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侗志 祖丁遠
江蘇省南通市中醫(yī)院瘰疬科的陳照老醫(yī)師,今年4月26日已是101周歲高壽了。為了探索陳老的長壽秘訣,我們從前年開始,每年都拜訪了這位出生于1883年的老人。
當我們再次驅(qū)車來到距南通市區(qū)約10華里的南通縣興仁鄉(xiāng)三廟村,跨進一座整潔寬敞、四廂格局的院落時,正巧陳老迎面走_來。他手拉著曾孫女兒,準備去院前鄉(xiāng)間小路散步,一見我們,就停住腳步,細瞇眼晴端詳了一陣,笑呵呵地點頭招呼:“哦,你們來了,稀客,稀客!”百歲老壽星笑容可掬地請我們進屋坐下。“是什么風把你們吹來的呀”?老人滿面春風、慢條斯理地開言問道?!皢柡蚰先思疑眢w健康,專程來看望您的!”不敢當啊!你們蠻長的路來看我,謝謝了?!崩先俗教僖卫?。我們問起他這一年來的生活起居和飲食情況,又把話頭轉(zhuǎn)到去年他百歲生日上的一段往事。老人百歲誕辰之時,原先子孫們對這人生難逢的百歲生日早在籌劃,準備熱熱鬧鬧慶賀一番,萬沒想到老人為此定下了兩條規(guī)矩,一不準子女鋪張浪費為他祝壽,二不準邀請至親好友前來賀壽。子女孫兒們最后還是拗不過老人,在那一天,只是辦了比平常稍好一些的灑菜,再下些面條兒,也算團聚祝賀了一番,用老人自己的話說,這樣既可以節(jié)約錢財,又不浪費親友及子女的時間,更主要的是避免了突然忙忙碌碌,熱熱鬧鬧,由此而造成情緒過分激動,打亂了生活節(jié)奏,影響正常的作息,有礙健康。原來,老人定下的規(guī)矩也是從養(yǎng)生之道方面考慮的。
請代光緒年間,陳照出生在一個貧苦農(nóng)家。由于連年天災人禍,襁褓中的陳照,是在營養(yǎng)不良、面黃肌瘦的狀態(tài)下度過的。童年時期,家中無錢供他讀書,從早到晚幫助父母干些小活兒;青年時代的陳照,農(nóng)忙種田,農(nóng)閑織布,每天黎明即起,深更半夜才睡覺。在他26歲那年,鄰近侯家廟里來了一位跛腳的游醫(yī)郎中。時值嚴冬臘月,風雪交加,跛腳老人身染重病,“臥廟”不起。陳照非常同情這位無人照顧的生病老人,每天為他送些稀飯菜湯,幫他洗臉擦身。從此,游醫(yī)收下陳照為徒,并傳給他一種專治鼠瘡(淋巴結(jié)核)的秘方。以后,陳照就以這張秘方專治鼠瘡,不久便成為遠近聞名的土方郎中。但是在舊社會,統(tǒng)治階級對這些民間醫(yī)生極為歧視和凌辱,終年窮困潦倒、忍饑挨罵的陳照,和他的師傅一樣,猶如大海中的一葉小舟,隨時可能有覆沒的災難臨頭。
1949年,南通解放了。黨的中醫(yī)政策給這些瀕臨絕境的民間醫(yī)生帶來了新生,專治瘰疬病的陳照,得到了有關部門的照顧和重視?!吧鐣髁x真好!”老人激動地對我們說:“我從光緒皇帝到軍閥割據(jù),從日寇侵華到國民黨統(tǒng)治,從未有過一天好日子。只是有了共產(chǎn)黨和人民政府,才有我陳照的今天?!?0年代中期,他向國家獻出了專治鼠瘡的秘方,為社會主義醫(yī)藥衛(wèi)生事業(yè)做出了貢獻。黨和政府對陳照在政治上、生活上都作了妥善安排,把他吸收到南通市中醫(yī)院任瘰疬??漆t(yī)師。1958年8月,陳照和著名蛇醫(yī)季德勝同時上北京出席全國群莢會,黨和國家給了他崇高的榮譽,他和季德勝同時被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聘為特約研究員?!拔冶晃盏街嗅t(yī)院工作時已73歲,人們都稱我老醫(yī)生,可我自己一點也不覺得老。如今我雖已百歲開外,還要看到四化建設的成果呢!”的確,陳照雖已上壽百歲,卻沒有一點老態(tài)龍鐘之狀。在和我們接觸交談中,只見他談笑風生,舉止靈活,頭腦清醒,語言清晰,數(shù)十年前的往事,尚能記得清清楚楚。如果陳照老人出現(xiàn)在你的面前,他那紅潤的臉色,硬朗的腰板,精神墼鑠,行走時不用拐杖,雙目能看到遠處的樹木房屋,你一定難以置信,他竟是101歲的老人。
陳老現(xiàn)在的體重45公斤,個兒不高,不蓄胡須,頭發(fā)還有不少是黑的,牙齒雖缺幾顆,仍能咀嚼花生米。去年12月,經(jīng)南通市中醫(yī)院檢查,老人血壓正常(110/80毫米汞柱),X光胸透、心電圖和肝功能檢查都正常,除了左耳稍有重聽外,其他均無異常。陳老的生活習慣是每天早起、早睡,早晨起床后就沿著鄉(xiāng)間河邊田埂小道散步,呼吸新鮮空氣;白天則在家里或在自留地里做些輕微勞動。老人還是習慣地過著儉樸的生活,“粗布衣、菜飯飽”。新鮮蔬菜是他一年四季不可缺少的“佳肴”。當然,陳老并不是一點葷菜也不吃,不過他很少吃豬肉,喜歡吃新鮮的小河魚蝦,有時他還親自拿著小魚網(wǎng)去小河邊捕撈鮮魚活蝦,當作下酒之菜。與其他長壽老人不同的是他每天都要喝上幾盅二十五度的黃酒。陳老認為,每天稍喝些酒,可以健胃提神、活絡筋血。近四年來,他每天早晨吃兩只荷包蛋,加=兩黃酒和在蛋中,拌上紅糖,稱此為“灑煮雞蛋”。幾年來不間斷地這樣吃,作為早餐,已成為習慣。老人還喜歡吃紅棗煮米粥。俗話說:“一日欲吃三顆棗,活到八十不顯老?!标惱舷矏鄢约t棗煮粥,大概也有這層意思吧!醬菜瓜、乳腐、腌菜,則是陳老晚餐桌上的家常菜。油炸食品,醋,辣味,他是從不入口的。他也從不抽煙,更沒有吃零食的習慣。
勤勞好動是老人的又一條長壽經(jīng)驗。陳照老人從童年直到如今,勞動從未間斷過。97歲那年,在醫(yī)院領導的反復勸說下,才不去中醫(yī)院上班,但他經(jīng)常在田問千些輕活兒。家里每年的扁豆棚、絲瓜架、黃瓜棚,都是老人親手搭起來的。平時還有人來他家里求醫(yī),他總是熱情接待,認真治療。所以他的長孫說!“我爺爺一天到晚忙不停哩!”
充足的睡眠,起居定時,也是陳老長壽生活的節(jié)律。無論是炎夏還是寒冬,他每天早晨從不超過6點鐘起床的。他一年四季都要午睡,無一天間斷。每天睡眠都保持在10個小時以上。
陳照老人性格豁達樂觀,遇事從不煩躁,真是“心胸常開闊,年壽超一百”。他一生雖然歷盡滄桑,飽嘗艱辛,但卻一貫開朗樂觀,極少雜念,他有話便說,輕聲細語,從不發(fā)怒。
百歲老中醫(yī)陳照老人大半輩子過著饑腸轆轆的生活,如此長命百歲,益壽延年,豈不咄咄怪事?然而正是那種艱難的處境,增強了他的適應性和抗病能力,粗茶淡飯的生活,使老人晚年避免了高血脂癥,冠心病的威脅;風雨飄泊的經(jīng)歷,錘煉了他堅強的意志和筋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正是老人年高不衰的原因之一。特別是他66歲以后,趕上了解放,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此后,老人的生活、工作有了保障,從根本上消除了憂慮。另外,儉樸勤勞可能是他創(chuàng)造長壽的又一條件。
臨行前,我們和老人緊緊握手告別,衷心祝愿他老人家晚年幸福,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