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 忠
“愛護婦女的身體!”世界上許多有識之士都這群呼吁。我們只要看看婦女的生理特點,就知道這樣喲呼吁是有道理的。
女性的身高、體重都不及男性,骨架比男性小,骨重量和骨皮質的厚度也不如男性;她們的肩寬、上下肢長度及骨盆寬度的絕對值同樣小于男性。因此,從力學觀點看,女性骨骼所起的杠桿作用明顯小于男。性,而杠桿作用如何,對力的使用影響甚大。
女性肌肉的總體積和總重量小于男性,總體重中肌肉所占的比例也小于男性。在一個20歲男子的體重中,脂肪只占15%,而女性卻占了27%。脂肪是運動、勞動中的“死重量”——不能依賴它的收縮產生力,只能成為身體的負擔。因此,女子肌肉收縮所產生的力量,遠不如男子。單就握力來說,男子就要比同齡女子大好幾倍。
女性體內的血量小于男子,每100毫升血液中所含的血紅蛋白也低于男子,女性的心臟和心室肌肉的厚度都較小,心臟每一次搏動所排出的血量及每分鐘心臟所排出的血量都比男子少,女性的血壓比男子要低些。女子的肺活量也比男子小。因此,女性在供給身體各器官血液、氧氣、養(yǎng)料的能力方面就比男子低得多,也因此,她們在勞動、運動中的力量、速度、耐力就必然不如男子。一般地說,女子的體力勞動能力比同齡男子小30%,所能承受的重量比男子要小25~50%。
女子還有一個育兒的器官——子宮。子宮位于盆腔之中,由子宮圍韌帶、闊韌帶“懸吊”著,由骨盆底部肌肉支撐著。當女子在站立姿勢承受重力時,這力可由上向下傳導至骨盆底。假若負荷過重,則可損害骨盆底部肌肉,致使肌肉支撐子宮的力量減弱,這是婦女發(fā)生子宮脫垂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產后。女子更有月經、妊娠、生產、哺乳等特殊的生理時期,在這些時期內,過重的體力勞動、劇烈的體育運動都會損害她們的健康。
上述情況告訴我們,女子在體力方面的確要比男子弱一些、“嬌”一些。盡管世界上約有2%的女子具有和男子相同的體力,美國的泰莉·拜倫小姐甚至因三次共舉重596公斤而被譽為“世界上最強的女人”,可這畢竟是例外。就總體而言,女子理當要在生產上和生活上受到特殊的關照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