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強
某鋼廠運輸隊有這樣兩位青年:一位女青年是剛上任的副隊長。她原是“文革版”的年輕干部,十年動亂轟毀了她的生活信念,在痛苦的精神裂變之后,她立志開拓新的人生之路。于是,她變了,變得令人費解:從思想到語言,從風度到裝束……另一位男青年,性格奇特復雜,他自認“命苦”而不甘沉淪,勤于思考又多偏頗,“好起來比誰都好,壞起來比誰都壞”。他一方面是十萬公里無事故的好司機,重金懸賞的“八卦圖”作者,舍己為人的“救火英雄”,“同時又是一個壞小子,而且是壞小子的頭”。在世人眼中,他不象一個正經的好人,可又抓不到他壞的把柄……
這兩位青年就是蔣子龍同志優(yōu)秀中篇小說《赤橙黃綠青藍紫》里的主角解凈和劉思佳。他們卓爾不群的風度性格、所作所為,在廣大青年朋友中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特別是獨特的“劉思佳氣質”,在青年中具有更大的魅力。人們通過劉思佳,通過對劉思佳和解凈的比較,窺見了當今時代作為一個生活的強者所需要具備的某些基本性格和必須揚棄的思想弱點,從而得到了深刻的人生啟迪。
劉思佳,這個生長在鄉(xiāng)村的“土孩子”,上小學時轉學天津,備受城市學生的捉弄,個性變得孤僻乖戾,剛毅頑強。他似乎具備了“強者”應有的素質,又因上不成大學、當不成電工,經歷著幻滅之后的失望和痛苦。新時期的變革進展緩慢,客觀現(xiàn)實又往往不盡人意:鮮花和腐草,蜜蜂和蒼蠅,美善與丑惡,時常呈現(xiàn)出難解難分的膠著狀態(tài)。環(huán)境的局限和現(xiàn)實生活本身的不和諧,導致了劉思佳的兩重性格:一面,他內心具有青年人那種熾熱的追求,工作認真,對生活保留著向上的熱情;另一面,由于思想好走極端,對馬列主義知之甚少,所以思考雖多卻有不少偏頗迷誤,為了慰藉“孤獨的靈魂”,將憤世嫉俗的處世態(tài)度,罩上玩世不恭的外殼,在痛苦中自我陶醉。
劉思佳的性格在當代青年中有一定的典型性。一些青年由于辨別是非的能力有限,因此精神上的空白不自覺地被一些虛偽的并非真理的人生哲學所填充,使他們思想上真假共存、善惡并蓄,既有進取、向上的思想氣質,又有糊涂的思想狀態(tài)。正象馬克思說過的那樣:對舊道德的批判,如果沒有新的批判的道德,只會出現(xiàn)精神報復。這就導致了思想上的矛盾以及外在行為與內心不相一致。劉思佳就是這類青年的代表。它告訴我們,當代青年面臨的是如何重建生活信念和選擇生活道路的問題。是渾渾噩噩地鉆進六平方米的小窩,學會用世俗的手段謀求生存或者以冷嘲熱諷的手段對社會消極報復,還是不屈不撓、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和目的?將幸福和歡樂系于振興中華的偉業(yè),將聰明才智融于澎湃的改革洪流,是當代青年生活道路的基本出發(fā)點,也是衡量強者和懦夫的起碼尺度。
透視解凈和劉思佳性格的演變,我們清楚地看到了生活的強者所必須具備的精神特征:
(一)直面現(xiàn)實,勇于正視自己身上的“傷痕”和弱點,充分認識歷史的責任,積極進行新的自我改造。解凈和許多同輩人一樣,有順逆沉浮的切膚之痛,“遭受過前輩人沒有經歷過的精神崩潰和精神折磨?!钡牵部篮痛煺蹖τ趶娬卟⒎且馕吨鵀碾y,通過思考、探求,它可以給人們經驗和啟迪,以確定新的人生理想。解凈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后,意志更加堅定,行動更加明確了,毅然同“昨天”訣別,主動要求到基層去,脫胎換骨,開拓新路。解凈的這一抉擇恰恰是某些自怨自艾者所缺少的氣質,也折射出劉思佳性格的不足:不甘沉淪而又未能徹底擺脫平庸,勤于思考而又未能明確劃清新舊界線,注重實際而又未能深刻認識現(xiàn)實,立志變革而又未能真正感受時代脈搏。因此,涌動在他心靈深處的巖漿往往籠罩上冷漠荒唐的外殼,使他缺乏那種自覺追求信仰,進一步探索社會和改造環(huán)境的勇氣和力量。——這,正是時代的強者必須揚棄的弱點。
(二)掌握知識,富于智慧,把握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使自己由“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我們有幸碰上社會變革的年代,但是,要做一個具有真知灼見的敢作敢為的“斗士”,做一個社會改革的探索者和扎扎實實的實干家,則需要具有與此相適應的文化科學知識和本領。解凈敏銳地預見到了這一點,她下到車隊之后拚命也要“掌握一門實實在在的本領”。正因為這樣,她才能夠以一個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者的眼光,修正升華劉思佳的“八卦圖”,她才能夠把一個烏煙瘴氣、松松垮垮的運輸隊整頓得井井有條,她才能夠逐步感化外冷內熱的劉思佳,并使賴皮成性的何順感到“害羞和不好意思”,使車隊的青年小伙們“服氣”。知識,可以幫助人們擺脫迷惘和盲目,幫助人們重建科學的人生信念。掌握知識,是時代的強者所必須具備的又一特征。
(三)屏棄“哥兒們義氣”,把奮斗的支點系于改革的主力軍——人民群眾之中。劉思佳有真誠友愛的一面,千方百計地援助經濟拮據的老何師傅;同時又有玩世不恭、不夠嚴肅的一面:親自導演捉弄解凈的惡作劇,目睹何順的二流子行為而不動聲色,把解凈扔到大風凜冽的荒郊而毫不動心。他憑藉著精明才華和善于駕馭別人的性格力量,以及籠絡小兄弟的“哥兒們義氣”,使他在運輸隊成了不是隊長的“隊長。但是,他最終還是成了解凈的手下“敗將”,連小兄弟何順也“不夠義氣”,向解凈“告密”了。究其原因,并非劉思佳缺少強者的素質,而在于他顛倒了個人和集體的關系,強者的自尊中夾雜著哥兒們義氣和其他不健康的東西。解凈卻恰恰相反,她在艱難困頓的時刻,從工人群眾的信托和關懷中,吸取了信心和力量。她與工人師傅結為一體,集中群眾智慧,使強者的堅毅得到了充分的顯現(xiàn)?!独先伺c?!分械臐O民桑地亞哥面對成群鯊魚的襲擊,充分顯示了人格的奇異力量,但是他終歸還是失敗了,因為他勢孤力單。強者的自尊決不是表現(xiàn)在居于眾人之上以自我欣賞,而應該是肩負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與他人,與人民群眾系于一體,只有這樣才能迸發(fā)出無窮無盡的精神能量——這是我們從劉思佳身上得到的一點啟示。
(四)“全顏色”的精神結構。從解凈和劉思佳身上,我們還看到他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既包括“振興中華”的宏偉事業(yè),也包括作為人的精神追求的另外一些內容。他們追求人的“全顏色”,在德、才、學、識、情、貌、體等諸方面,全面改造自己,提高自己,使人的個性得到充分完美的發(fā)展。小說中那位被譽為“時裝模特”的葉芳曾說解凈是個單顏色的大姑娘,只有“紅色”,就象“身上穿的衣服一樣單調,別扭”。盡管葉芳對“全顏色”的內涵理解得不對,但是這話卻觸動了解凈心靈:“她也是個姑娘,她也有愛美之心,她也喜歡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點,可是她不敢,怕別人說閑話,她有時甚至眼饞葉芳那種毫無顧忌,我行我素的勁頭。她不能,她是有許多顧慮的。”但是,一經解除了思想束縛,解凈便甩掉了這些“顧慮”,面對可能發(fā)生的議論和誤解,逐漸改變了自己的單色結構,思想感情,言談舉止,風度儀表,服飾打扮都添進了豐富的色調。這應該說是她在探索人生價值、選擇生活道路中的一個收獲。當代中國青年曾經生活在那種“人不成其為人”的動亂年代。因而,他們從封建蒙昧主義的精神枷鎖中解脫之后,感到必須對人的價值觀重新思索和評價,以求描繪一幅更加科學、使人的個性得到合理發(fā)展的生活藍圖。四個現(xiàn)代化,從某種意義上講,其本身就意味著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生活,而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必然使人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赤橙黃綠青藍紫,太陽色彩斑斕,人的精神怎能只有一種顏色。作為一個完美的人,應該在德、才、學、識、情、貌、體諸方面都得到發(fā)展。當然,個性的合理發(fā)展只有以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現(xiàn)實基礎為前提,與人民大眾的利益融為一體,才可能有所依托,有所保證。馬克思說:“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fā)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
應當說,“全顏色”的精神結構也是當代生活強者的一個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