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良
類別:__編號:__
我國各省、自治區(qū)的名稱,基本上都是由元明清建省時命名,或在元代始建省制前的政區(qū)名沿用而來的。唯獨遼寧一省不襲舊稱,另立新名,因而其名出現最晚,距今不過五十多年。但用“遼”字作為政區(qū)名則已久遠,戰(zhàn)國至魏晉時代在遼河以東設置遼東郡,遼河以西設置遼西郡。遼金置遼陽府,元置遼陽行省,明置遼東都司。清初設遼東將軍,康熙四年(1655年)改稱奉天將軍,清末又改奉天省。1929年始改遼寧省。但究竟為什么叫“遼寧”?它的意思又是什么?目前學術界仍有爭議,歧異有二,一說以自然地理取義;一說以歷史政區(qū)命名。
1929年2日5日改奉天為遼寧省?!妒⒕r報》于改名前的2月3日載:“據官得消息,關于東三省名稱變更,其中奉天省奉中央方面擬改為關東省一節(jié),現經奉方以關東省仍屬不適,特電請中央打消。改為遼寧省,以符名實,而合制度……查奉方請改遼寧二字,蓋取遼河之東為遼東區(qū)域,遼河之西為遼遠河區(qū)域之義。”這是對遼寧省名由來的最早解釋。奉省改名后,為國民黨政府教育部審定的《中華最新形勢圖》遼寧省圖幅中說明:“遼寧,舊稱奉天,以奉天二字含有帝制意味……,改今名,取遼域安寧之義。簡稱遼,別名遼東?!贝撕?,大都采用此說。
政區(qū)說則主張“遼寧”之名來源于歷史上政區(qū),說“尋其命名之旨,蓋循往代遼東、遼海之舊,而存一字,而明代于遼水以西之地,以廣寧為重鎮(zhèn),與遼陽水相望,故取寧字,而合稱遼寧。此二字以概遼水以西之地。亦猶合江寧、蘇州二府稱江蘇,合安慶、徽州二府為安徽為義正多相類也?!?金毓黻1944年《遼寧省釋名》載《東北要覽》)。不同意這種說法的則認為,三百多年前的明代遼水以西廣寧為重鎮(zhèn)。清康熙三年,設廣寧鎮(zhèn),次年改錦州府,更廣寧為縣。遼寧改名之時廣寧已不是遼西重鎮(zhèn)了。如果說以重鎮(zhèn)來概括一省之地,那么作為省會的沈陽從清初到改省名時,都是全東北和本省的首府,也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不取沈陽,而取廣寧;又不取廣寧的“廣”字,顯然是說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