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理
鄧亞萍是近年我國乒壇崛起的一顆新星,在亞運會乒乓球賽決戰(zhàn)時刻臨危不亂,特別是她那咄咄逼人、虎虎生風(fēng)的氣魄讓人拍案叫絕。
教練張燮林說:“這些年,我們?nèi)钡木褪青噥喥即蚯虻倪@種勁頭,60年代有,70年代有,到80年代就看不到了?,F(xiàn)在鄧亞萍出來了,這就是希望。”
許多青年朋友都想知道這位新秀的情況,為此記者曾同她進行了一次交談。
記者: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打球的,談?wù)勀愕募彝デ闆r行嗎?
鄧:我今年17歲,從5歲就開始打乒乓球,算起來有12年的球齡,也應(yīng)是一名“老運動員”了。
我的家在河南鄭州,爸爸是湖南人,曾是河南省隊的乒乓球運動員?!拔母铩睍r,爸爸下放到工廠當(dāng)工人,但是他依戀打乒乓球。我5歲就跟在爸爸身后去打球,從此也丟不下這小小的白球了。媽媽是鄭州國棉四廠的工人,性格潑辣,可爸爸就比較內(nèi)向,人們都說我打球像爸爸,風(fēng)格像媽媽。
記者;恕我直言,你的條件并不好,可你是怎么成功的?是否有什么秘訣?
鄧:不錯,我的身材條件是不適合打乒乓球的,由于個頭矮,就會吃很多虧,就會比別人多許多弱點。但世界上的事往往是這樣,一個似乎非常完美的人,結(jié)果卻什么也沒干出來,而一個看似有許多缺陷的人,卻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yè)。我就是認準了這個理,不干則已,要干就干出名堂來。
開始時,我打直拍,就因為個矮而改換打橫板。當(dāng)然,我的不利條件是客觀存在。我沒有別的出路,,不管改換如何握拍,我只有比別人更努力更刻苦,更有自己的風(fēng)格才能占一席之一。所以,我要求自己每天第一個進入訓(xùn)練館,最后一個離開訓(xùn)練館。在教練指導(dǎo)下,我終于有收獲。
你問我成功的秘訣是什么,我想大概有兩點:第一,打球要動腦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斗智斗勇。在我們女隊,運動員之間的實力大體相等,沒有太大的差距。同在賽場上,比什么?除了技術(shù)水平之外,就要比運動員的全面素質(zhì),個人修養(yǎng),意志品質(zhì)和思想境界。誰高一籌,誰就能在關(guān)鍵時刻站出來,誰就能成為最終的勝利者。在亞運會乒乓球決賽中,我就是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和對方斗智斗勇,你狠我比你還狠。我知道,只要我發(fā)起狠來是十分厲害的,結(jié)果對手還是沒有狠過我。第二,就是自信心。許多專家都說,像我這樣的條件很難打出來。但是我卻自信我的爆發(fā)力、速度和反手是超常的,所以,我自信一定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選手。這種自信心我從沒動搖過。這也是我在關(guān)鍵時刻不手軟、心狠得起來的原因。
有人戲謔地說我“心黑手狠”。不錯,在比賽中,我就是這樣對抗對手。我覺得體育比賽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于雙方爭斗時,能夠精神高度集中專一,想盡一切辦法戰(zhàn)勝對手,戰(zhàn)勝自己內(nèi)心一切動搖、畏縮的心理。這種爭斗之后,你會感到自己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特別是對人品和球道的認識、體悟都更為深刻并有所升華。
記者:今后,你有什么打算?
鄧:我常常這么想,雖然我才17歲,但是我能在這個位置上為國出力,不過也只有短短幾年時間。因為說不定什么時候更優(yōu)秀的青年選手就會取代我,現(xiàn)在如果不珍惜在這個位置上的每一個機會,每一秒寶貴時光,將來就會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