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虹
一場波斯灣危機,使林本寧——一個寂寂無名的香港商人,一夜之間成為新聞界的追蹤目標,也為他本人帶來了一次驚心動魄的難忘經歷。
林本寧為了辦理公司業(yè)務,于1990年7月20日啟程前往中東杜拜,并于30日到達科威特。8月1日,林氏訂好8月5日的機票,準備是日返港。豈料,天有不測之風云。
炮聲驚夢滿街棄車
凌晨4時半,轟轟隆隆的炮聲把我驚醒,而遠遠近近,不時傳來玻璃的破裂聲音。當時我想,今天一定是科威特的喜慶日子。于是我把身一翻,蒙頭又進入夢鄉(xiāng)。早上8時起床后,我朝窗外一望,發(fā)現(xiàn)酒店外面的大道上,有一排很長的車龍,有些沒有關上車門,有些連車窗也開著,車上亦不見任何司機和乘客,我心里頗感蹊蹺,但仍告訴自己,那一定是發(fā)生了交通意外。
戰(zhàn)機盤旋通訊中斷
隨后,我到酒店的接待處,準備傳真文件發(fā)往科國客戶。但一到大堂,發(fā)現(xiàn)那里早已聚滿了人群,眾議紛紛地談早上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事,吃完早餐后,便致電在科國的客戶,電話雖打通了,卻沒有人接聽。
8月2日,街道上不斷有坦克和軍車行駛,其留下的痕跡,至我離科國時仍留存。及至中午時分,有兩架戰(zhàn)機不斷在上空盤旋,還有數架軍用直升機從一固定方向來往飛行。聽酒店內的服務員說,那是科威特的皇宮所在地。不過,我整天不敢外出,停留在酒店內觀察事態(tài)變化。
坦克穿梭店鋪關門
8月3日,街道上仍傳來零星的槍炮聲,且據聞伊軍已搶去了科國所有的軍用車輛,包括警車在內。當時,科國的街道上人煙稀少,店鋪全關上門,剩下的只有坦克和軍車。這一天,我親眼見到不少印籍年青人在街口的店鋪搶東西,更目睹一名菲律賓男子,在搶劫之時巧遇伊拉克軍經過,結果被亂槍射殺。
近千洋人下落不明
8月5日早上,我清晨起床后越過一重重伊拉克軍守衛(wèi)的關卡,分別前往英國、沙特阿拉伯和中國駐科威特的大使館求助,但他們一早已緊閉大門,我只有失望折回?;爻掏局校也恍冶灰魂P卡截停,沒收我的旅游證件,再將我送上一輛卡車,把我送到科威特中央銀行門口的一片大空地,那里已聚集了數千個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當時人煙稠密,空氣混濁,場面一度十分混亂,伊軍亦不斷向天開槍。在48度的氣溫下煎熬了近3小時,伊軍陸續(xù)發(fā)回我們的護照,但有1/4的人卻不能領回護照,其下落也不知如何。
我拿到護照后,馬上飛奔回酒店,把整個經過告知房客,第二天(8月6日),我再不敢踏出酒店半步了。
雇車離科車費奇昂
到了8月7日,酒店要求我們離開,因為他們已不能再提供膳食。
我立即往鄰街的那間酒店找床位,但遭拒收。晚上,我和幾位房客眼見走投無路,決定離開科國,前往伊拉克,再設法離開伊國回港。當時,出租汽車的確“趁火打劫”,每人索費達300美元。為了早日離開這個步步驚魂的科威特城,不得不忍痛點頭。
8月8日早上8時,我們起程前往伊拉克。沿途上,只見一架架汽車全部掀開車頭蓋,原來汽油都已用盡。在產油國竟然汽油緊缺,汽車因缺油而“拋錨”,確是“天方夜譚”的奇事。同時,亦見到二三輛燒焦的坦克,相信伊科二國一定曾經在這里交戰(zhàn)。而我更第一次見到一輛一輛有7排車輪的貨柜車,運載著6枚雪白的火箭,由伊拉克南下科國。
英國護照拒予簽證
8月9日,我到英國駐伊拉克大使館求助,他們立即知道我是香港來的林本寧,并聲稱乃從香港人民入境事務處得到的資料。但是,他們說目前伊軍限制外國人離境,他們無能為力,只能為我提供酒店食宿,但必須要我交出旅游證件。我拒絕了他們的好意,失望而回。
8月10日(星期五),這是回教國家的假日,伊拉克亦不例外,而我則利用這一天的時間,尋找辦理離境簽證的伊拉克外交部。
8月11日早上,我再往伊拉克外交部辦理出境簽證。當時我手持英國護照,向他們解釋我是迫不得已,因為香港是英國殖民地,而幾年后香港將回歸中國,我們亦將不再持英國護照。但伊國官員仍不肯發(fā)給我出境證,除非我能出示文件證明我是中國人。
中國使館給予援助
這時,我忽然記起太太曾在電話中告訴我,必要時可到中國大使館試試。于是我毫不猶豫,乘車去見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官員。我向他們說:“我姓林,從香港來,拿不到中國護照,現(xiàn)在只有拿到文件證明自己是中國人,才能離開伊國,否則難逃厄運。只有你們才能幫助我,其實我是在大陸出世,我吃的是中國飯,煮的是中國菜,我之所以拿英國護照,完全因為香港是殖民地。”后來,使館官員問我有否到過英國大使館,并囑我留下二張相片和身份證復印本,翌日再來大使館。他們并承諾“在可能范圍內,一定盡量給我?guī)椭!?/p>
一紙證明獲得簽證
第二天早上,我再度前往中國大使館,旋即獲使館官員發(fā)給一張旅游證件,上有我的姓名、年齡、職業(yè)等個人資料。憑借這份文件,我終于在伊拉克外交部取得離境簽證,我成功離開伊拉克。
然而,逃難的關卡一重復一重。
8月13日,我們到達約旦邊境,但不得其門而入,因為約旦方面生怕我們入境后不離開,最后,他們答應如有使館擔保在限期內離開,便準許我們入境。這次,我又再一次得到中國使館的援助而逃出生天。
當時我立即想到找中國駐約旦大使館幫忙,我深信他們一定能夠幫助我,所以我完全沒有接觸英國駐約旦使館。
果然不出所料,當天下午,中國駐約旦大使館一等秘書楊德起親自到我停留的約旦邊境地區(qū),為我辦擔保手續(xù),并用阿拉伯文寫下我個人資料,交予約旦官員,最后,我終于被允許在72小時內離開約旦。
就在那一刻,我既開心又感激,開心的是自己快脫離險境,而感激的是中國政府能多次伸出援手,助我脫離險境。我當時告誡自己,無論前往歐洲甚至是非洲,無論機票的價錢多貴,我都一定要在限期內離開約旦,我絕對不能使中國失去面子。
到達約旦后,我四處找尋機位,希望能盡快回港??上В捎跈C位緊張,我只能列于候補名單,我索性移師機場,在那里苦苦等候,終于在8月15日下午9時登上海灣航空公司的客機,于16日下午4時返抵香港。
珍惜現(xiàn)在創(chuàng)造未來
林本寧十多日來的逃難生涯,個中顛簸勞碌、挨饑抵餓的滋味,非局外人所能體會。他在接受記者訪問時,仍心有余悸。他很感嘆地說:“戰(zhàn)爭實在太殘酷了,它令人絕望,令人家散人亡,令人生活失去控制和保障,它帶給我一種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滋味?!苯洑v過這一番磨難,他告誡自己一定要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珍惜香港所享有的自由和安定,努力創(chuàng)造美好將來。
回憶那段驚心動魄的日子,林本寧說,“我此次能夠成功逃離中東,最感激的就是中國政府的幫助,如非得到中國駐伊拉克和約旦大使館伸出援手,我一定難以逃出生天。”林本寧的太太也毫不諱言地說:“我丈夫能安全返港,除了是幸運之神眷顧之外,中國政府的幫助實在不可抹煞?!眴柤傲直緦帉Υ舜谓洑v所得的啟示,他直言:“中國人始終是中國人,大家同聲同氣,真正在有難時能伸出支援之手的,始終是中國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