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鸞 杜吉成
馮定同志似乎很強調(diào)要人們把個人生死問題同為人民服務(wù)聯(lián)系起來看。但是他是怎樣聯(lián)系起來看的呢?他說:“個人如果首先自己不能活,那么怎樣能夠為大眾服務(wù)呢?”革命戰(zhàn)士又是怎樣看這個問題呢?請看:
我們認為,為革命犧牲,就是為人民服務(wù)。拿我們的戰(zhàn)友杜鳳瑞同志在一九五八年十月十日在福建前線那次空戰(zhàn)來說,他雖然犧牲了,但掩護了同志,打下了兩架敵機,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勛。能夠說,杜風瑞同志的犧牲本身不是最大的為人民服務(wù)嗎?
然而,杜鳳瑞同志犧牲的價值還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杜鳳瑞同志的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思想品質(zhì)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這里,只談我們中隊的兩件事。
有一次,我們中隊長商建功同志在高空飛行,發(fā)動機突然停車了。地面的同志都為他捏一把汗。飛機在疾速往下掉,商建功同志開始有點緊張。但他想起杜鳳瑞同志在飛機受了重傷后,還那樣沉著勇敢,擊落一架敵機,便立刻冷靜下來,決心想辦法把戰(zhàn)鷹駕回來。說時遲,那時快,幾十秒鐘的功夫,當飛機從一萬多米的高空掉到五千米中空時,只聽得發(fā)動機“轟”地一聲響了起來,飛機又重新開動了!下來后,人們朝他說:“好險呀!”他說:“是啊,真要是掉下來,國家財產(chǎn)就要受到重大損失哩!”他完全忘記了個人的安危。
一個夏天,我們中隊和一個實力很強的兄弟部隊進行實兵對抗演習。第一次,打了個平局。當時,有的同志為我們慶幸,認為對方是個老部隊,實力很強,歷次對抗演習都是勝利者,初次上陣能打個平局,還不算個大勝利?可是,我們中隊的同志都難過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因為我們覺得:演習打平局,戰(zhàn)時就可能放走敵人而打敗仗??!我們想起杜鳳瑞同志平日為了集體事業(yè)嚴格要求自己的精神,決心克服困難爭取勝利。于是,日夜研究戰(zhàn)術(shù),苦練技術(shù)。當時機場上的溫度很高,我們身上起了許多痱子,熱得只喝水吃不下飯,晚上睡不著覺,但我們一刻也沒有停止苦練。終于在幾次對抗演習中,次次取得了勝利。
就這樣,幾年來,我們中隊三次被評為“四好中隊”。去年年終考核時,全中隊的同志百分之百地獲得“空中射擊能手”的稱號。
人死了,就不能為人民服務(wù)嗎?不。為革命事業(yè)而犧牲的人,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鼓舞著千百萬人去更好地為人民服務(wù)。杜鳳瑞同志是在祖國藍空中永遠閃耀著光芒的一顆紅星,他的光榮犧牲給我們每個飛行員照亮了前進的道路。一個杜鳳瑞犧牲了,千萬個杜鳳瑞式的英雄成長起來。烈士的革命精神永遠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我們每個人身上變成了巨大的物質(zhì)力量。它的價值難道能用斤兩來計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