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芳
最先是在香港的劇集里,才會見到那么些手提花籃、在夜間專門向街頭“拍拖”的情侶出售玫瑰花的少男少女。后來聽說廣州也出現(xiàn)了這類專門出售“浪漫”的女孩,真希望能有緣相見。
沒想到,我真的這樣“浪漫”了一回。
那天,老友阿儀從深圳回廣州度假。在一間咖啡屋里,久未相聚,我們很投機地傾談著,全不覺有位賣花少女已走近我們的身邊?!跋壬堎I一支花吧。你女朋友很漂亮,送支玫瑰表達你的愛意?!?/p>
我們這對女友頓時面面相覷,真不知從何說起。這時,才留意起阿儀的裝束:一個純粹的男性短發(fā),T恤加牛仔褲,難怪在光線昏暗中女孩誤認她是我的“男朋友”了。
素來幽默的阿儀,此刻也不失詼諧,笑瞇瞇地對女孩說:“本來我是極愿意擁有這么一位漂亮的女朋友的,也很樂意買支玫瑰表達我的愛意。只是她不情愿,法律也不允許,看來心愿難償?!?/p>
“阿?!搞錯了,對不起,對不起?!迸⒙牭桨x那脆亮的聲音,恍然大悟,很不好意思地連聲道歉。
這般相遇太有趣了,雙方都感到很有意思,于是請女孩坐下聊一聊。
原來,女孩仍是個在校高中生。她的一個親戚是開花店的,人手不夠,便利用現(xiàn)在放暑假的時間幫親戚外賣鮮花,一方面可以賺錢旅游,另一方面可以接觸社會。
據(jù)說,如今外賣鮮花的幾乎是女性,而且大多數(shù)是兼職的。
“累嗎?”阿儀問。
“不累?!迸u著頭說,“每天晚上,我從花店拿十幾朵(束)已包裝好的各色玫瑰,然后到較高檔的咖啡屋或卡拉OK酒廊出售。運氣好時,會全部賣光,當(dāng)然也有一朵也賣不出的倒霉的時候?!?/p>
“那,你不是主要向情侶出售嗎?”阿儀又問。
“應(yīng)該是吧。反正看見一男一女坐在一起,我就會上去,事實上大多都是情侶。不過像今天‘大跌眼鏡實屬首次。”我們會心地笑了。
“你有推銷花的秘訣嗎?”我問。
“甜言蜜語。在這樣優(yōu)雅的環(huán)境里,追求浪漫的情人是肯掏錢多買一分浪漫的。”女孩似乎對干這一行已頗有心得的了。
我忽然想起了什么,問女孩說:“遇上不想買你的花的人,會出言不遜嗎?”
“不會的,絕對不會的。他們不買,會很禮貌地推托。你想,在情侶身邊,誰不顯示一下風(fēng)度呢,只是,我自己覺得遺憾。他們不應(yīng)吝嗇一支花的錢,用玫瑰表達愛情多浪漫呀!”女孩一臉陶醉的神色。
“其實,真正的愛情是不拘泥于形式的,眉宇傳情、心有靈犀,都顯露一顆情愛之心。”我這樣反駁她。
女孩想了想,依然固執(zhí)己見:“還是具體的表達方式更直截了當(dāng)。所以,每賣出一支花,我就高興一次?!?/p>
“因為你做成了一樁生意啰?!卑x揶揄她。
“不是的,”她忙解釋,“是因為我覺得那一刻自己儼然一個愛的使者,為別人傳情達意。”女孩的眼睛閃亮閃亮的,很可愛。
“其實縱然情人們沒向你買花,你已向他們傳遞了愛的信息。”阿儀安慰她,并拍著我說:“因為你剛才的推銷詞,我才確認她的漂亮可愛的。若我是她的男朋友,叫我如何不深愛她?!?/p>
“挖苦我?”我打了阿儀一下。我們又一次開心地笑了。
“為了感謝你這個愛的使者,讓我買一支花感謝你吧?!卑x被感動了,從女孩手里接過一朵紅玫瑰,送給我說:“讓友誼天長地久。”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女孩的玫瑰花都賣光了。買花的人,不僅為情愛,也為一絲友誼、一次關(guān)懷、一縷溫馨……
(楊捷摘自1992年9月8日《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