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云曉 孫宏艷
他們是頭罩光環(huán),令人羨慕的一群;他們是校園里叱咤風云、呼風喚雨的一群。然而,他們卻稱自己為“老師的寵兒,同學的棄兒”。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些校園領(lǐng)袖們的內(nèi)心獨白。
請借我一點愛
自稱為“多愁善感的男孩”的梁勝利在信里講述了自己當干部的苦惱:班上有一個男生和一位女生談戀愛,不料被我無意中“泄露”了(我告訴了班主任)。他們遭到了班主任的指責和勸說,所以他們對我恨之入骨。那位男生居然拉攏了許多人對我實行“專政”。
以后,我不斷地遭到攻擊,好幾次,他還帶著社會青年來找我的麻煩。尤其上學期末,我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優(yōu)秀學生干部”,因為那個男生過去也是,而這次卻因談戀愛被老師撤職,所以他對我更是怒目而視,每次看見我都沖我揮拳頭。
盡管我總安慰自己不用怕,也不必怕,但說心里話,我還是有顧慮。我知道如果不早點卸下這個思想包袱就很難把成績搞上去,也不可能做好班級工作。而且那位男生還揚言,如果他那位借讀的女生因談戀愛的事不能再念了,我也休想念書。我知道,這話不是說著玩兒的,他說得出就做得出。我真不希望再這樣下去。
盡管我曾經(jīng)“錯”了。
江蘇省濱??h初中二年級的少女孟蝶兒從幼兒園就開始當干部,但她在最近的來信中卻說,自己感到越來越孤獨:
初一時,我在班里威信很高,但不知怎的,我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孤單。我找不出原因,是我對同學要求太嚴?還是過于清高,脫離群眾?我曾多次試著改變這局面,誠心誠意為同學服務,甚至曲意逢迎,可還是收效甚微。
大家仍和我界線分明,仿佛我不是他們的同學、朋友和伙伴,而是領(lǐng)導和警察。我真恨這種處境。
我不知該怎么辦,有時甚至覺得自己活得很累。雖然我也有了兩個好朋友,但她們?nèi)司壓?,老被人叫走,獨獨我,除了她倆,一無所有。就像今天,下課時有個女孩正在請人給她簽名、寫紀念冊,幾乎全班女生都簽過了,就沒讓我簽。這樣的事很多,我只能在心里暗暗落淚,因為在大家面前,我必須扮演一個女強人。我這份凄涼無助的感覺又有誰知道?我常覺得自己孤零零置身于一個四面環(huán)山的深谷中,想叫喊,想哭泣,卻又不甘心。
“老師的寵兒,同學的棄兒”這滋味并不好受。許多人只看到我頭上輝煌的光環(huán),卻看不到我的苦楚。您說,我是不是個感情的失敗者?
在班里擔任學習委員的青海女孩顧念笛有著和孟蝶兒同樣的經(jīng)歷:
去年高考落榜后,我含淚邁入了職業(yè)高中的大門,學習財會專業(yè)。剛?cè)雽W時,老師指定我做了班里的學習委員,我努力工作,希望不辜負老師的信任,能得到同學的承認??呻S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現(xiàn),其實同學們一直疏遠我,我像一只離群的大雁,孤單獨鳴。一看到同學們興高采烈地玩耍,心里就有種酸楚的感覺。當我高興的時候,就愛和男生傻傻地亂談一通,而召來的卻是敵視、鄙夷的目光,我不寒而栗,笑容馬上消失了。當我煩惱的時候,沒有人聽我訴說,只能獨自一人慢慢咀嚼。
我受夠了譏笑的語言,受夠了被人孤立,我可以不在乎,但我不能不明白,這究竟是為什么!在班里,我工作盡職盡責,問心無愧,可為什么總得不到同學的理解,有人說我很狂,有人說我很傲,有人說我很冷,有人說我很活潑,可就是沒人知道我是多么想有知心的朋友。為了獲得友誼,我曾苦苦跋涉了17年。我真想和同學們說:為什么不肯借我一點愛?讓我也體味一些生活的快樂?
高處不勝寒
山西太原市的高二少女李玲燕總想給別人留下好印象,然而,好的印象究竟給她帶來了什么?
在老師、同學、鄰居眼里,我是個好學生。他們早把我當大學生了。但是,我最了解自己,從前我愛說愛笑,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很久沒痛痛快快笑過了,我不想讓別人笑我幼稚,也不想打破別人對我的印象——成熟。我真的變得很深沉,連街上賣菜的老太太都招呼我,讓我買她的菜,真是哭笑不得。
除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為自己失去過去的自己而悲哀以外,我變得麻木而冷酷,冷冷望著這混亂的世界,如一個局外人。朋友說這是我心理素質(zhì)好。難道這就是走向成熟嗎?我的感覺告訴我,這不是!不該走的,已匆匆離去,該來的,還沒有來,現(xiàn)在的我,四顧是冰冷而無依無靠的沙丘,憋在心里的感情無法說出,有一種被束縛的滋味。
我的體育很好,越野跑我能超過兩個班的大部分男生,足球也不賴,腳法并不比男生差。在男生眼里我不是一般的班長,女生也羨慕我大度,不小心眼兒。于是,我在同學們眼里太特殊,可敬而不可親。
在我的生活里,我所看到的不公平的事太多了,一想到我在這種環(huán)境里已經(jīng)生活了十幾年,我就問自己,我被污染了嗎?作為班干部,我只能捏圓了自己來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和人,雖然我很不愿意,但我得生存下去,我不能沒有大家的信任和愛戴。
雪萍是個愛唱歌,愛跳舞的女孩子,但她卻深深地苦惱:
我是雪萍,上初三了,愛幻想。夢里美好的一切都使我留戀,我渴望現(xiàn)實里的一切都像夢那樣美好,我替自己起了個名字——夢鴿,盼望自己像夢中的鴿子一樣飛翔。
上初一時,老師、同學都喜歡我,我當上了班里的文娛委員,班級、學校大大小小的活動都少不了我。第一學期學校運動會上,我在國旗下代表全校同學莊嚴宣誓,元旦匯報演出時,我自編的舞蹈《小天鵝》獲得校一等獎,演講比賽、卡拉OK大賽,我都取得了好名次,第一學期結(jié)束時,我們班還被評為“文娛活動先進班”,看著大大的獎狀,我笑了。
可是,初二,老師換了,新老師可能50多歲,嘴角有一顆黑痣,看起來很嚴厲的樣子。我的厄運從此開始。在班委競選時,我被刷了下來。平時嫉妒我的一些同學,趁機在背后挖苦、諷刺我。連好朋友也對我說,初一時你太出風頭,槍打出頭鳥嘛!
于是,我慢慢學著安靜,喜歡想心事。在學校,我得裝出一副笑臉,發(fā)出一串串笑聲,為的是不讓別人認為我是個失敗者。夜里,獨自面對自己的時候,我內(nèi)心始終是孤獨的。初二時,我交了入團申請書,如今快兩年了,也沒批下來,理由是我在同學心里印象太差。我不明白,自己到底哪兒錯了?
重要的是是否被壓倒
呂一萍是個身兼數(shù)職的學生干部,所以,她的煩惱和問題好像比別人多得多:我的職務有三個,團支部書記、文藝委員和語文課代表,大家都認為我很能干,可我自己卻覺得很累。
10月份文藝匯演,我們班的舞蹈沒能獲獎,同學和老師都把失望和埋怨的目光投向了我??墒菫榱诉@個舞蹈,我花費了多少時間,多少心血,他們知道嗎?在學習上,我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為了保持這個名次,我要在別人都進入夢鄉(xiāng)時打著手電筒在被窩里看書,既怕同學知道,又怕宿舍管理員抓著給班里扣分。同時,我還是宿舍長,這學期檢查了4次,我們宿舍只有一次被評為最好宿舍。每天我都要最后一個離開宿舍,檢查同學的床鋪,如果不整潔,就得替她們整理。不給我們扣分還好,若扣了分,誰都向我瞪眼睛。
我很累,真的很累,我覺得當了干部就像被報紙上宣傳為先進人物的那些人一樣,沒有了自我,只剩下頭上的幾頂烏紗帽。
孫叔叔,我想問您幾個問題,請您一定要快快地、認真地答復我:一,什么叫抱怨?二,怎么樣才能與同學相處好?作為班干部,怎么樣樹立威信?三,難道班干部就該無私地付出嗎?四,怎么樣才能與老師處好人際關(guān)系?五,我的心太細、顧慮太多怎么辦?
浙江少年盧峰在信中“聲淚俱下”地講述了自己的痛苦經(jīng)歷:
我是一名初三學生,看了您的《18歲的天空》,我哭了,我就是第二個程冰雪。
初一下半學期,我當了宣傳委員。當時的我,熱愛生活,對一切都真誠、認真。因此我威信很高,班里也很團結(jié)。
到了初二,班里轉(zhuǎn)來幾個外地的復讀生和本校的留級生。于是,他們的不良風氣很快帶進了這個班,班里的成績、紀律、衛(wèi)生一日比一日差。我不忍看著這個尖子班沒落下來,便勇敢地站出來。我承認當時我有點嚴厲,但我沒錯。
于是,班里的一些人開始用各種手段打擊我,罵我是“班主任的忠實走狗”“漢奸”“老母豬”“肥豬”……每次我讀報,進出教室都有掌聲響起,我成了“名人”。這一切,我都抱著“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的態(tài)度,能忍就忍。
有一次,班里被一些同學鬧得灰塵滿天,我提了一壺水想到班里灑,還沒進教室,一位男生就對全班同學說;“請看,最好的錄像鏡頭,老母豬來了?!蔽也幻靼?,他們?yōu)槭裁匆@樣侮辱我的人格?第一節(jié)課下課后,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做作業(yè),后面的兩位同學各拿了一把小刀,架在我的脖子上,對我說:“要是你動一動,我就宰了你!”那一刻,我的心真正碎了,我發(fā)瘋般地跑出教室。我整理好行裝,想走出學校的大鐵門再也不回來。
讀了您的《16歲天空》,激起了我生活的勇氣,讀了您的《美,是真實的》,我重新站了起來,追求生活的美。
編者按:讀完了這些信,感慨萬分,我們希望孫云曉同志能專為這些苦惱的校園領(lǐng)袖說幾句話。他答應了。
良機厄運看自己
不以成敗論英雄,經(jīng)歷本身就是一種財富。當學生領(lǐng)袖,嘗酸甜苦辣,這滋味非一般學生有幸享受。豈不聞智者有言:酸甜苦辣都是營養(yǎng)。
我當過學生領(lǐng)袖,也當過平民百姓,兩種體驗交織一起,感慨萬千。簡而言之,學生領(lǐng)袖這個崗位,既是成才的搖籃,又是變質(zhì)的染缸,決非一片神圣的凈土。
多少大智大勇之士,借學生領(lǐng)袖之際修練自身,鋒芒初試,為登上社會大舞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多少混跡官場的政客,借學生領(lǐng)袖之機,學會溜須拍馬,學會投機鉆營,為實現(xiàn)個人野心而謀略在胸,羽翼漸豐。多少曇花一現(xiàn)的庸人,當學生領(lǐng)袖之時,便是厄運降臨之始。胡亂應付一氣,匆忙做了逃兵,或在迷迷糊糊中當個可悲的維持會長。
……
由此可見,當學生領(lǐng)袖是福是禍因人而宜,不可概而論之。當然,對學生領(lǐng)袖這個“特殊階層”,還需要教育者的特殊關(guān)懷——這關(guān)懷,不是賦予特權(quán),而是防止其成為官僚;不是無度地給他們戴“烏紗帽”,而是教他們通過當干部,學做普通人。
原因很簡單:一切都是從小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