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 段躍
中國的那些好干部們總愛說,中國的老百姓是最聽話的,是好百姓。過去我們聽這樣的感慨,也陪著感慨??捎幸患禄蛘哒f有一個地方提醒我們必須重新思索這句話。
1987年10月,在黑龍江依蘭這座古城里發(fā)生了一件新鮮事:縣級換屆選舉時,人民代表們把上頭派來的縣長候選人選了下去,選上了代表聯(lián)名另提的候選人——張寶柱。
“這是1945年10月共產(chǎn)黨接管依蘭以來最大一次民主!”一些人禁不住歡呼雀躍起來。而這“最大一次民主”背后的故事卻把我們壓得“深沉”起來。
采訪選題1:政府素質(zhì)、民眾素質(zhì)與中國民主素質(zhì)
為什么要選張寶柱?
人民代表A說,張寶柱的最大特點是求實務(wù)實,歪門邪道的事不干,跟那幫“撈官”比,真是天壤之別。咱依蘭老百姓對某些掛著共產(chǎn)黨干部招牌的撈官可沒有好印象。說句過頭話,要是再打起仗來,用不著敵人逼供,就會有人主動招出,“這小子是頭兒!”那幫撈官太糟踐我們黨的形象了!張寶柱老實忠厚清廉,大伙對他有好感。既然叫我們選,我們就選個看著順眼的。
人民代表B補充,去年市委組織部來搞過一次干部民意測驗,張寶柱得分最高。人民代表C則列舉了張寶柱在任農(nóng)業(yè)副縣長期間的治政實績,特別提到了他在山洪爆發(fā)時和群眾一起抗災……
幾乎所有和我們交談的依蘭人都說張寶柱是個好官。再接著談,又十有八九要給我們講“倆一把”的故事。
“倆一把”是前任縣委書記和前任縣長的簡稱。
前書記姓劉、名俊杰,這劉俊杰夠派,在依蘭主政三年,也著實干了幾件大事:一是依蘭的廁所素有“三不怕”之美談(上廁所要不怕羞不怕臟不怕死),劉剛到任,就有一位從糞池里爬上來的公民跑進辦公室為民請所來了。劉下決心整治了廁所。二是修路,依蘭縣城原先沒有一條像樣的大道,一下雨就得穿靴子□泥漿。來往車輛過不了艱難地段,旁邊有拖拉機等著賺錢,拉一輛30元!劉上任后為修路扒了些民房,也包括一些官員家屬的房,因此得了個美稱——劉老扒。三是修了大小牌樓和20個適合打麻將的涼亭,以及雕塑、花池等等。這一切也著實叫依蘭風光了一陣。佳木斯地區(qū)精神文明建設(shè)現(xiàn)場會是在這里開的,13個縣的頭頭腦腦們都來參觀學習找差距,會后又來了186伙達1萬多人,咱們的劉書記連煙都分不過來了。群眾說,這叫花了上百萬,買了個文明縣。
劉是從寶清調(diào)來的。前縣長賈振斌則是從集賢調(diào)來的。劉有劉的八個干兒子,全是局長之類的人物。賈有賈的勢力,亦非等閑之輩。劉辦事有氣魄,但做得不干凈,花公款6萬到佳木斯為自己買了房子,受賄少說也有3000。賈也有上千元的經(jīng)濟問題。劉賈各有各的問題,劉賈各有各的考慮,劉賈還各有各的路子,于是劉賈互告,最終落得個劉賈一起下臺。
劉賈為依蘭做了些事,更多是作孽。歷史和劉賈聯(lián)手給依蘭留下的這個包袱是沉重的:縣財政掛賬850萬,企業(yè)虧損2000多萬,加起來將近3000萬!新任的書記、縣長就算任期三年,光是還這筆欠賬,平均每天得還3萬!
“倆一把”雙雙被免職,縣級機構(gòu)即將換屆,市委調(diào)綏濱縣常務(wù)副縣長張廣運來依蘭,意圖再明白不過:準備接任縣長??梢捞m人不明白:依蘭山不窮,水不瘦,人也不傻,36萬人口難道就選不出一個縣長來?“倆一把”是外派來的,前幾任也多是外派,有的來了就撈,撈了就走,這些年把依蘭造了個空殼,為什么還非得外面派縣長來?
但我們純樸的依蘭人民不應(yīng)該忘了,劉老扒的干兒子們可全是土生土長的,當他們的鄉(xiāng)親還在住破草房的時候,他們卻大興土木,用私建公助的方式蓋別墅式建筑,有一位干兒子的私宅光是門就有24個!關(guān)鍵不在是否外派。
那么關(guān)鍵是選個清官?可那些后來作孽的官也并非天生就是混官、昏官,劉老扒不是也辦過不少令人懷念的大好事么?人民只要一旦交出權(quán)力,仰仗于接受權(quán)力的長官,長官便成了救世主,便有可能成為人民意志的統(tǒng)治者,而不是人民意志的體現(xiàn)者。
廉潔政府絕對是當務(wù)之急,但這種廉潔并非靠換上一兩個廉潔清明的官員就能完成的。清官固然非混官能比,但渴望清官的民眾不也是產(chǎn)生混官的土壤么?從中國民主主體的素質(zhì)是否也可看出現(xiàn)階段中國民主的素質(zhì)呢?
采訪選題2:這是黨的意志么?
為什么黨的意志不是民眾的意志?
在依蘭的天空里,張廣運就像一顆流星,匆匆亮相又匆匆離去。張廣運為什么沒能選上?
縣人大一位副主任說,根據(jù)組織介紹,張廣運同志是個很好的同志。43歲,原來在綏濱干得不錯。組織上派他到依蘭來,作為縣一級組織,應(yīng)該積極工作,要把他選上??h委先后開了四次會,先是常委擴大會,然后是縣直機關(guān)中層干部會,又開了鄉(xiāng)鎮(zhèn)長會,中心意思都是一個,要求大家和縣市委保持一致。組織上盡到了責任,可一選舉就不一樣了。
副主任說得一點不錯。兩天的會議,全用來討論候選人了。在宣傳討論候選人時,對張廣運同志的推薦介紹又占了最突出的位置。對其他幾位縣級領(lǐng)導人選的介紹材料都只有一頁紙,而有關(guān)他的介紹材料則是3頁。
在縣政府一樓小會議室召開的機關(guān)中層干部會上,市委組織部長介紹了張廣運的簡歷,才干和工作情況,接著明確提出:希望大家能夠相信市委,做好工作,保證選舉。
在三次代表團團長會議上,縣委負責人也作了同樣的要求?!耙WC組織派來的人選上,否則沒法向上級交代?!?/p>
這意思再清晰不過了。與會者面面相覷。
還有個別做工作的。縣委組織部長找自己一位老上級、現(xiàn)在的人民代表談話。
部長:我想找你談?wù)劇?/p>
代表:談什么?
部長:對換屆選舉的人選你怎么個想法?代表:組織部長找我談工作只能是三個方面:一提拔我,二降我職,三做我的思想工作。此外恕我不談。
更多的人不認識張廣運。張廣運畢竟選舉前兩天才來。
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繩。“倆一把”的業(yè)績記憶猶新,依蘭的人民代表們再也不敢輕易相信他們所不了解的人了。一個簡單的條件反射。可能會錯過了合適人選,但比起輕易地相信、輕易地接受,畢竟是個大大的進步。
會議主持人不是要求大家醞釀討論候選人嗎?代表們真的開始醞釀起他們熟識并且中意的候選人來了。全縣上下20臺宣傳車不是反復宣講新《選舉法》嗎?新《選舉法》不是規(guī)定縣級政府領(lǐng)導人選可以差額選舉產(chǎn)生嗎?代表們真提出一個來了,看你搞不搞差額?
法律規(guī)定,代表10人以上聯(lián)名可以另提候選人。1987年10月26日中午,各代表團匯報情況時,第6代表團團長略顯激動地說:“我們那疙瘩有將近20人聯(lián)名提張寶柱當縣長?!钡?代表團團長說他們那疙瘩也有9人簽名。還有一張小紙片揣在第5代表團團長兜里:
第5代表團提議張寶柱同志作縣長候選人
接著是用各種字體簽署的11個姓名。
這種情況大出主席團意外。下午1點多,投票馬上就要開始,縣人大會議主席團趕緊打電話向市人大請示。市里意見:尊重民意,變等額選舉為差額選舉,張廣運列前,張寶柱列后。
趕緊叫印刷廠重印選票。主持人趕緊在會上宣布:代表們的意見符合選舉法的規(guī)定,增補張寶柱同志為縣長候選人。
選舉結(jié)果:到會代表169人,張廣運42票,張寶柱127票。
靜默許久的會場響起了一陣火辣辣的掌聲。一位代表大發(fā)感慨:說實在的,這些年沒有鼓掌的習慣了,這次不知怎么的就是想鼓!
事后我們與市人大和省委組織部有關(guān)負責人交換意見。市人大的同志認為,依蘭整個的選舉過程是合法的,上級組織從中需要吸取的教訓是,外派干部派晚了。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除了持如前的意見外,還補充說,干部人選的某些情況是只有組織上掌握的,下面不知道。也不便于讓下面知道,要知道了就不利于這個干部日后開展工作。黨組織的考慮沒得到代表們的理解,很好的同志也會落選。另外,也不能忽視對宣傳的逆反心理,地方上的排外思想等等。
當然不應(yīng)忽視這些。不過更不能忽視的是:為什么黨組織的意志不是人民代表的意志?為什么不能把所掌握的有關(guān)候選人情況告訴人民代表?黨組織考核確定政府人選,叫代表們理解通過,是否就體現(xiàn)了黨的意志和人民意志的結(jié)合?黨組織是否更應(yīng)該在保證人民代表體現(xiàn)人民意志的過程中作出努力,而不是把一個現(xiàn)成的方案交給代表?
采訪選題3:民主就從這不劃圈圈起步,走出圈圈之后呢?
一位參加過兩次縣級換屆選舉的人民代表說,過去選舉搞形式主義,大伙拿到選票都劃圈圈,等額選舉,裝個樣子,不同意的頂多也就一票兩票,沒什么用。這次選舉搞差額好,咱們代表可以比較,可以選擇,可以行使自己的權(quán)利。要是只能劃圈圈,要我們這些代表干什么呢?
一位普通選民說,這次選縣長,代表們?yōu)槲覀兝习傩粘隽丝跉?。強加給我們的我們不要,我們窩了那么長時間,也該痛快一回了。
人民要根據(jù)自己的意愿來選擇,好,民主就從這不劃圈圈起步,走出圈圈之后呢?窩了那么長時間,民主一回,痛快一回,那么痛快完了,是否還窩著呢?
劉老扒的干兒子們依舊在當這長那長,依舊住曰花花鐵皮瓦蓋的“官僚住宅區(qū)”,而旁邊的平民人家,依舊兩代五口人窩在一個炕上。
局長兒子還在念書就已經(jīng)給留出好位置來了,而當了父親的待業(yè)青年還窩在家里待業(yè)。
誰都知道村里最富的往往是老三戶——書記、村長、會計,誰都知道他們往往是靠權(quán)力致富。
誰都知道只考慮如何搞破鞋的廠長不是好廠長,誰都知道那廠長盡管把廠子搞黃了自己卻官運亨通……
面對所有這些不合理、不公平、不像話的事實,我們善良的百姓們只能窩著,只能搖頭嘆氣,最多在搖頭嘆氣之余編上一兩曲順口溜發(fā)發(fā)怨氣:
跳舞幾步都會,打麻將一宵不累,喝酒不醉,干工作不會——形容的是精力過剩的干部。
對這些寶貝疙瘩,還有一種形容法——吃燒雞,抽大雞(煙),睡野雞(野女人),摸□雞(打麻將),總升級,簡稱五雞干部。
還有一段專門說今日某些干部輕松自在得意狀的—下鄉(xiāng)坐吉普,小肚吃鼓鼓,回來報兩塊五,問啥啥沒譜。
順民們和領(lǐng)導順民的好干部們都給我們講到了一個極有意思的情況:
依蘭縣小偷橫行,更絕的是有的小偷專偷當官的。今年春節(jié)前后,10來戶當官人家遭了賊,其中有原縣長賈振斌家,也有公安局長家。有知情者說,實際遭了賊的當官人家決不止十幾戶,有的被偷了都不吱聲。有人說,這是“富招賊”,有人說這叫“劫富濟貧”。
偷盜這種犯罪行為居然也蘊含著些許正義的憤怒,居然也成了對更大犯罪的一種抗爭!實在可悲可嘆。
可喜的是更大的問題終于引起了重視:官員們的100輛小汽車每年光是耗油就得100多萬元人民幣,而依蘭縣全年的財政稅收才600萬!官員們那片別墅式房子,每幢造價都在好幾萬,就算他們從8歲開始賺錢,就算他們不吃不穿,也賺不下這筆錢!在小偷們作案的同時,我們的新任縣長和縣委書記正在考慮如何處理房子、車子問題,如何整治社會治安。新任縣長不熱衷于陪吃陪喝,只是一個勁地往下跑。新任縣委書記不搞特殊化,每天騎著自行車四處奔忙。這自然是依蘭百姓的福氣。有的老頭老太太甚至由此想到了依蘭歷史上一位叫王瑚的清官,“該不是王瑚轉(zhuǎn)世吧?”人民代表們再一次為自己的選擇慶幸。
應(yīng)該慶幸。但僅僅慶幸就夠了么?
歷史行進到了今天,似乎人人都知道,民主是人民當家作主。其實不盡然?,F(xiàn)在我們不少人所能理解和所能做到的恐怕還停留在選擇(有時甚至僅僅是接受)好官員來為民作主。沒有哪個選民不認為自己在選上級,沒有哪個選民選完后不把這個官員看作上級。于是悲劇產(chǎn)生了,這個上級只需要向上上級負責,而用不著向授權(quán)于他的真正上級——人民負責。
民主不是請人來為民作主,也不是簡單地由每個人上臺作主。民主是人民選擇其代理人又時時監(jiān)督其代理人的一種體制,是人民參與整個社會事務(wù)管理的一種體制,“民主是一種國家形式”(列寧語)。依蘭這次“最大的民主”是逼出來的,那么,民主被“逼”出來之后又會怎么走下去呢?民主的主體—人民在自己的意志醒來后還會在聽話中沉沉睡去么?民主和渴望民主的人們仿佛都進入了一個魔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