的凝重與火熱。
還是來唱一首兵喜歡的歌:“什么也不說,祖國知道我……”(作者通聯(lián):新疆36431部隊宣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