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杰
柳鳴所提的問題,實際是如何看待得與失,“虧”與“不虧”的問題。
目前,要做一個清廉正直的人,可能都會遇到吃虧的問題。柳鳴損失的是1000元,其它行業(yè)的青年可能會失去好的工種、提拔晉級的機會、應(yīng)得的名利,有的還要忍受親朋好友的不解和疏遠。既如此,為什么英雄模范人物甘愿吃虧也還要做一個清廉正直的人呢?追求不同。一些人追求口腹之樂、顯赫的派頭、虛偽的名聲,在他們眼里,失去了這一切就是“虧”;而另一些追求純美的心靈,坦蕩的胸懷,無私助人的欣慰,舍己為民的無愧,在他們眼里,擁有了這一切便不虧。古代有位宰相,在別人送他珠寶時,他說:“吾以不貪為寶,汝以珍珠為寶,吾收汝珠,二人各失其寶?!闭渲榇_是寶物,但在這位宰相眼里,卻成了損害清廉的贓物。他選擇了不貪,成為后人敬仰的清官。
說到吃虧,我想起“活烈士”李玉安。他功高不自居,將顯赫的戰(zhàn)功和光榮的歷史隱藏了近40年,默默地做了28年糧庫職工。按世俗的標(biāo)準,他實在太傻了,因為他不需要像某些人那樣去拉關(guān)系、走后門,只要把自己的事跡公之于眾,就可以得到名譽、地位和舒適的生活。他為什么沒有這樣做呢?他說:我現(xiàn)在有工作,有老婆孩子,那些犧牲的烈士有什么呢?一言道出了真諦:虧與不虧看與誰比。李玉安與烈士比,盡職盡責(zé)地做了28年糧庫職工;我們與李玉安相比,也應(yīng)坦然地面對因抵制不正之風(fēng)而失去的金錢、地位、權(quán)勢,保留一顆純潔正直的心。
當(dāng)然,依靠各級黨團組織、政法部門維護自己的合法權(quán)益,勇敢揭露不正之風(fēng),也是一個正直青年應(yīng)具備的素質(zhì)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