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各報刊陸續(xù)介紹了一些中學畢業(yè)的知識青年參加農業(yè)生產勞動的先進事跡。例如:江西金溪縣雇農的兒子,一九五七年自愿回鄉(xiāng),在改造低產田等方面做出顯著成績,現(xiàn)任黨支部副書記的宋喜明;山東榮成縣革命烈士的女兒,兩年來一貫以公為先,克勤克儉,不忘過去,埋頭苦干的張惠英;湖北紅安縣貧農的兒子,堅決聽黨的話,刻苦鍛煉,關心集體,用自己的文化科學知識為農村服務的王敬璋;河北威縣中農的女兒,不求名,不問利,踏踏實實為集體辦好事,一心一意為群眾服務的戴秀穩(wěn);家住北京市的工程師的女兒,決心獻身農業(yè),自愿到河北寶坻縣落戶,人稱“特別姑娘”的侯雋;廣州市大學教授的兒子,落戶中山縣平沙農場,成為出色飼養(yǎng)員的陳嘉鯤;……等等。他們的先進思想和模范行動,受到當?shù)攸h委很高的評價,得到各界人士特別是當?shù)厝罕姷姆Q頌和傳揚。
在我們的國家里,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先進模范人物,決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孤立的現(xiàn)象。歷史的事實是:在每個時代里,在為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利益而斗爭的事業(yè)中,總是會涌現(xiàn)出走在斗爭前列的英雄模范人物。今天,我國青年和全國人民一起,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高舉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三面紅旗,全力以赴地從事著前人從未做過的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偉大事業(yè)。這就是新的先進模范人物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xiàn)出來的客觀時勢、時代背景和根本原因。
我們黨和毛主席從來主張知識分子要和工農相結合。民主革命時期,毛主席就號召革命知識分子熱情地到農村中去。他說:“中國廣大的革命知識分子應該覺悟到將自己和農民結合起來的必要。農民正需要他們,等待他們的援助。他們應該熱情地跑到農村中去,脫下學生裝,穿起粗布衣,不惜從任何小事情做起,在那里了解農民的要求,幫助農民覺悟起來,組織起來,為著完成中國民主革命中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即農村民主革命而奮斗?!保ā墩撀?lián)合政府》)全國解放以后,農村仍然是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戰(zhàn)線。一九五五年十二月,毛主席號召一切可以到農村中去工作的青年知識分子,“應當高興地到那里去。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為的?!保ā吨袊r村的社會主義高潮》按語)廣大知識青年熱烈響應了毛主席的號召,紛紛上山下鄉(xiāng)去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農村,建設祖國的邊疆。目前,一億農村青年中,具有高小畢業(yè)到高中畢業(yè)文化程度的,已有四千萬人以上。無論在哪個人民公社,或哪個農場、林場、牧場和漁場,都有被稱為“秀才”的生氣勃勃的年輕人,和廣大群眾一起,辛勤地創(chuàng)造著美好的未來。
知識青年參加農業(yè)勞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偉大的意義
這幾年來的事實表明,知識青年參加農業(yè)生產勞動,對于我國人民的革命事業(yè)和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長,有重大的作用和偉大的意義。
一、知識青年源源不斷地投入農村,直接為農業(yè)戰(zhàn)線補充了大批生力軍。人是生產力的最活躍因素。四千萬農村知識青年,已成為鞏固人民公社集體經(jīng)濟和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重要力量。
二、知識青年在繼承我國幾千年傳統(tǒng)農業(yè)技術遺產的基礎上,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加以科學的說明和總結,為我國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技術,進一步實現(xiàn)農業(yè)的技術改造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有個老農見大批知識青年回鄉(xiāng),就高興地口賦出一付對聯(lián):“喜后生能文能武,歌農業(yè)后繼有人”。
三、知識青年積極學習先進經(jīng)驗,熱心進行科學試驗,認真貫徹農業(yè)“八字憲法”。他們帶頭參加種試驗田,參加技術研究、土壤改良、良種選育、病蟲
害防治和工具改革等小組或專業(yè)隊,對農業(yè)增產作出了貢獻。
四、知識青年在農業(yè)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水利化方面發(fā)揮了先鋒作用。過去,農民常常說:機械化、電氣化,沒有文化不能化。”知識青年參加農業(yè)勞動,是農業(yè)生產上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的重要條件。目前全國的農業(yè)拖拉機手和各種機械手中,知識青年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許多知識青年幫助生產隊正確使用機械、電力、化肥、農藥,興修水利,合理灌溉,大大提高了農作物產量。
五、知識青年在辦好集體經(jīng)濟、改善經(jīng)營管理方面,是農村干部的得力助手。許多知識青年經(jīng)過實際斗爭鍛煉和考驗,取得了群眾信任,擔任了管理集體經(jīng)濟的各項工作?,F(xiàn)在農村的四千多萬名知識青年中,已經(jīng)有一千多萬人擔任了生產隊的會計、記工員、保管員等管理工作。許多人被社員稱為“好管家”、“鐵掌柜”、“放心會計”。
六、知識青年是提高農民文化水平的重要力量,是破除迷信、改變舊習俗的先鋒。他們在黨的領導下,舉辦民校、夜校,組織俱樂部、業(yè)余劇團、歌詠隊、球隊等,不僅提高了農民的文化水平,普及了科學知識,豐富了農村的業(yè)余生活,而且有利于克服農村中的迷信落后思想,有利于改變各種不良的習俗。社員們說:“這些年輕人不僅能干活,還為我們帶來了文化開了腦筋?!?/p>
七、知識青年踴躍參加農業(yè)生產的行動,說明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已成為光榮的、豪邁的事業(yè);是與幾千年來剝削階級的輕視體力勞動、輕視勞動人民的思想影響作徹底的決裂,是移風易俗的社會革命。
八、知識青年參加農業(yè)勞動,既從事腦力勞動,又從事體力勞動;同時又通過他們去提高農民的文化,使農民逐漸知識化。這就是為消滅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創(chuàng)造條件。
九、知識青年走上農業(yè)戰(zhàn)線,可以在階級斗爭、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中,逐漸樹立起鮮明的階級立場,培養(yǎng)起對貧下中農的階級感情和改變農村“一窮二白”面貌的革命思想,學到了真正有用的知識和技能。這就極為有利于把自己鍛煉成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的堅強的接班人。
十、知識青年回到農村,給農村團組織增添了新血液,他們中有些人原來就是共青團員,有的經(jīng)過一定的鍛煉,巳經(jīng)參加了共青團,是團的基層組織的活動分子。從而,加強了團的基層工作,豐富了團組織的活動內容。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越來越多的知識青年參加農業(yè)生產勞動,是我國文化教育日益普及提高的表現(xiàn),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不斷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從青年運動的發(fā)展來看,這是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知識青年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新發(fā)展。過去,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到農村去,是去幫助農民,支援農民,向農民做革命的啟蒙工作;而現(xiàn)在,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是去參加生產勞動。是進而把自己變成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新農民這不論從經(jīng)濟上、政治上或思想上。都不能不是一個具有偉大革命意義的運動。
知識青年參加農業(yè)勞動的偉大意義是十分明白的,也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很多家長識大體,顧大局,鼓勵和幫助自己的子女參加農業(yè)生產勞動。不僅世代務農的老農民家里有了有文化的新農民,不僅有不少的將軍、部長、市長送自己的兒女去當農民,而且“書香門第”的大學教授、工程師家中出了農民,一些講步的社會人士也高興讓自己的兒女去當農民。社會輿論也在開始變化。在師長們的教誨、家長們的鼓勵知親友們的贊許下,大批知識青年昂首闊步走向農村。
但是,今天在社會上和一部分青年中間,對知識青年參加農業(yè)生產勞動,也還有種種異議。說什么:“在泥巴圪拉堆里鉆進鉆出沒出息”?!白x了書的人去種地可惜”,“自古以來只有鄉(xiāng)下人進城找事做,哪有城里人下鄉(xiāng)的?”“讀書人下鄉(xiāng)勞動吃不消”,“有福不會享”等等??偲浞N種說法,無非是兩點:一是參加農業(yè)生產勞動沒出息沒前途,不應該去;二是農村太艱苦,不愿意去。
這是兩個什么性質的問題,應該怎樣對待呢?
認為讀了書,有了文化,就不應該參加體力勞動,特別不應該參加農業(yè)勞動,這是封建貴族的觀點,也是資產階級的觀點。過去,剝削階級為了永遠奴役勞動人民,他們把文化教育壟斷起來,對勞動人民實行愚民政策。他們鼓吹“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宣揚“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完全對立起來,使知識分子成為他們的統(tǒng)治勞動人民的工具。與此截然相反,我們無產階級則從來認為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的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勞動人民是社會的真正主人;一切文化歸根到底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知識分子是勞動人民哺養(yǎng)的,應該為勞動人民服務。由于這些根本觀點的對立,一切剝削階級和我們無產階級對“出息”“前途”也就有根本不同的看法。剝削階級從來認為,那些經(jīng)過,“十年寒窗,一舉成名”,騎在勞動人民頭上,為統(tǒng)治階級效勞的人,才是有“出息”、有“前途”的人。
而我們無產階級從來認為,知識分子只有為勞動人民服務,為革命事業(yè)效勞。才是最有出息最有前途的。農村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第一線,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地方。自愿地下鄉(xiāng)上山去參加農業(yè)建設,就是自覺的革命行動。怎么能說參加農業(yè)生產勞動“沒出息”、“沒前途”呢?由此可見,對于知識青年應不應該參加農業(yè)生產勞動的不同的看法,是反映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兩種不同的世界觀的斗爭。因此,知識青年參加農業(yè)生產勞動是一個深刻的思想革命。今天,有遠見的知識青年,聽從黨的教導,勇敢地沖破舊思想的抵抗,帶頭參加農業(yè)生產勞動,就是自覺地進行思想革命,就是用實際行動推動這個思想革命運動的前進。
目前,農村的勞動條件和生活條件確實還比較艱苦。但是,我們知道,凡是革命最需要我們去的地方,往往是條件差、困難多的地方。有志于革命的人是不怕困難,不畏艱苦的,他們總是自覺地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同時,毛主席說過,“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識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 意并且實行和工農民眾相結合。”(《五四運動毛主席的這一指示,仍然是今天我們教育培養(yǎng)和改造知識青年的根本方針。因此,知識青年要不要到條件差、困難多的農村參加生產勞動,就涉及到要不要到革命最需要的地方去,涉及到要不要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問題,涉及到怎樣培養(yǎng)無產階級革命接班人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存在著兩條不同的路線:一條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一條是現(xiàn)代修正主義的路線。現(xiàn)代修正主義者用資產階級思想毒害青年。他們宣揚個人利益是社會主義的最高原則,說什么青年時代是美酒和愛情的時代,用個人名利引誘青年脫離勞動人民,脫離革命道路。他們極力使青年變成不問政治,胸無大志,追求享受,逃避斗爭,唯利是圖,目光短淺的個人主義者,充當資本主義復辟的馬前卒。因而他們反對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為農民群眾服務。與此相反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是要教育青年,代以革命利益為最高利益,要求青年們到最困難的地方去,承擔最艱苦的革命任務;要求知識分子為勞動人民服務,使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日益結合。農村是今天最需要革命的地方,也是最艱苦的地方。知識青年走上農業(yè)戰(zhàn)線,實行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經(jīng)受階級斗爭、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三大革命運動的鍛煉,逐漸樹立起階級觀點、群眾觀點、勞動觀點、集體主義觀點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才能有效地抵制資產階級思想侵蝕和現(xiàn)代修正主義思想影響,永遠不脫離勞動人民,永遠不忘記革命。這是青年健康成長的正確道路,是培養(yǎng)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接班人的正確道路。堅持這條道路,我國就可以具備一個免除資本主義復辟危險的重要條件。廣大青年在黨的教導下,自覺地投入農業(yè)生產勞動,就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有力地反擊現(xiàn)代修正主義,表現(xiàn)了我國青年在革命道路上前進的決心和意志。
知識青年從學校到農村,要樹立起
鍛煉和改造自己的明確方向和目標
社會主義時代成長起來的一代新農民,應該有明確的革命方向和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有一定的文化科學知識和基本生產技能或某些專長,有聯(lián)系群眾和艱苦樸素的作風,有集體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的道德品質。農村知識青年只有朝著這個目標進行鍛煉和改造,才能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斗爭中發(fā)揮作用,才能使自己健康地成長。
這幾年已有的經(jīng)驗說明,從學生變成為新式農民,一般地需要解決三個問題。首先,要解決愿不愿去農村參加生產勞動的問題。也就是要克服那些認為參加農業(yè)勞動“沒前途”、“沒出息”、“大材小用”“沒什么可學”以及怕艱苦等不正確思想,正確認識參加農業(yè)生產勞動的偉大意義,提高對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責任感,樹立獻身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決心,然后,才能戰(zhàn)勝一切阻礙,英勇地投身到農業(yè)戰(zhàn)線上去。其次,到農村后的一個時期內,要經(jīng)受住考驗,解決安下心來站住腳跟的問題。最主要的,要經(jīng)受住艱苦的體力勞動,盡快地掌握生產勞動的基本技能,習慣于農村生活,處理好與群眾的關系。經(jīng)受住了這個階段的考驗,就能鞏固參加農業(yè)生產勞動的決心,樹立在農村干一輩子的思想。再次,就是要虛心向農民群眾學習,并同農民群眾一起,應用自己的知識和專長,在改造社會和改造自然的斗爭中發(fā)揮作用,做出成績。
上述三個問題的解決,不是截然分開,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補充的。每個青年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因而在解決上述三個問題時,都不能不有自己的特點。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從那些先進模范人物的成長過程中,找到某些共同的經(jīng)驗。
他們的共同經(jīng)驗之一,就是要樹立偉大的目標,才能產生偉大的毅力。上海的高中畢業(yè)生浦錦文,他所以能在農村堅持勞動并作出成績,主要是因為他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雄心壯志。和他一起到農村落戶的有好幾個同學,經(jīng)過八個多月,有些人要去考大學。究其原因,有的人是覺得勞動太苦,也有的人覺得搞不出什么“名堂”,沒有出頭之日。但浦錦文卻這樣想:“青年都嫌農村生活苦,都想離開農村,那么社會主義就光靠老伯伯老媽媽去建設嗎?”“一個人搞出名堂,不算出頭之日,六億五千萬人搞出名堂,才是真正的出頭之日。”“黨要求我們用實際行動把這面新農民的旗子插到農村中去,現(xiàn)在這旗子剛剛舉起來,風稍微吹了一吹,就撐不住了。如果刮起十二級臺風,面臨更艱巨的考驗,是不是把革命的旗幟收下來呢?!”浦錦文用自己的行動回答:不能!他堅持在農村戰(zhàn)斗已經(jīng)六年了,入了黨,現(xiàn)在還擔任著生產大隊的黨支書工作。
問題就是這樣明顯地擺著:是戰(zhàn)勝困難,還是逃避困難;是準備吃苦,還是貪圖享受;是自己創(chuàng)造條件,還是讓別人給安排好。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決定于我們是否有革命理想和革命精神。只要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雄心壯志,有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一切困難都阻擋不了我們前進。在河北寶坻縣勞動的邢燕子、候雋對此作出了很好的回答。邢燕子在一九五八年回鄉(xiāng)后,連續(xù)兩年遇到水災;候雋在落戶的第一年,也遇到一場大水把莊稼淹了。但是她們想,自己到農村是來革命的,是來改變農村“一窮二白”面貌的,怎么能夠在困難面前退卻呢?!在黨的教育下,她們堅定地和群眾一起用自己的雙手戰(zhàn)勝了困難。這就是革命理想和革命精神的勝利。
他們的共同經(jīng)驗之二,就是要勇于挑重擔子,有一股子事事走在前頭的干革命的“傻”勁。沒有這股子“傻”勁,就不能成為鋼鐵戰(zhàn)士。廣西武宣縣有個下鄉(xiāng)的高中生,名叫羅麗珍,人家稱她為“愛管閑事”的“傻妹仔”。其實她一點也不傻,管的都不是閑事。在插秧時,當她看到秧苗供不上,很多人都站著等的時候,她就拿起扁擔去挑;當別人怕去干苦活時,她挺身而出;當工分賬不清楚時,她就幫助記工員整理;當社里的石灰要被雨淋的時候,她首先帶頭蓋上……。羅麗珍的這種急公好義的行動,受到了群眾的好評;而她自己,不論是在體力上、生產技能上、思想覺悟上,也都得到了更多的鍛煉和提高。
最好的軍隊是從打最艱苦的仗中訓練出來的,最好的鋼材是在高溫高壓下錘煉出來的。一個知識青年,也只有在挑重擔子、做艱苦的工作中鍛煉,才能成為堅強的革命戰(zhàn)士。毛主席說:“艱苦的工作就像擔子,擺在我們的面前,看我們敢不敢承擔。擔子有輕有重。有的人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已揀輕的挑。這就不是好的態(tài)度。有的同志不是這樣,享受讓給人家,擔子揀重的挑,吃苦在別人前頭,享受在別人后頭。這樣的同志就是好同志。這種共產主義者的精神,我們都要學習?!保ā蛾P于重慶談判》)毛主席的這一教導,應該成為我們所有下鄉(xiāng)知識青年的座右銘。
他們的共同經(jīng)驗之三,就是要放下架子,虛心學習。有了一些文化知識的青年,在參加農業(yè)生產后,一方面要把以前學的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使之成為真正有用的知識;另一方面還要在實踐中向群眾學習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使自己既懂得政治,又有各種生產技能,成為又紅又專的人材。
我國農業(yè)生產已經(jīng)有幾千年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這些寶貴的經(jīng)驗在老一輩農民手上,他們常常只能在實踐的過程中陸續(xù)傳授,往往不能有條有理地講出來。這就要求我們知識青年放下架子,虛心請教,處處留心,事事用心,遇事多想一想,多問一問。在實踐中學習一切有用的知識,都需要這種老老實實的學習態(tài)度。沒有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和本領的。
在學習老農經(jīng)驗的同時,還必須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別地的先進經(jīng)驗,并把它們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到本地區(qū)的生產中去。江西的高中畢業(yè)生宋喜明,總結了本地群眾的經(jīng)驗,應用先進的科學知識,成功地改造了低產田;廣東的高中畢業(yè)生陳嘉鯤,注意向老農學習養(yǎng)奶牛的經(jīng)驗,參照別地的先進經(jīng)驗,改進了飼養(yǎng)方法,使產奶量大大上升;陜西的高中畢業(yè)生韓志剛,既請老農作參謀,又爭取大學教授的指導,使原來要減產的小麥獲得了豐收。這些事實清楚地說明:知識青年在學習農業(yè)技術方面,必須把繼承已有的經(jīng)驗和學習新的科學知識結合起來,并加以整理和提高,才能為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作出貢獻,這同時也是真正掌握有用的知識的基本道路。
他們的共同經(jīng)驗之四,就是要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自覺地改造主觀世界,逐步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影響,樹立無產階級世界觀。毛主席說:“為了充分適應新社會的需要,為了同工人農民團結一致,知識分子必須繼續(xù)改造自己,逐步地拋棄資產階級的世界觀而樹立無產階級的、共產主義的世界觀。”(《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人們在前進的道路上,思想斗爭是不可避免的。農村知識青年的成長是一個“興無滅資”的過程,每向前邁進一步,總是要經(jīng)過斗爭的。誰能自覺地注意克服資產階級思想影響,培養(yǎng)無產階級思想,誰就能進步得快。廣西百色縣的黃三妹,高中畢業(yè)后自愿到農村參加勞動。開始時,她到街上母校去挑糞,臉紅心跳,躲躲閃閃,怕碰上老師,看見老同學也裝著沒看見,干了一天像受了一天罪。晚上,她想起白天的事,思想展開了斗爭:“三妹呀三妹,挑大糞也怕人譏笑,還說什么熱愛農村,熱愛勞動!”“挑大糞,多打糧,這是光榮的事,你害什么羞?”“其實也沒有哪個譏笑過你,還
不是你的資產階級思想在作怪嗎?”她終于取得了思想斗爭的勝利,克服了挑大糞羞見人的思想,再上街挑糞時,昂首闊步,完全是另一種心情了。黃三妹在短短的兩年中進步很快,被群眾評為“五好青年”。
在改造世界觀的問題上,要特別注意樹立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觀點,學會運用階級分析的方法看問題。如果不注意這個最根本的方面,就永遠不能成為真正的無產階級的革命戰(zhàn)士。要堅決執(zhí)行黨的階級路線,依靠貧下中農,維護他們的利益;永遠堅定地同他們一起,同一切企圖進行封建復辟、資本主義復辟的地富反壞分子作堅決的斗爭,同一切自發(fā)的資本主義勢力作斗爭。對一切損害貧下中農利益、危害集體經(jīng)濟鞏固的歪風邪氣,都要與之作堅決的斗爭;而一切有利于貧下中農利益的事就帶頭實行,一切有利于鞏固集體經(jīng)濟的事就帶頭去干。
一個剛從學校出來的知識青年,如果能夠堅決聽黨的話,自覺地認識到這個鍛煉成長的過程,并有明確的目標,有堅定不移的決心,有正確的方法,在黨的教育和培養(yǎng)下,一定能夠比較快地鍛煉和改造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新農民。
農村基層組織擔負著教育和改造知識青年的光榮任務
農村黨組織是農村知識青年的領路人、園丁和老師。黨的支部書記、生產隊長和老一輩農民首先是老貧農、下中農,對農村知識青年的成長,都付出了心血和精力。我們希望他們今后更好地關懷青年一代的成長。
共青團組織直接擔負著教育培養(yǎng)青年的光榮任務?,F(xiàn)在農村中有了這么多的知識青年,他們一般占到青年總數(shù)的百分之四十左右,有些地方還要更多一些;在一些國營農場、林場、漁場中比例更大。我們還要準備迎接更多的知識青年回鄉(xiāng)下鄉(xiāng)。團的工作必須適應這個新的情況,切實當好黨的助手。
知識青年一般比較熱情,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但也有很多缺點和弱點。有些知識青年剛走上農業(yè)戰(zhàn)線時,像一根幼苗一樣需要細心的照顧,有些從小在城市長大的青年,第一次離開自己的父母去獨立生活,尤其需要熱情的關懷。很多基層干部和團的組織能夠正確看到這一點,熱情地歡迎他們,關心他們的勞動和生活;同時也能注意他們思想上的一些缺點,進行嚴格而又耐心的教育。絕大多數(shù)知識青年,能夠接受基層干部的領導和教育,在實際斗爭中鍛煉成長。上海的姑娘們、小伙子們已在江西的大茅山落戶了,在新疆的墾殖農場生根了,在湖北的洪湖旁開花了,在北大荒結果了,……這就是很好的證明。
在關心和教育知識青年的工作中,首先要注意他們政治上的成長。要引導他們關心和積極參加階級斗爭。既要使他們了解階級斗爭的歷史,又要使他們清醒地看到當前階級斗爭的形勢,使他們在斗爭的實踐中接受具體深刻的階級教育。只有提高他們的階級覺悟,激發(fā)起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他們才能更加熱愛農村,熱愛勞動,自覺地為農村的革命和建設而奮斗。
在教育培養(yǎng)知識青年成長的過程中,也要充分注意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毛主席說:“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他們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在社會主義時代尤其是這樣。希望各地的黨組織,協(xié)同青年團組織,注意研究如何特別發(fā)揮青年人的力量,不要將他們一般看待,抹煞了他們的特點?!保ā吨袊r村的社會主義高潮》按語)農村基層組織要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去了解青年,研究青年,教育青年,幫助青年成長;要傾聽他們的意見,熱情支持他們進行各種有益的活動,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智慧和力量。
同時,也還要注意他們的勞動技能和生產知識的增長,給他們創(chuàng)造繼續(xù)提高文化科學知識的條件。還要關心他們的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滿足他們開展文化娛樂活動的要求,注意他們的身體健康。
在回鄉(xiāng)參加農業(yè)生產的知識青年中,有一部分出身于地主、富農家庭。我們要按照黨的政策原則,正確對待他們。地富出身的知識青年,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剝削階級的思想影響,同貧下中農的子女是有區(qū)別的。不看到這種區(qū)別是不對的。但是,在土改以前,他們的年齡還小,并沒有直接參與剝削,不是剝削分子。因此不能把他們同地主富農分子一樣看待。不區(qū)別這點也是不對的。同時,他們在我們的學校中接受了比較長期的教育,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是要求進步的。只要我們按照黨的政策原則,加強對他們的工作,他們是能夠鍛煉和改造成為一個有社會主義覺悟的勞動者的。因此,我們一方面要加強對他們的政治思想工作,幫助他們和家庭劃清界限,要求他們在斗爭中站穩(wěn)無產階級立場,逐步肅清剝削階級的思想影響,做無產階級事業(yè)的接班人,不要做剝削階級的繼承人;另一方面,也要合理安排他們的勞動和工作,注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幫助他們?yōu)楦锩徒ㄔO作出貢獻。
知識青年勞動化,是我國青年的一個艱巨的光榮任務,也是我們工作中的一個新課題。我們大家一定要重視這個任務,做好這項工作,促使我們這一代青年更迅速更健康地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