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聲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p>
黃河,你哺育了自己的子孫,卻又帶來多少災(zāi)難;你是我們民族不屈的象征,卻又那么桀驁不馴……“制服黃河,造福中華”,這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夙愿,只有在新中國,夢想才變成了現(xiàn)實。
從五十年代起,黨中央發(fā)出了“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黃河兒女先后在黃河上建起了三門峽、鹽鍋峽、八盤峽、劉家峽等大中型水庫和水電站,裝機容量約200萬千瓦。然而,水電資源遠沒有開發(fā)起來。從1978年開始,廣大水電戰(zhàn)士又向黃河的“龍頭”——龍羊峽宣戰(zhàn)了!
龍羊峽在青海省共和縣境內(nèi),距西寧140多公里,海拔2700米。這一段黃河,兩岸陡峭,河道狹窄,水流湍急。從龍羊峽到寧夏的青銅峽918公里,河流落差1324米,差不多有泰山那么高,可建15座大中型梯級電站,被稱為我國水力資源的“富礦”。龍羊峽水電站是黃河上游的第一梯級水電站。7年前,水電部第四工程局的職工們,從建成不久的劉家峽水電站出發(fā),迎著早春的滿天飛雪,一步一個坑,一步兩喘氣,來到這白雪皚皚的青藏高原,踏破荒涼的峽谷。他們掃開積雪,鏟出平地,搭起帳篷;在雪地挖個坑,架上汽油桶煮羊腿、燒米飯;提上桶,往返6公里,爬100多米陡坡,從黃河取來飲水。夜里,大風在人們熟睡時卷走了帳篷,沙子蓋在身上。第二天醒來,大家抖抖沙塵,又重新支起帳篷……這就是開拓者的生活。
這里地質(zhì)情況復雜,水電站建設(shè)者們充分發(fā)揮了聰明才智,確保了質(zhì)量第一。河床主壩高178米,相當于60多層樓房;壩底寬80米,壩頂寬15米,可并行五六輛汽車,是我國目前的第一高壩。主壩鑲嵌在兩岸巖石里,巖體存在斷層,有傾向下游的軟弱面,對壩體穩(wěn)定很不利。于是,他們采用混凝土中摻入粉煤灰和DH3外加劑新技術(shù),進行嚴密細致的處理,提高了混凝土抗凍、抗?jié)B、抗壓、抗拉、抗裂、耐久等性能,使兩岸壩肩與攔河大壩形成穩(wěn)固的銅墻鐵壁。廠房處于河谷狹窄地方,按慣例只能布置兩臺機組,其余兩臺機組必須開挖兩岸底部才能容下??蛇@樣,壩肩巖層的穩(wěn)定要受影響。他們打破常規(guī),將廠房位置下移70多米,斜向擺在河谷中,形成獨特的布局。為保證宣泄各種頻率的洪水和向下游供水,除在大壩右側(cè)山頭設(shè)溢洪道外,還在大壩壩體設(shè)中、深、底三層泄水孔道,使水庫調(diào)度有充分的可靠性和靈活性。
全部工程竣工后,水電站大壩就象一把巨大的老虎鉗,緊緊鉗住黃河的“龍頭”。那時:
——巨壩攔截龍羊峽以上13萬平方公里流域一年的流量,形成我國目前最大的人工湖,面積為393平方公里,約60萬畝;總庫容量為288億立方米,相當于我國最大湖泊青海湖的三分之一。
——樞紐最大下泄量為每秒8千立方米,4孔噴流猶如4龍吐水,4臺水輪機吞水排流,用128萬千瓦的功率,每年平均發(fā)電60億度,為開發(fā)大西北,并對華北地區(qū)的工農(nóng)業(yè)建設(shè)發(fā)揮巨大作用。
——大壩象個“音量開關(guān)”,可隨時調(diào)節(jié)供水。它與劉家峽水電站聯(lián)合運行,可增加灌溉面積1490多萬畝,凈增灌溉補水量85億立方米,凈增城市工業(yè)給水量4億7千立方米,并有防洪、防凌多種效益。
“高峽出平湖”,“當驚世界殊”!人們贊美這偉大的奇跡,更贊美創(chuàng)造奇跡的英雄兒女!在這缺氧27%的高原上,在這一年中有半年風雪嚴寒、80多天8級大風、飛沙彌漫的峽谷里,職工們忘我地拼搏苦戰(zhàn)。他們常常幾個星期不下火線,不分晝夜,困了和衣打個盹,餓了啃幾口干饃饃,力爭1985年第一臺機組如期發(fā)電。1981年9月連降大雨,上游的雨水匯成巨流,以每秒5570立方米的流量沖向龍羊峽圍堰和工地,亂石崩云,驚濤拍岸。英雄們無所畏懼,毫不退縮地戰(zhàn)洪水、護圍堰,終于戰(zhàn)勝了兩百多年未遇的洪水。在龍羊峽的角角落落,最活躍的是青年,全局1萬7千職工,28歲以下的青年8千多。兩年來,涌現(xiàn)出先進集體140多個,先進青年1千5百多名。在抗洪搶險中,第一個跳進刺骨激流保護大堰的,是青年馬海山。運雷管的汽車失火了,首先沖上去搶救的,是青年晏志軍。奮不顧身排啞炮,右胯骨嚴重骨折的韓永壽,在醫(yī)院醒來時,第一句話就是“我們義務(wù)加班100天,我還差10天……”在七八十米高的峽壁上鉆孔,14噸重的潛孔鉆一吼,天旋山搖,文靜靦腆的青年女鉆工劉生甫象一只翱翔的鷹。有次操作開關(guān)失靈,8米多長的鉆桿將車身頂出工作面,在將要機毀人亡的千鈞一發(fā)之際,她敏捷地爬上3米多高的操作室關(guān)掉開關(guān),避免了嚴重事故。
富有獻身精神的龍羊峽青年,把自己美好的青春獻給了制服黃河鎖龍頭的雄偉事業(yè)。(新華社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