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東
他,祖祖輩輩土生土長在這沒有公路的山里。他,和鄉(xiāng)親們一樣,靠著家里一畝七分包產(chǎn)田吃飯。他二十三歲,名叫方寶源。
不知天高地厚
公元一千九百七十八年的秋天,地里新收的番薯剛剛曬上場的時候,浙江省梅廬縣護安公社新聯(lián)大隊的百十戶社員中傳開一條重大新聞:方寶源這伢要獨自一人,自己出錢,在村口修一條簡易公路!
“一個人赤手空拳要修路,怕是癲了!”
“嗨,山里人嘛,做做吃吃,象這么不安分守己的伢,一生一世沒見過!”
寶源的哥哥,一個勤勞、本分的農(nóng)民,更是火冒三丈。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他教訓弟弟:“你算是書記還是隊長,要去管那條泥巴路!自己管牢自己,公家的事自有公家管。別人看見路上有塊絆腳的石頭都不會去撿,你倒好,竟想去修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我看你,捧著兩本天文書,越讀腦子越糊涂?!?/p>
哥哥郁怒的眼光又瞥見了西墻。西墻上是寶源用天藍、深黑、大紅三種顏料描繪的一幅有天花板那么高的“太陽系家族”示意圖。九大行星的運行路線,象靶環(huán)一樣圍繞著太陽這顆紅紅的靶心。緊挨在一旁的,是兩條語錄:“人們?yōu)橹谧匀唤绲玫阶杂?,就要了解自然,克服自然,改造自然?!薄耙孔约旱碾p手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哥哥的責問沒有得到滿意的回答,弟弟仍舊悶葫蘆似地歪著頭。哥哥的火更大了:“好哇,你連當哥哥的話都不要聽了,我今天非好好教訓你不可!”
矛盾發(fā)展到了非用武力不能解決的關頭。寶源低垂著眼眉,退到墻角。他突然心里一動,摸到那把靠在墻角的鋤頭,冷不防地跑出門去,消失在黑黝黝的夜幕中。
夜,冷冷的月光給山峰、樹梢鍍上了一層霜?!皣W啦”一聲響,寶源在溪壩的亂石上開了第一鋤?!澳阍讲蛔尭?,我偏今晚就動工!”
這兒是全大隊男女老少天天出入必經(jīng)之路。自從那年被洪水沖過以后,彎彎曲曲的路面只剩下不到三尺寬。南側(cè)傍著山腳的溪坑,北側(cè)是稻田,兩輛獨輪車在這里碰頭都過不去。到了農(nóng)忙,拖拉機也得大卸八塊讓人抬過去。遇上電影散場,則要擠擠插插地散上半個小時,不時還有人失足掉進水田里……
這條蛇形的小路,象鉛塊似地壓在寶源的心頭。他想了很久了:父親在這條路上走了快一輩子了,輪到我們這一代,難道還要在這條泥濘的小路上走下去嗎?思想象開了閘的渠水,他下決心改變現(xiàn)狀。
一鋤,兩鋤……方寶源一沒學過工程設計,二沒學過打石放炮,他就用這一把田里開溝用的鋤頭,向大自然開戰(zhàn)了。
從這一天開始,在林場做臨時工的方寶源,每晚放工回來,就孤身奮戰(zhàn)在這個工地上。月亮從東邊的山尖移向西邊的山尖,身影從西面移到東面。年三十晚上,北風夾著西伯利亞的寒流在山谷間盤旋,人們都圍坐在炭火旁,捧著酒杯守歲;可寶源還獨自一人在路基上挑土壘石。他手背上裂開一道道血口子,眉毛上、頭發(fā)上都染上了一層由熱氣化成的濃霜。黑夜無情地想吞沒這個年輕人,但卻無法改變他的決心。
一犁犁到頭
人們后來說:“不是寶源,換了誰也抵抗不住。”
一天清晨,山間的晨霧還未散盡,方寶源沒顧上吃早點,就來到工地上??伤泽@地發(fā)現(xiàn):釘在路邊田里的標樁被人拔掉,新壘的一道石坎被人推倒了一個缺口。他默想了片刻后,便不作聲地又找來一根木樁,在原處重新栽上,再一塊石頭一塊石頭地把被毀的石坎補起來。反對寶源修路的人終于沉不住氣了,原來這人竟是寶源的親叔叔。
“你修你的路,我種我的田。你不準占一點我們隊的田!”
“我修路是為大家,你們隊也不會吃虧。占的這么一點點田,照規(guī)定大隊可以補給你們?!薄澳泐^腦發(fā)昏,哪個人要你修路?隊里規(guī)定,路面兩公尺五,你卻要把路面開到六公尺,莫非有大轎車開到你門口?別做美夢了吧!”“哈哈!”“傻瓜!”一旁看熱鬧的人哄笑起來。
“別笑!再過十年,也許用不到,我們大隊一定會通汽車!”
方寶源利用工余時間義務修路的消息,傳遍了公社方圓幾十里,也傳到他工作的單位—一公社林場。林場的領導本無意干涉職工業(yè)余時間的活動,但傳來的風言風語,卻不禁使人神經(jīng)緊張:“萬一出了什么問題,林場負得起責任嗎?”于是,方寶源被以勞動力剩余為由而推出林場。方寶源怎么也想不通:為什么同在林場工作,在業(yè)余時間有人為自己蓋房子可以,給公家修路卻不行呢?
最后,由于大隊黨支部的不同意見,被通知“不要來上班”的方寶源繼續(xù)上班了。可是一直反對兒子這樣“輕舉妄動”的父親,這回真動怒了。
“你是不是我的兒子?!要是,從今以后吃過飯不準出門;要不是,你馬上給我滾出去!”伴隨著這劈頭蓋臉的吼聲,一卷鋪蓋也被扔出了門外。
抱著鋪蓋卷,寶源真想大哭一場。
做父親的真是不理解兒子嗎?當兒子冒雨上山給五保戶砍柴,淋得精濕回來打噴嚏的時候,他默默地遞過一小杯燒酒;當兒子當著眾人的面,要求當糧管員的父親給自家稱糧食把稱桿壓得低了再低的時候,他送去一個會意的微笑。但當兒子拼了半條命地干,換來的卻是諷刺和開除時,當?shù)脑僖踩滩蛔×恕?/p>
事情平息了。兒子既沒有“滾”,也沒有遵從父命,他那“一犁犁到頭”的倔勁,全家、全隊、甚至全公社沒有一個人犟得過他。
硬的不行來軟的。給兒子說個媳婦吧,也許有了媳婦就能拴住他的心。先后有兩個姑娘來吃過飯。其中一個秀氣大方,惹得寶源怦然心動。可是當談到“先決條件”時頂了牛:一個,要求對方不再修路;另一個,要求對方幫助自己修路。兩人誰也不肯讓步,最后只好撒手吹燈。父親為這拍過桌子,母親為這抹過眼淚??煞綄氃茨?,一扭頭又去修那條路了。
“傻瓜”創(chuàng)造了奇跡
冬去春來,第一期挑石做低坎的工程完工了。下一段要打石炮壘高坎,一個人是無法施工的。方寶源不得不去請人幫忙。
最先上工地幫忙的是一伙嘻嘻哈哈的小青年。他們顧忌少,精力足,干起活來實心實意。工程進度一下加快了許多倍。
歇工的時候,寶源到供銷店去了一趟,帶回來一堆大大小小的紙包。大伙伸頭一看,嗬!簡直開了南貨店:糕點、熟食,還有原條的煙。
“來,大家吃些點心墊墊饑,干起活來有勁頭。這算是我請客?!?/p>
這樣的客每天都請。漸漸地,人們明白了他的用意:這是寶源在付工錢呀!請來干技術活的人,每天兩元、三元的,他更是當場把工資付清。前前后后,他共付了一百多元人民幣,都是從他在林場的工資收入中開銷。不過,這捏著燙手的錢,沒過多久就沒人接了。寶源給別人工錢,誰又給他工錢呢?但寶源為此卻犯了愁:這樣可不行,不能讓別人吃虧呀!
寶源長得敦敦實實,卻會得一手好油漆手藝。于是他擠出一些零碎時間,給參加修路的社員油漆桌椅板凳,并堅決不收一分工錢。這樣,在他心里的帳本上,收支平衡。他心里踏實了。
古代愚公移山感動了上帝,上帝派兩個神仙下凡,把兩座大山搬走了?,F(xiàn)今方寶源修路也感動了“上帝”,大隊的干部和社員,開始用與過去不同的眼光來打量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傻瓜”了。生產(chǎn)隊專門抽勞力支援他,黨團員、生產(chǎn)隊干部更是頂著月亮義務地參加搬運土方的勞動。
轉(zhuǎn)眼又到秋天,地里的番薯又將收獲,一條長193米、路面寬4.5米、兩側(cè)石坎平均高1.2米的簡易公路,平展筆直地鋪在人們腳下。方寶源360多個日日夜夜用心血澆灌的果實結(jié)成了。人們當作傻瓜的夢想奇跡般地實現(xiàn)了。對于見慣了崎嶇小路的山里人來說,它簡直無異于北京城里的長安大街。
“嘖嘖,這簡直就是城里的大馬路嘛,拖拉機也可以原地掉頭了!”
“哈哈,我騎自行車,閉上眼睛也可以從這頭蹬到那頭?!?/p>
“看著,咱山區(qū)將來還得有大變化呢!”
社員個個從心底里感激方寶源:“寶源做了大好事?!贝箨牻?jīng)過集體研究,決定在年終公積金中提取90元錢,作為給方寶源的修路補貼。大隊會計把這用紅紙包著的錢,先后往方家送了三趟,都被寶源給退了回來。寶源爹,這個有九角錢也要湊成一元存銀行的老人,對兒子的心思不解了。寶源說:“我不是為錢才干的。一個人活著,只想著自己,多沒意思!”
他還是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山里人。然而,就是他,在屬于我們自己的這塊土地上,為后代鋪下了通向理想之境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