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萍等
問卷調查·卡拉OK·青安杯賽
無錫民用建筑設計院團委在實踐中摸索出了80年代青年知識分子成才的“四字經”。
“壓”。讓他們參與青山農貿市場、中山南路5號房等重大工程設計。真是“不‘壓不知道,一‘壓真害臊”。滿以為是知識“富翁”,一接觸到實際需要才感到貧乏。壓力變成了動力,也壓走了驕氣。
“挑”。讓青年知識分子挑擔子,全面鍛煉設計工作的能力。去年黃巷、蘆村等3個小區(qū)建設全部由青年負責,計算機設計由3名青年負責,使青年知識分子挑起重擔,挑出勇氣。
“帶”。聘請本院和外單位的老工程技術人員,通過上課、實際操作、傳授經驗,使青年增強感性知識,完善知識結構,形成新老傳、幫、帶的好作風。
“爭”。提供平等競爭的機遇,開展“住宅方案”競賽,擇優(yōu)錄取,鼓勵技術冒尖,并重點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那嗄曛R分子,作為后備干部。競爭爭出了生氣。
知識分子成才的“四字經
我們安徽繁昌鋼鐵廠團的工作有三個“好點子”。
點子一:問卷調查。前幾年,我廠招了100多名合同制工人。我們制作了一份《合同制工人情況調查表》,內容涉及個人、工廠、團的工作、社會4個方面。我們將調查結果在廠部櫥窗里公布,引起合同制工人的強烈反響,他們切實感受到了團組織的關心與愛護,增強了做合同制工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點子二:卡拉OK。去年年底,我們舉行了一次卡拉OK演唱會,通知一出,青年們踴躍報名,此后,禮堂、宿舍,健康、上進的歌曲不絕于耳,賭博、打架的現(xiàn)象銷聲匿跡了?,F(xiàn)在青年們見到團委的同志都問:“喂,什么時候卡拉OK?”
點子三:“青安杯”賽。團的教育活動,必須抓住經濟工作這個“載體”,才能收到實效。結合安全生產,我們開展了“青安杯”安全知識競賽、百日無事故競賽。既使青年參加了活動,又使他們受了教育。
自貢市的便民服務總隊
開展學雷鋒活動,引導青年走雷鋒成長的道路,是共青團組織義不容辭的職責和長期性任務。為此,我們于1989年建立了“自貢市學雷鋒便民服務總隊”。自總隊成立以來,開展了大量的活動,其主要方式有以下幾點:
第一,集中活動與分散活動相結合。每年3月,為造聲勢、壯團威,總隊都調集優(yōu)勢兵力在城區(qū)的主要街道開展集中統(tǒng)一的便民服務活動。如今年3月5日和3月25日,總隊都組織了近百個分隊一齊出動,開展聲勢浩大的便民活動。在平時,各分隊、小隊也經常性地或定期開展小范圍的便民活動。
第二,定點活動與突擊活動相結合。各分隊、小隊,尤其是基層小分隊與當地敬老院、孤寡老人、軍烈屬、退休老工人建立定點聯(lián)系,定期上門為他們做好事、送溫暖。與此同時,各分隊、小隊也組織一些為完成急、難、新任務的突擊性活動。如1989年5月,自貢市遭受特大冰雹災害,市學雷鋒便民服務總隊立即從八個分隊抽調了22名服務員赴富順縣黃葛鄉(xiāng)幫助災民重建家園,為群眾修補器具物品達100多件,家用電器53件。
第三,獨立活動與協(xié)同活動相結合。在學雷鋒活動中,各分隊、小隊不僅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長處,獨立開展方便群眾、服務社會的活動,同時也能相互協(xié)調,并肩合作。自貢市的水、電、氣三家便民分隊自愿結合,組成了“水、電、氣一條龍綜合服務組織”,上門為群眾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市百貨公司、食品公司、煤建公司、第四醫(yī)院等8個單位還組織了“自井片區(qū)綜合包戶聯(lián)誼會”,針對群眾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困難,開展便民綜合包戶活動,體現(xiàn)了學雷鋒活動的綜合優(yōu)勢。
自貢市青年學雷鋒便民服務總隊成立兩年多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方面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表揚與鼓勵;另一方面贏得了群眾的真心擁護,不少群眾說:“鹽都(自貢盛產鹽)的活雷鋒,個個都能與我們見面。而最最重要的則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自貢青年中加深了、增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