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龍
1981年,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為紀念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出版200周年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活動,人們通過各種形式,表達對這位德國古典哲學奠基者的敬意。康德,1724年出生在東普魯士哥尼斯堡一個手工業(yè)堡大學,1746年畢業(yè)后當了9年家庭教師,1755年回母校任講師,1770年任教授,1804年逝世??档乱簧鷽]有離開過他的家鄉(xiāng),許多著名大學聘請他,都被拒絕。他為自己規(guī)定了嚴格的作息制度,起床、喝咖啡寫作、講學、吃飯、散步,一切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每天下午三點半鐘,他拿著藤手杖從家里出來散步,鄰居們以此對表。康德的日常生活異??贪澹裆顓s十分豐富而活躍。他試圖沖破傳統(tǒng)思想束縛,從浩渺的宇宙到人類理性,都予以批判和考察。
康德不僅是哲學家,而且是學識淵博的自然科學家。他在任教期間,除講授哲學外,還講授自然科學課程。自然地理這門學科就是他首創(chuàng)的。他講的人類學最受歡迎。他還開設數(shù)學、理論物理、自然律、力學、礦物學等課程。1755年,康德提出的太陽系起源于原始星云的假說,推翻了牛頓等17世紀自然科學家認為天體起源于上帝的陳腐觀念。恩格斯說,這是“從哥白尼以來天文學取得的最大進步”,在形而上學自然觀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
1770年,康德從自然科學轉向哲學的研究和著述,《純粹理性批判》就是這個期間完成的主要代表作。這本書和另兩部代表作《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的批判》,構成了康德的先驗唯心主義哲學體系?!都兇饫硇耘小肥强档禄?2年工夫,同時平均每周還要擔任14個小時課程的情況下完成的??档掳炎约旱恼軐W叫做“批判哲學”,不是指對某種書籍或某一體系進行批評,而是對于理性進行分析、判斷,即對人類認識的能力所達到的范圍進行考察。這是康德之前,不論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都沒有解決的問題??档掠X察到以往認識論的片面性,企圖把各派哲學綜合起來,創(chuàng)立一個沒有片面性弊病的認識論。盡管康德沒有完成這一任務,但是把認識論提到哲學的中心地位,的確是他的歷史功績。
康德哲學是當時軟弱的德國資產(chǎn)階級兩重性的理論表現(xiàn),它具有二元論的性質,企圖調和、折中對立的哲學派別。列寧說:“康德哲學的基本特征是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使二者妥協(xié),使各種相互對立的哲學派別結合在一個體系中。”康德標榜自己的哲學既區(qū)別于當時統(tǒng)治講壇的萊布尼茨—一沃爾夫的唯心主義唯理論,又區(qū)別于從唯心主義經(jīng)驗論演變而來的休謨的不可知論。他把前者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叫做獨斷論,把后者叫做懷疑論。其實調和、折中兩派的結果,并沒有跳出它們的圈子,這兩個派別正是康德哲學的來源??档屡泻涂疾斓摹凹兇饫硇浴保遣灰蕾囉谌魏谓?jīng)驗的理性,就是說,他離開認識過程抽象地考察人類的認識能力。這無異于又不下水,又硬要學游泳,必然將主觀同客觀截然對立,從二元論走向不可知論,走向主觀唯心主義。
《純粹理性批判》論述了人類認識能力的三種形式或三個階段:感性、知性、理性。關于感性,康德承認人的認識之外獨立存在著“自在之物”,它刺激感官引起感覺,才有感覺經(jīng)驗,這是康德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因素。但康德認為人的認識無法超越現(xiàn)象而達到“自在之物”,這就滑向了不可知論。關于知性,康德認為一切知識從經(jīng)驗開始,又不停留在經(jīng)驗上。但他否認自然規(guī)律是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客觀規(guī)律,而認為它們是人們主觀認識能力的產(chǎn)物,即所謂“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關于理性,康德揭示了認識中相對和絕對、有限和無限的矛盾,但又把它們截然對立。他認為理性在追求絕對的統(tǒng)一體,即靈魂、世界和上帝時,就必然陷于謬誤,因為這是信仰的地盤。
在康德哲學中,“自在之物”的唯物主義因素最終被神學取代。這位在自然科學領域向神學挑戰(zhàn)的斗士,卻在哲學上同神學妥協(xié),陷入了不可知論。但在人類的整個思想史上,康德開創(chuàng)的德國古典哲學有著巨大的貢獻,為辯證唯物主義的產(chǎn)生準備了寶貴的思想材料,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之一。這,也正是我們至今仍在紀念康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