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大林 劉吉
編者按:這篇文章是經濟學家童大林與科學家劉吉合寫的。這不是一篇普通的出訪隨感。
——我們是否真正理解了馬克思主義?
——我們應該怎樣運用馬克思主義去參與改造世界的偉大變革?
這是他們站在馬克思墓前沉思的主題。
青年朋友,你能從他們的“沉思”中悟出一點道理來嗎?
到了英國倫敦,我們想的第一件事就是瞻仰馬克思墓,以表達對這位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的崇敬之情。細雨蒙蒙,我們驅車馳向海格特公墓。
海格特公墓是倫敦最古老的公墓之一,建于1839年,現有總面積達37英畝,在51,000個墓中有數以百計的許多國家著名的人物,被譽為“倫敦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從公墓大門一直向前,一路上樹蔭森森、墓地重重,籠罩著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驀地,在碎石路的盡頭轉彎之處,一座被簇簇鮮花和花圈拱托著的墓碑映入眼簾。這是唯一堆滿鮮花的墓地,在周圍望不到邊的座座墓塋中,顯得格外突出,說明長眠在這里的墓主,受到公眾格外的尊敬。這就是我們所向往的馬克思墓。
馬克思墓占地不多,不過三四米見方,在公墓中并無一絲顯赫。但是,這里矗立著兩米多高的一座墓碑,在碑的頂端安置著馬克思的英雄頭像,別有一種氣勢。我們久久地仰望著這尊黑色的巨型雕塑,不由得一陣陣心潮起伏:那濃密的大胡須顯現著科學的威嚴,那深深的目光凝視著歷史和未來,那寬大的額頭展現著人類無窮無盡的智慧……再上面是天空,是浩瀚無垠的宇宙。馬克思與宇宙同在。
我們把視線移到墓碑上。在“卡爾·馬克思(1818—1883)”的下面,鐫刻著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造世界。說得多好,多么深刻,這正是馬克思主義的靈魂與精髓所在呵。我們不由得墜入深深的沉思。
古往今來,人類在與自然和社會的斗爭中,曾經涌現過多少卓越的思想家、科學家;多少彪炳青史的英雄,多少獨步一時的思潮。然而,誰能夠與偉大的馬克思及其主義相比擬!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第一位如此堅定如此深刻如此科學地提出勞動者解放學說的,是馬克思;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一個學說能如此超越國界超越民族,如此震動人們的心靈,成為億萬人民行動指南的,只有馬克思主義。馬克思是千古第一偉人,馬克思主義閃耀著不朽的光輝。
還是在青少年時代,由于中國共產黨的引導,我們就接觸了馬克思主義,并成為馬克思主義忠實的學生,決心為實現馬克思主義的理想而獻身。今天,我們與全世界千千萬萬的勞動者、革命者、共產黨人一樣,千里迢迢來到馬克思墓前,決不是象伊斯蘭教徒朝拜麥加那樣,向真主表達自己的虔誠。我們只是想,每一個真誠的馬克思主義者站在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的墓前都應該進行深刻的反思:我是否真正理解了馬克思主義?又該怎樣運用馬克思主義去參與偉大的改造世界的變革?
1979年,我們在合肥一次學術討論會上曾經碰到幾個青年,他們毫不在乎地公開聲稱:“我們不信仰馬克思主義,我們信仰福利主義?!薄澳銈?yōu)槭裁床幌嘈篷R克思主義呢?”我們問?!耙驗槲覀冊涷\地信仰過,但是經過十年的現實教育,我們才知道自己上當了?!币晃磺嗄甏鸬?。“你們信仰馬克思主義的時候,讀過幾本馬克思主義著作?”我們又問?!皼]有,一本也沒有讀過,那時我們還在讀小學,中學,馬克思主義是老師告訴我們的?!薄澳敲?,現在你們不相信馬克思主義,又讀過幾本馬克思主義著作呢?”我們再問。“我們不相信它了,還讀它干嘛?”我們感動于這幾位青年的坦白。我們沒有責怪他們。我們相信如果一個人是襟懷坦白的活,他終會在學習和實踐中找到真理的答案的。我們只是對他們說:“那么,我們等待你們讀了幾本馬克思主義著作后,再來討論馬克思主義問題?!边@幾位青年沉默了。他們只不過是無知,無知是可以原諒的。但是,在當今世界上還有一些懷有偏見者,天天在反對馬克思主義。偏見比無知離真理更遠。
十年浩劫使馬克思主義得到了血與火的錘煉,也使我們終于沖破形形色色假馬克思主義的迷霧,理解到她的真諦。
今天,當社會主義不僅是一種思潮,而且是億萬人民生活的現實的時候,當戰(zhàn)后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不斷進行激烈斗爭與和平競爭的時候,當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政策發(fā)生失誤的時候,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是最令人關注的內容。有人統(tǒng)計,全世界現在有各色各樣的社會主義54種。那么,什么才是科學的社會主義呢?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功績就在于她正確地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社會主義的科學內涵;二是實現社會主義的科學道路。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資本主義之所以有種種弊端,不是別的原因,是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這個基本矛盾決定的。因此,他們斬釘截鐵地寫道:“新思潮的特點不是在于追求一個盡善盡美的社會,而是解決資本主義的矛盾。”“我們的運動歸根到底一句話,就是消滅私有制?!边@就是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觀點??上чL期以來,人們對于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場合下談及社會主義的種種美好的具體設想津津樂道,而這些基本觀點卻往往被忽視了;人們甚至按照自己傳統(tǒng)的觀點加以幻想,并強加給馬克思主義。這是完全違背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的原意的。工人階級當家作主了,資產階級私有制消滅了,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應該說,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的理想實現了。然而,還是馬克思、恩格斯正確,社會主義不是“一個盡善盡美的社會”,它只解決資本主義矛盾,消滅私有制(因此,它比資本主義要優(yōu)越要美好,而且是人類通向更優(yōu)越更美好的社會的一個階梯)。社會主義解決了資本主義的矛盾,必然會出現自己的新的矛盾。我們馬克思主義事業(yè)的后來人,應該以解決這些新矛盾為己任,把歷史推向前進。
不錯,馬克思、恩格斯也曾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作過一些具體的設想,但是設想畢竟是設想,它的真理性還有待實踐的檢驗。不幸的是,長期以來,人們把革命導師的一些具體設想當作不可逾越的戒律,這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tài)度的。馬克思離開我們一百多年了。他雖然對于電的發(fā)明報以無限的喜悅,對于電的社會影響曾經給予極高的評價,但是他畢竟沒有用過電燈,也沒有坐過電氣火車,沒有看過電視,更沒有想到也不可能想到當代微電子、微生物技術所掀起的新的產業(yè)革命對人類社會巨大的激烈的深遠的影響。我們怎么能苛求他在一百多年前對于我們現在建設社會主義準備好現成的答案呢?但是,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體系,作為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理論表現,將永遠指引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去年四月初,我們在香港中文大學和一些教授們座談。當我們談到自己忠誠信仰馬克思主義,中國要實現現代化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時,一位笑容可掬的教授慢聲慢氣地說:“我可不可以提一個問題:為什么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我承認馬克思主義是一門科學,那么就應該象對待其他科學一樣對待它?;蛘哒f,其他科學例如西方的一些經濟學,也應該象馬克思主義受到同樣的對待。凡是對西方有用的科學,我們都采納,不好嗎?象西方許多大學都開設馬克思主義課程,戰(zhàn)后西方采用許多經濟和社會措施,來解決公平分配問題,實際上,是采納了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不就很好嗎?”
我們回答道:“近幾年來,我們的大學里也開始講授西方經濟學了,而且還講授西方的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管理科學等等。正如教授先生所說,凡對四化有用的科學,都應為我所用。這正是馬克思主義的精神。馬克思主義正是吸收人類一切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結晶?!顿Y本論》有二萬五千條注腳,說明馬克思吸收了多少前人的科學成果。不用說這些前人都是資產階級的或封建的,甚至奴隸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從來不是排它的,而恰恰相反,對于人類任何新的科學成果都竭誠歡迎并吸收來豐富自己。這正是馬克思主義無限生命力之所在!馬克思主義不是結束真理,而恰恰開辟了通向真理的廣闊道路。所以,在把馬克思主義當作一門科學對待這點上,我們也許是沒有分歧的。我們的不同之點在于:我們認為各門科學的價值并不是等同的。對于人類社會的變革與發(fā)展來說,馬克思主義是劃時代的,具有根本的指導意義。用它來指導四化建設將使我們堅定四化的正確方向,加速四化的進程?!?/p>
另一位教授接著說:“我就順著這個問題再提一個問題:現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fā)達,但分配還不太公平,我們承認不理想;社會主義國家大家平均公平,但經濟不發(fā)達,大家都是貧窮的公平,到底哪一個好呢?”
我們回答道:“兩個都不好,都不是我們的理想。我們所奮斗所追求的社會主義是既要分配公平,又要經濟發(fā)達,全體勞動者人人共同富裕。這就是我們百折不撓的精神支柱。既然你們承認資本主義不理想,那么人類總不能永遠承受不理想吧。我們堅信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可以達到理想的一步?!?/p>
一位顯得略為激動的教授側過身來,不平地說:“你們老說社會主義優(yōu)越,可是戰(zhàn)后經濟發(fā)展的歷史事實表明,資本主義經濟很繁榮,而社會主義都不如西方資本主義嘛!這又該怎么說呢?”
我們回答道:“這個問題我們現在無法說服您。在社會主義經濟超過資本主義以前,您都有理由提出這個問題。我們很欽佩教授先生尊重歷史事實的精神,請允許我們也說明一個歷史事實。資本主義是經過幾百年的積累才有今天的發(fā)展的,而這個積累是包含著剝削中國人民在內才獲得的。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是在舊中國極度貧困的基礎上開始的,還只有三十幾年。因此,現在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簡單地等同比較,您覺得科學嗎?當然,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有失誤……”
我們知道,我們的回答是不會使這位教授滿意的,那沒有關系,讓歷史去作見證吧。當我們站立在馬克思墓前沉思時,我們想到,在全世界還沒有完全脫離貧困和愚昧的時候,在社會主義祖國還處于落后的地位的時候,我們每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學生,在馬克思深沉的目光下,不能不慚愧地低下頭……
……馬克思事業(yè)的戰(zhàn)士呵,我們應該利用先輩給予的武器,認真研究馬克思去世后資本主義一百多年發(fā)展的新情況,認真研究十月革命以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豐富的經驗與教訓,認真研究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所走過的勝利而曲折的歷程,對科學社會主義作出不斷的探索和新的概括,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推向新的階段。這樣,才能告慰馬克思的在天之靈。
我們懷著這樣的心情離開了馬克思墓地。春雨陣陣,下得更大了,我們渾身都淋濕了,但心中感到無限明朗、歡欣和振奮。也許,這可算是一次難忘的洗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