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因
宋朝葉夢得的《石林詩話》,記載了蘇軾與文同的一些事跡。
書中談到,當(dāng)時黨爭激烈,文同是冷眼旁觀,從不表態(tài)。蘇軾卻??犊愒~,縱談國事,褒貶臧否,直抒胸臆。文同常常勸他嘴上安個站崗的,他不理這一套。后來終歸由于討人嫌,被趕出京城,貶往杭州。文同此時又一次規(guī)勸他說:“北客若來休問事,西湖雖好莫吟詩?!币餍援?dāng)啞巴,好歹莫開口。可是蘇軾偏不吸取什么禍從口出的教訓(xùn),照樣寫文作詩,大吐骨鯁。
蘇軾這個人,在王安石變法前,反對舊差役法。在王安石行新法后,他又認(rèn)為新的免役法有不少缺點。提意見,沒被采納。他就在執(zhí)行新法時“因法,以便民”。(見袁守定《圖民錄》)也即按自己對新法的解釋,“依法”做些對人民有利的事情。后來,舊黨重新掌權(quán),想盡廢新法時,他卻又認(rèn)為有的新法,如免役法還是“萬世之利”(見《鐵圍山叢談》),不該一律廢止;有的新法,“則應(yīng)參用所長”(《辯試館職策問
不知怎么搞的,我忽然想到,高爾基所謂“大寫的人”,孟夫子所謂有“浩然之氣”的人,似乎應(yīng)該都有類似的性格。具有這種性格的人,第一個特點是“真”,有真知、真情、真感;第二個特點是“敢”,敢于思考,敢于追求,敢于執(zhí)著。
在一般人看來,這種人真是何苦來哉!有一定才能,順風(fēng)行事,比如說,叫“造反”,就??础八娜藥汀毖凵?,拚命造老干部的反;叫解放思想,就估猜上面意圖來有板有眼地解放思想。不就可時時得手,處處逢源嗎?
但是,歷史上偏偏有人不在乎這個前車之鑒,于是,就不斷有硬骨頭之獄。硬骨頭之獄不完全同于文字獄。文字獄是筆頭子有拂上意惹來的災(zāi)禍。而硬骨頭之獄卻是由于圣上喜歡軟骨頭,而某些人的骨頭卻偏有一定硬度,不能屈從上意,因而獲罪的。
做硬骨頭,是自找倒霉。然而人類社會這個大廈,卻就靠這些硬骨頭支撐著;人類在黑暗中前進(jìn)時照明的火炬,就靠這些硬骨頭高舉著;人類前進(jìn)的道路,也就靠這些硬骨頭鋪墊著。
四害橫行時,許多人拿所謂“反面材料”作為正面材料朗讀,當(dāng)讀到周榮鑫等老同志不畏強(qiáng)暴,激昂高呼“舉著骨頭前進(jìn)”時,總是讀的人泣不成聲,聽的人淚如雨下。
于是,有“四五”運動。于是,有“四人幫”的垮臺。于是,有實事求是精神的發(fā)揚。于是,有實踐的節(jié)節(jié)勝利。
總有大批硬骨頭,這就是中華民族之所以為中華民族;這就是中國不會沒有希望,不會沒有光明前途的真正秘密所在。
祖國萬歲,因為硬骨頭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