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華
江竹筠烈士是1939年入黨的共產(chǎn)黨員。由于叛徒出賣,她不幸被捕,在“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監(jiān)獄中進行了英勇斗爭,1949年11月被害。就義前,她寫給親友的信中說:
……假若不幸的話,云兒(江竹筠同志的兒子——輯者注)就送你了。盼教以踏著父母之足跡,以建設新中國為志,為共產(chǎn)主義革命事業(yè)奮斗到底。
曾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二團政委的趙一曼同志,在赴刑場的途中給兒子寫了這樣一封遺書:
寧兒: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
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jīng)到了犧牲的前夕了。
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
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際行動來教育你。
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劉伯堅烈士是1922年入黨的黨員,曾任紅軍贛南軍區(qū)政治部主任。1935年作戰(zhàn)負傷被俘。被害前他給兄嫂的信中寫道,我一被俘“就決定一死以殉主義,并為中國民族解放流血”。他囑咐說:
諸幼兒在十八歲前可受學校教育,十八歲后即入工廠做工為工人。他們結(jié)婚更不要早,遲至三十歲左右再結(jié)婚亦不為遲,以免早婚多兒女累,不能成就事業(yè)。最重要的,諸兒要繼續(xù)我的志向,為中國民族的解放事業(yè)努力流血,繼續(xù)我未完成的事業(yè)。
林正良烈士是貴州金沙人,1938年入黨,曾任中共金沙縣總支書記,1940年被捕,在獄中堅貞不屈,1941年被國民黨秘密殺害。在獄中留下一首勉兒遺詩:
國仇家難恨重重,責在兒身莫放松。
學藝克家跨灶子,讀書救國主人翁。
歌成正氣文相國,冰結(jié)堅甲史閣公。
千古英雄承母教,圣賢事業(yè)盼追蹤。
藍蒂裕同志1948年被捕以后,在重慶“中美合作所”內(nèi)與敵人展開了英勇斗爭。1949年被害前夕,他在渣滓洞第六號牢房留給孩子的遺囑是下面這首《示兒》詩:
你——耕荒,
我親愛的孩子;
從荒沙中來,
到荒沙中去。
今夜,
我要與你永別了。
滿街狼犬,
遍地荊棘,
給你什么遺囑呢?
我的孩子!
今后——
愿你用變秋天為春天的精神,
把祖國的荒沙
耕種成為美麗的園林!
趙云霄烈士在敵人獄中生下女兒剛剛一個月的時候,敵人就殺害了她,年僅二十三歲。烈士臨刑前兩天,給嬰兒寫了一封血淚凝成的遺書:
小寶寶我不能撫育你長大,希望你長大時好好讀書,且要知道你的父母是怎樣死的。我的啟明,我的小寶寶,當我死的時候你還在牢中。你是個不幸者,你是個世界上的不幸者!更是無父母的可憐者。小寶寶,你的母親不能多說了,血淚而成。你的外祖母在北方,河北省阜平縣。你的母親姓趙。你可記著,你的母親是二十三歲上死的。小寶寶望你好好長大成人,且好好讀書,才不負你父母期望??蓱z我的小寶貝,我的小寶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