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勝 趙杰
小王到現(xiàn)在還不明白從眾星捧月般的境地到成為眾矢之的,他究竟案犯哪條。
幾個月前,當他遞交了支邊申請書時,他所在的那個全國數(shù)一數(shù)二的高等農(nóng)業(yè)院校掀起一場軒然大波,他一夜之間升為本校和全省高校學生中的明星,獲得了一系列令人目眩的稱號和贊美之詞。
可是沒過多久,有人給校領導寫了一封“檢舉信”,指出小王之所以自愿支邊,是因為他的女朋友在那里,所以動機不純!
一時風波又起,分管分配工作的校領導立刻找來小王談話,而小王對“檢舉信”所指之事“供認不諱”,這使校領導怒不可遏,因為當初為把小王捧為典型,他曾做了不少工作,而現(xiàn)在自己卻受到了“愚弄”。于是校領導決定讓小王端正動機,并做出深刻檢查,最后取消了給小王的各種榮譽稱號,并否定了他的支邊申請。
從天上到地下,全不是小王個人的愿望。這一番折騰,使他感到困惑。他感慨地說:“我的選擇確實有出于個人利益的因素,但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吻合時,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人為什么只能虛偽地活在口號和教條之中呢?為什么不能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從活人的角度來考慮一些問題呢?”
小王提出的問題似乎很容易解答,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偏偏成了難以解決的問題。他的班主任老師講了一個理由:高校學生在校期間是不允許談戀愛的,可大學生談戀愛已成了大家認同的現(xiàn)實。說小王沽名釣譽,對他是不公道的。當然學校也有學校的難處,有的學生以談戀愛為自己找留在大城市的理由,在社會上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因此學校只得一刀切,對戀愛關系,分配時概不考慮。
對于小王事件,在學生中卻有不同的看法,一位與他同宿舍的同學說:“這種事當時不值得興師動眾地捧,現(xiàn)在也沒有道理千夫所指地批,完全是他個人的事,所以我也不想做任何評價?!币晃慌c小王不相識的女學生說:“說實話,當初我并不喜歡小王,因為我很難相信泛泛而談的高調。這件事曝光后,我才看到一個完全的、真正的小王。也許只有這樣的‘事跡,才令人可信可敬,小王的可愛之處就在于他忠于感情,不辭艱苦?!?/p>
忠于感情,不辭艱苦,這一評價對一個人來說是很高的,以此評價小王,有一定依據(jù)。因為小王的家鄉(xiāng)在財政收入和人均收入上全排在全國前10位,他即使留不了大城市而分配回家鄉(xiāng),其生活條件也遠遠強于其申請去的邊疆地區(qū)。他的選擇無疑有個人利益的因素,但他舍棄舒適、優(yōu)越的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他能為愛情而做出某些方面的犧牲,而不是逃避現(xiàn)實,他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是不是高尚?我們該怎樣回答?
回答這個問題,也許涉及到如何看待和評價青年一代的問題。
小王事件本身就可以說明,在當前如何看待優(yōu)秀青年的問題上,不少人依然體現(xiàn)著某種傳統(tǒng)思想的慣性,即要求先進青年必須是完美無缺,是高大全,必須在每一個方面都堪稱楷模,而決不允許有與先進稱號“不相稱”的,屬于個人的因素摻雜其中。曾有相當一段時間,我們的宣傳媒介中就是充滿著依據(jù)這一準則塑造出來的完美無缺的英雄,但這種時代已成過去,人們已開始重新認識人之為人的一切東西。我們已知道了英雄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這已成為無須爭辯的問題。但傳統(tǒng)的觀念依然對人施加著影響,正是這種影響,使小王這樣的青年被劃出了先進的行列。
指責小王的人說他動機不純,可是純而又純的動機是否存在?既然我們承認了先進人物也可以有個人的欲念,那么我們就難以苛刻地用純而又純的動機來要求一切人,特別是青年。英雄的產(chǎn)生脫離不了一定的環(huán)境因素。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行為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因此英雄行為的動機必定是多元的。我們不是實用主義者,一味強調結果,對動機和手段置之不理;我們也不應是教條主義者,以動機的純正與否來判斷結果的好壞。一位哲人說過:“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英雄。”在我們改革開放的年代,當代青年在性格、思想、行為等各方面恐怕要比前幾代人復雜得多,他們所遇到的問題相應也更多一些。先進青年是整個青年群體中的一部分,當然也會具備這些特點而先進青年之所以先進,就在于他們處理問題時能把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統(tǒng)一起來,在思索中找到最佳選擇。先進是比較而言的,沒有一個固定的產(chǎn)生先進的模型。
那么,青年人希望社會給予他們什么呢?是寬容和鼓勵。當青年人由于人生經(jīng)歷太淺和思想的不成熟而出現(xiàn)一些缺點和錯誤時,社會應本著治病救人的原則給予盡可能大的寬容;當青年人在挫折面前舉步不前時,社會應給予他們足夠的鼓勵。寬容與鼓勵,是青年人成長必須有的養(yǎng)分。恩格斯說:“青年是時代的性格?!鼻嗄昕偞碇鐣l(fā)展的趨勢,但他們的思想與行為也往往會遇到傳統(tǒng)保守思想的反對和阻礙,甚至導致社會的誤解。當其時,我們更應吁請社會給予年輕人以寬容和理解。唯有理解才可以溝通,才可能認同,找到共識,使青年真正成為推動時代、社會發(fā)展的生力軍。
小王事件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重要的啟示。
編后語:
由于某些原因,文章中沒有寫出小王的真實姓名和他所在學校的名稱,希望讀者諒解。如何看待小王的選擇?如何看待青年,特別是先進青年?純而又純的動機是否存在?小王的行為是否應給予批評?上面的文章只是作者的看法,讀者有何見解,希望能來稿談談看法。來稿請寄:北京中國青年雜志社社會生活部收。郵政編碼: 1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