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雙殘疾的腿,我動過三次大手術(shù),去年又住了院。結(jié)果,醫(yī)生宣布:要想扔掉雙拐,是沒有希望了??墒?,我不泄氣!因為我除了拐杖,還有一根堅強的支柱,它一年來支撐著我,扶助著我,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有力量。這根支柱就是《中國青年》上發(fā)表的先進青年的群像。
聊城起重機械廠團支部的紀懷祥、王繼亭和邱新,那銳意進取、不做孬種的雄心壯志是我這支柱的鋼筋骨架,它激勵著我把本區(qū)的殘疾青年組織起來。隋世忠青年突擊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建得“廣廈千萬間”的胸懷是我這支柱的立足點,從這點出發(fā),我?guī)ьI(lǐng)著紅領(lǐng)巾們學(xué)政治,學(xué)文化。張海迪的輪椅呵,在前邊開道,那兩條清晰的輪轍,使我安然越過多少個溝溝坎坎。徐攀、曹杰、佟燕、張果喜、張倫,還有令人向往的“共青墾殖場”的年輕人,他們?nèi)杖找挂古惆橹?,整理圖書資料,上夜校,給各地青年朋友們回信……忙,充實、高興。我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我聽見先進青年們對我說:“曹雁,邁開‘雙腿,走,向前走!”
新年開始了,我熱切期待著掀開《中國青年》的新篇章,讓更多的時代楷模來到我的生活中!
北京西城區(qū)少年宮曹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