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華
保健之法,心理第一,情緒第一。心理健康,情緒良好,就能抗御疾病及外來打擊。心理失衡,惱怒悲怨等情緒,損害健康甚于疾病。古今中外的長壽者,大多是樂天派。根據(jù)許多壽星的經(jīng)驗和我自己的生活體驗,我總結(jié)出了五樂保健法,長期堅持,獲益良多。
一、助人為樂。好助人者仁也。仁者長壽。心地善良的人,處處給人以扶助,多做好人好事,人們投桃報李,也給予熱情的關(guān)懷愛護。愛人者,人恒愛之;助人者,人必助之;敬人者。人亦敬之。這種良性反饋,獲得了和諧融洽和愉悅歡樂的情緒,有益身心健康。
二、知足常樂。老子曾說:禍莫大于知不足。咎莫大于欲得。私心與貪欲是苦惱之根。一個人心中裝著小算盤,成天七算八算,生怕吃虧,心中不平衡,會自折其壽。人在凡塵俗世,受到外界刺激,產(chǎn)生喜怒悲恐驚忱懼,是屬常情。但七情六欲要善于調(diào)整、排解,對名利、恩、怨、榮辱之事,要看得穿,想得透,忍得住,放得下。尤其對不公平的對待,更要善于自我寬心,減少惱恨。
日常生活中,不快之事常有。比如有的人資格不老,能力不強,品行欠佳,卻又提拔了,隨之住華屋,坐小車,顯赫榮耀,相比之下,不免氣從中來。一位看得透的老同志卻作如是想:“人爭顯達多煩惱(官場多煩惱),我守清貧享安寧,安寧總比煩惱樂。人住大屋,我居斗室,只圖安樂;人吃魚肉,我食蔬菜,更加養(yǎng)人;人坐小車雖舒服,久必退化,我安步當車雖勞累,卻可健身?!边@樣一想。心理平衡了。氣惱全消,只留下快樂。
三、家人和樂。人的一生中,與家人相處最久。有一個和和美美、融融樂樂的家庭環(huán)境,大有益于健康。反之,家庭中如果充滿矛盾、怨恨。你爭我奪,吵鬧不休,或冷冰冰,死沉沉。無一點生氣快樂,這種家庭氛圍是滋生疾病、釀成悲劇、自損壽命的催化劑。
和樂的家庭,要處理好兩個關(guān)鍵問題。一是思想要溝通,家人間時時談心,不存隔閡。二是處理利益要公平合理。
四、山水之樂。大自然的美景,名山大川,旖旎風光,鳥語花香,清新的空氣,宜人的環(huán)境,徜徉其間,人天相接,其樂無比。遇良辰佳節(jié),邀約幾位摯友,登臨名山勝景,仰觀云海松濤,俯視千溝萬壑,觀覽哲人題銘,品嘗寺觀果茗,那是何等輕快!何等自在!一吐胸中郁悶,快我心胸,健我腳筋,強我軀體。這種健身之道,非任何良藥可能彌補。
五、自得其樂。無樂而找樂,是渭自得其樂,或曰自尋快樂。比如學書習畫,種花養(yǎng)草,修理家電,學做木工,甚至下廚烹飪。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一二,當作一種事業(yè),一種追求,專心致志,投入其間。天天琢磨它,研究它,見到書畫長進,技藝提高,花草繁茂,日有所獲,不也是一種樂趣嗎。而且感到日子充實,時光易逝。這樣,也就決無無聊、寂寞、失落之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