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建安 陳 偉
四、出院后的康復——心臟康復程序Ⅱ
▲克服心理障礙:
出院后您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仍然是心理康復問題,因為出院回家是您重新生活的開始。雖然您能很快適應正常的生活,但您周圍的許多好心人,如朋友、親戚和家人,仍會把您當作病人看待,出于關懷和愛心,常會對您說:
“別爬樓、別騎車,那會有危險!”
“別干那個,您會發(fā)病的!”
“別向左側著睡!”
天哪!您會覺得,您什么都干不了,什么都不能干,您已經喪失了生活的能力。
其實不然,早在醫(yī)院的時候,您的能力就已經在逐漸恢復,出院時您不是已經能夠行走了嗎?只要您按照心臟康復程序進行,您的生活能力一定會有進一步的提高。
▲運動的好處:
(1)使您感到身體狀況良好,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
(2)降低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3)提高有氧運動能力(即提高心肺功能)。
(4)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5)提高消化能力及其他臟器功能。
(6)有助于放松緊張的情緒。
對于冠心病人來說,有規(guī)律的運動,可提高外周組織(如四肢、軀干)的工作效率,即原來要花10分的力氣,現只要花6~8分就能完成,相應地降低了心臟的工作負擔。同時,長期適量的運動,可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側支循環(huán)改善,有利于心臟病的盡快康復!
▲康復程序Ⅱ:
主要為無監(jiān)護的家庭活動或有監(jiān)護的醫(yī)院康復治療。目的在于繼續(xù)改善心臟功能和體力活動能力,減輕危險因素的影響,為過渡到正常生活作準備。
此期活動強度較小,在無監(jiān)護的條件下,脈搏增加不超過20次/分,且在5分鐘內恢復,無明顯疲勞、不適等感覺;或心率不超過低水平運動試驗時所規(guī)定的心率。監(jiān)護條件下的運動則應遵照有關專業(yè)人員的指導。
五、恢復期的康復——心臟康復程序Ⅲ
經過第Ⅱ期康復或心肌梗塞后3個月以上(包括穩(wěn)定型心絞痛和隱性冠心病),通過有指導的較大強度的運動訓練,使病人恢復到盡可能高的體力活動水平。
▲第一步——癥狀限制性心電運動試驗(一般在心梗后3個月完成)
目的:
(1)確定活動的強度(制定運動處方)。
(2)判斷冠脈病變的嚴重程度和預后。
(3)評估心功能和體力活動能力。
(4)發(fā)現潛在的心律失常。
運動試驗前的準備:①避免飽餐或空腹。②試驗前2小時禁止吸煙和飲酒。③告訴醫(yī)生目前服用的藥物及病情。
運動試驗在醫(yī)生的嚴密監(jiān)護下進行。盡管運動試驗時有發(fā)生心血管意外的可能性,但有資料表明,運動試驗的危險性為1/10000,因此,您不必緊張和擔心!
通過心電運動試驗可制定出適合于各個人的運動強度,確定活動的安全性。
最大心率:試驗中所能達到的最高心率。
靶心率:運動訓練時必須達到,但不宜超過的心率。一般取最大心率的70%~85%。
▲第二步——制定運動處方
運動方式:
(1)有氧訓練:即提高最大攝氧量、提高心肺功能的訓練,主要為下肢大肌群的節(jié)律性活動。由于下肢肌群較上肢大,產生的運動反應大于上肢,故常采用走步、健身跑、功率車等,但不能忽視上肢的訓練。
(2)循環(huán)抗阻訓練: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要進行提、拉、舉等動作,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以往認為屏氣對心臟有害,目前已有相反的觀點。
運動方式靈活多樣,如走步、慢跑、騎車、游泳、上肢提重物、登山、劃船、負重或不負重的全身柔軟體操,民族形式的拳、功、操(如降壓舒心操、氣功、太極拳)。此期氣功中動功效果優(yōu)于靜功。自發(fā)功活動強度不易掌握,不提倡使用。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