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彰善
“我總想不明白,為什么許許多多青年,包括失足青年都樂意和你交朋友,樂意聽你指揮,也許你有一種特殊的素質,有著不同一般人的熱情和微笑……”趙萬新接到獄中的來信,一個犯罪青年這樣傾訴自己的心聲。趙萬新果真有這么“神”?是的。他,一個失去左臂的殘廢青年,從一九七九年擔任街道團干部的四年來,促使八十多個后進、失足青年轉化,其中十三人跨入先進行列。
今年三月四日,衡陽市人民政府召開表彰大會,給城北區(qū)人民街道團委書記趙萬新頒發(fā)了記大功的證書,并宣布給予他晉升一級工資的獎勵。群眾交口稱贊趙萬新做青年工作具有神奇的力量。他被選為共青團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湖南省第五屆政協(xié)委員。
被笑納的“徒弟”
這一天,趙萬新甩著左邊的空袖筒,風塵仆仆,朝一個姓唐的小青年家里走去。小唐偷扒、賭博、打群架,成了派出所的???。父母恨鐵不成鋼,幾次把他捆起來打,曾狠心地用刀子劃破小唐的手指,但都無濟于事。人們無不搖頭嘆息:“他,再沒法治了?!?/p>
趙萬新走進小唐家的院子,便聽到一片喝彩聲。原來是小唐正在和幾個伙伴玩康樂棋。趙萬新見小唐棋藝真高,橫來直去幾下子便接連殺敗了三個對手?!昂?!”一盤殺完,趙萬新拍著小唐的肩膀說:“我趙某拜你為師?!毙√埔妶F委書記趙萬新如此看重,更加得意,聳了聳肩膀說:“夠意思!”便笑納了這個徒弟。從此,小唐經常教趙萬新打康樂棋,趙萬新經常給小唐講故事。兩個人一起看電影,一起建設街道的青少年游藝室,成了好朋友。不久,小唐提出要找一個臨時工作干干。趙萬新想辦法把小唐安排到待業(yè)青年辦的飲食店做事。不料一九八一年二月的一天,幾個賭輸了錢的青年用激將法誘哄小唐去為兄弟“扳本”。小唐耐不過,抓起飲食店的七十多塊錢就去賭。當晚輸個精光,又回家里撬皮箱,偷糧票去賭。事情發(fā)生后,小唐母親急得哭,父親氣得跳,操起扁擔咬牙切齒要打斷小唐的腿。小唐因此幾天沒歸屋。趙萬新情知反復是正常的,但心里卻責怪自己工作沒有做到家。時近春節(jié),又是風雨天氣,趙萬新想著小唐一家的難處,擔心小唐在外更會變壞也顧不得自己辦年貨,一門心思要把小唐找回來。他頂風冒雨,串街走巷找呀找,直到夜深了,終于在一個屋檐下發(fā)現(xiàn)了小唐。小唐以為是來抓他的,按了按隨身帶的刀子,擺開一個猛虎下山的架勢,準備拼命。
人啊,,在沒有覺悟而又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往往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的。過去,街道上也曾有失足青年有意扔石頭打趙萬新的頭,還揚言要“砍掉趙萬新的另一只手”,“結果他”。眼下這情景……趙萬新并沒有膽怯退縮,一邊走上去,一邊若無其事地向小唐揮手打招呼:“連老朋友都認不出來啦?我是接你回家的?!袄献記]有家!”趙萬新拉著小唐走進附近一個團員家里,讓小唐坐在爐火邊,又給小唐倒了杯熱茶。這才把一肚子的話向小唐倒:“你不是沒有家,你有很幸福的家。是你不愛家,不顧家,不要家!為了你走向光明,黨、團組織幫助你,你父母兄弟也費盡了心,你犯過錯誤,同志們一樣信任你,都指望著你變好呀,可是,你、你,要好好想想!”
小唐低垂著腦袋,想著趙萬新的話,半天不作聲。末了,他“呼”地一下站起,拍著胸脯說:“老子說話算數(shù),從今以后,我洗手,跟你走……”說著,把那把尖刀交給了趙萬新。
小唐這次跟趙萬新歸家,果真是“浪子回頭金不換”,后來他被招到了國營單位工作,成了一名積極上進、勤奮好學的青年。
“歡迎講真話的人”
一九八一年春的一天,衡陽市城北塑料電器廠青工小沈因為曠工,被扣發(fā)了工資和獎金。“這還了得!欺侮到老子的頭上來啦!”發(fā)工資那天,小沈當眾搶走了廠長的拾元工資,振振有詞地聲明:“誰不給我好日子過,誰也就別想過好日子!”
“這還得了……”群眾議論紛紛。
小沈成了團支部幫助的對象。
在會上,小沈對自己的錯誤進行了徹底交代:“我不但搶了廠長的錢,以前還打過劫,想逃港,只是因為爬的是一列北去的列車,才沒有混進香港花花世界。”
“得了!再不用兩條三條,只要一條就夠開除團籍了!”有人這樣說。
在討論處理小沈的團支部會上,大家的意見是要開除團籍,但趙萬新卻不同意,他說:“處分一個團員應該十分謹慎,給人家一個重重的處分,容易做到,但弄不好就毀了一個青年的一生。小沈徹底交代了問題,是對團組織的信任,團組織應該歡迎講真話的人。”趙萬新又指著自己的鼻子說:“要檢查,首先應該我檢查。小沈同志犯錯誤,他自己當然要負責任,但我們團組織就沒有責任嗎?小沈在中學時是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還是副班長。到街道待業(yè)期間開始犯了錯誤,而我們長時間連他是團員都不知道……”小沈的心,頓時被一種無形的力量震動了,大家也被趙萬新的這番話說服了,都從積極方面批評教育了小沈。
晚上,趙萬新送小沈回家,送了很遠很遠,一直到湘江大橋橋頭。倆人說了很多很多……自此小沈和趙萬新成了莫逆之交,無話不談。小沈進步很快,被民主推選為班長。今年三月五日,小沈光榮出席了衡陽市城北區(qū)學雷鋒經驗交流會,并介紹了經驗。
在“退團”的背后
今年元月初的一個晚上,向陽居委會待業(yè)青年李守群一腳跨進人民街道團委的辦公室,朝著趙萬新劈頭蓋腦地說:“我要退團!”
退團?趙萬新心里一震。多年來,他還是第一次聽到一個團員自己提出退團。
趙萬新一邊給小李讓坐、倒茶。一邊和藹地笑著說:“小李,你對團的組織和團的干部有什么意見,盡管提吧!”“沒意見!”李守群氣沖沖地吐出三個字,茶也不接,屁股也不著凳。
趙萬新想,小李正在氣頭上,這時候給他做工作是難以奏效的。再說,光憑幾句空話也無法說服小李呀!于是他親切地拍著李守群的肩膀說:“小李,退團的事你先別急,等我了解情況以后再說。你先回家休息吧!”
送走李守群回來,趙萬新躺在床上,直望著天花板出神,調動所有的記憶細胞才想起如下情況:李守群初中沒畢業(yè)就自動退學,去年闖蕩江湖,被有關方面遣送回來,今年十七歲。至于一年多來,李守群有些什么想法和實際困難,又為什么要退團,自己作為團委書記,竟全然不知。這還不該打屁股嗎?他越想越躺不住,一骨碌爬起來了解情況去了。
這是個寒冷的夜,路燈散發(fā)著暗淡的光,月色也朦朦朧朧。趙萬新走大街,穿小巷,跨過一家又一家的門檻,終于了解到了李守群要求退團的原因。這個青年現(xiàn)在確實進步了,但社會上有些人卻還用老眼光去看待他;李守群待業(yè)時間不短了,連個待業(yè)證還沒有;有段時間,居委會安排李守群做臨時工,看管花木,晚上在居委會辦公室值夜班,說每晚補助伍角錢。后來呢,錢也沒給,也不要他再值夜班了,這事對李守群思想有很大刺激。在家里,李守群常常挨打罵,是個缺少家庭溫暖的孩子。他曾經感嘆道:“我找過社會的麻煩,但人們對我也并不公平……”
了解到這些情況后,趙萬新首先登李守群家的門,代表團組織找李守群談心,并和李守群的父母親談了關心守群的事;又到學校幫助李守群打了證明,在街道為他辦了待業(yè)證,還請居委會給李守群解釋了沒安排他值班的原因,給李守群再次安排了臨時工作。一連幾件事,件件辦得叫李守群感動。
李守群開始感覺到了團組織的溫暖,看到了人生希望的曙光,高興地對趙萬新說:“以后街道上有什么事,您只管叫我!”“沒說的,今后人民街道的好事,少不了李守群。”在今年文明禮貌月活動中,李守群表現(xiàn)突出,被街道授予一等功。
趙萬新工作的居委會,六千戶居民。有五百多名待業(yè)青年,其中團員49名;平均每年學校畢業(yè)生流入量320人,流出量260人。他長年奔波于街頭巷尾,把自己全部“熱情和微笑”傾注在這“看不見的戰(zhàn)線”上,因為他信奉這樣一句名言:“崇高的理想,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是一個人生命的動力?!保▍沁\鐸語)他還系統(tǒng)學習了馬列著作中有關青年的論述,讀了上百本青年修養(yǎng)叢書和古今中外的名著。因而,他能在這個平凡而艱巨的崗位上,以自己對共產主義事業(yè)的堅定信念和對生活強烈的愛,釀成全新的精神營養(yǎng),源源不斷地向各類青年的心田注入著、輸送著……這就是他的神奇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