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名華
在洛陽中洲路上有一個普通的衛(wèi)生院,由于大鬧技術革命威績顯著,去年曾開過一次展覽會,全洛陽市各界的人都來參觀。在這個原來設備極簡陋的醫(yī)院里,人們可以看見各種土法制造的新式電動的醫(yī)療器械,如恒溫箱、紅外線、經(jīng)血探測器、立體電鉆、電動四灣車、小兒保溫床、電推納器、烘干箱、輻射熱、光熱治療床、針灸定時鐘等60多種器械。
更使人吃驚的是創(chuàng)造這樣高級醫(yī)療器械的人,他們之中除少數(shù)中壯年大夫而外,大都是年齡20歲左右,小學文化程度的初級護理員、護士、徒工。
“羽毛飛上天,徒工能成仙”。新中國一代的青年,在黨的培養(yǎng)下就能創(chuàng)造奇跡,這不是偶然的事情。
醫(yī)院能不能搞技術革新?
洛北衛(wèi)生院是1958年11月,在六個門診部聯(lián)合診所的基礎上建立的。共設有八個門診部和一個直屬住院處。當時的情況是:資金缺乏,設備條件差、技術力量薄弱。全院雖有職工和醫(yī)務人員共150人,但僅有醫(yī)師4人,醫(yī)士29人,護士3人,其余的都是初級護理員;設備條件很差,整個衛(wèi)生院只有三架顯微鏡,一個治療臺和15張簡易病床。因此1959年上半年,業(yè)務開展以后,日益感到醫(yī)療設備缺乏的困難。院領導方面曾派出兩路采購人員到鄭州、開封、廣州、武漢、上海等地去購買器械,花了不少的路費,只買回一個經(jīng)絡探測器,由于大家都不會掌握這個精密器械的技術,也不能使用。經(jīng)過黨支部研究,認為要改善醫(yī)療條件,只有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去年五月間第一次號召全院職工醫(yī)務人員大搞技術革命。
運動剛開始,大部分醫(yī)務人員思想不通:“技術革命一向是工廠的事,醫(yī)院是看病的單位,怎么革法?”青年徒工、護士、護理員說:“咱一無文化水平,二不懂技術,叫咱咋革新?”職工說,“大醫(yī)院可搞技術革命,咱們小醫(yī)院沒有材料無法搞?!?/p>
黨支部了解這樣的情況,為了解決大家的思想問題,組織全院人員展開專題辯論,如“沒有文化技術,能不能搞技術革命?”“工廠能搞,醫(yī)院能不能搞?”“大醫(yī)院能搞,小醫(yī)院能不能搞?”使大家初步明確了處處有竅門、行行能革新,刻苦學習就能提高文化技術水平。
雖然如此,大多數(shù)人思想仍然存在一難二低三怕的問題,認為“搞技術革新難”,“文化程度低,業(yè)務水平低”,“怕搞革新沒有材料,怕搞革新沒有技術,怕革新不成丟人”,因此普遍信心不足,口號提得多,實際行動少。黨支部決定用實際例子,進一步幫助大家解放思想,就選定牙科三個青年作為突破技術革新第一關的標兵。
三個好朋友,攜手搞革新
劉西平、焦豹子、郭清海三個小伙子是好朋友,他們都是20歲左右的牙科學工、高小文化程度。今年三月內(nèi),三個人跑到市二醫(yī)院去參觀。看見人家都是最新式電動化醫(yī)療器械,最使他們羨慕的是電動牙車,干活的時候,又快又靈巧,一點不累人,
“咱們能有架電動車子才好?。 眲⑽髌绞紫认氲阶约河玫哪_踏牙車,體力勞動很重,工作效率還不高,不禁從內(nèi)心發(fā)出了慨嘆。
黨支部號召技術革新以后,劉西平首先心動了。他和兩個朋友商量能不能自己做個立體電鉆?“要做首先得解決電動問題,馬達從那里來?”三個人一想難住了。黨支部書記溫長云早聽說他們想搞電鉆,親自來動員他們。
“小伙子們,咋不干起來?”
“有困難。”溫支書說有什么困難,盡管提。三個人異口同聲地說,“咱們不懂電工、不懂金工,沒有馬達,沒有材料……”
“青年人嘛,不懂可以學習,沒有材料難道不能找代用品,問題是要有決心干起來,遇見困難,黨幫你們解決?!睖刂脑捰肋h是那么樂觀,有辦法,給了小伙子們很大的鼓舞。從此他們就認真鉆研起來。三個人定下規(guī)矩,“星期六不看電影,星期日不休息,平時的一切業(yè)余時間全部拿出來搞革新!”三個人總算湊合著設計了一個草圖,緊接著就遇見了大難題,沒有馬達,找什么代用品?劉西平機靈地一轉(zhuǎn)腦袋,想起了電風扇,撤出幾匹葉子,把皮帶套在中軸上,不是可以用電轉(zhuǎn)動起來?他們征得領導的同意以后,馬上把電風扇拿來試驗,電扇倒是可以轉(zhuǎn),可是轉(zhuǎn)速很慢,每分鐘只有120轉(zhuǎn),人家用馬達可達到7200轉(zhuǎn),相差太遠了,不行!
“唉,咱們這號人什么都不懂,咋能搞電鉆?”三個人氣餒起來。黨支部溫書記知道這情況后說:“小伙子們泄氣了,咱們開個會,共同合計一下。”
開會時,大家都說說自己的意見,你一言,我一語,湊到小半夜,果然找到一個好辦法,把風扇的中軸上再加一個粗軸,用皮帶帶動輪子不是可以增加十倍的速度了嗎?達到1200轉(zhuǎn)的時候,初步能使用電力了。
這個難關剛解決,又出現(xiàn)了新的難題,原來電風扇是倒轉(zhuǎn),而牙車電鉆卻需要順轉(zhuǎn)。這怎么辦?三個人吃完飯后,就圍住電扇垛子,卻想不出好辦法……這一天,幾個人你望著我,我望著你,愁得發(fā)呆,忽然,郭清海的眼睛翻了兩翻,雙手一拍說:“有了,十年前我賣煙卷的時候,在卷煙廠看見卷煙機器上的皮帶交叉地套在輸子上,倒轉(zhuǎn)可以變順轉(zhuǎn),順轉(zhuǎn)可以變倒轉(zhuǎn)……”三個人一下子破啼為笑,驅(qū)散了滿天的黑云。
既然電動問題解決了,下面的活就好干了吧,不,他們的確什么材料都沒有,做立體電鉆要用鋼管的車身,他們好容易在廢料堆里找到一根粗鋼管子,卻又太長,必須鋸掉一大截,又沒有鋼鋸。劉西平拿一把銼刀來銼?!皕i!zi!”他使勁地銼了幾十下,因用力過度,臉蹩得通紅,等他拿開銼刀一看,在鋼管上只畫上了幾條淺淺的痕跡!“這銼到那一年去?”劉西平把銼刀一摔,失望地搖搖頭。但是一想到立體電鉆已經(jīng)成功了十分之八、九,難道這么點困難就半途而廢?他們又不甘心,焦豹子撿超銼刀來又干,兩個鐘頭以后,他的手掌磨紅了,衣袖也擦破了。郭清海一把搶過銼刀來干。三個人就這樣輪流著銼,他們的汗一滴一滴地掉在地上,兩交胳膊酸痛得好像不是自己的了。三個人就這樣銼了一天一夜,終于把鋼管截成兩節(jié),又找到一些廢鋼絲和橡膠做零件,立體電鉆做成功了,提高工效5倍,給國家節(jié)約1000元。這以后,他們又用同樣的原理制造了一個三用磨光機。他們的事跡感動了老大夫陳光華,也學習他們克服困難的精神,創(chuàng)造了兩用四灣車。由于這幾件器械的改革,使整個牙科的工作基本上可以實現(xiàn)電動化機械化,把大部分工作人員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下解放出來,并提高工作效率3至5倍。
黨支部組織全體醫(yī)務人員、職工到牙科門診部開現(xiàn)場會,院方送來第一面技術革新的紅旗,并由劉西平等三人介紹他們的革新經(jīng)驗,這經(jīng)驗被他們歸納成為四句話:“沒有技術多動腦,沒有工具手最巧,沒有時間不休息、沒有材料廢料堆里找?!睘榱耸惯\動深入開展接著他們又向全院職工醫(yī)務人員、揭起了戰(zhàn)表,這戰(zhàn)表用順口溜編成:
躍進的號角響亮,我們斗志昂揚,
鼓足了沖天干勁,創(chuàng)奇跡和雷公較量,
擊戰(zhàn)鼓咚、咚、咚,吹號角嗚、嗚、嗚,
英雄勒馬待出征,是那家當了先鋒,
催戰(zhàn)馬來到各營,大吼一聲,是那個敢把戰(zhàn)應!
治療部門能不能搞革新?
各門診部都不甘示弱,紛紛應戰(zhàn),技術革新逐漸推開了,許多人躍躍欲試要超牙科,奪紅旗。但是治療部門有些人卻仍然有保守思想,他們又找到新的借口:“牙科的工作本來就是用機械嘛,任務單純,可以搞革新,咱們看病,憑手把脈,開藥方,怎么搞革新?”因此要使運動真正全面深入開展起來,還要進一步解決這樣的思想問題:“牙科可以搞革新,治療部門可不可以搞革新?”
黨支部決定突破第一門診部。
在黨的鼓舞幫助下,團支部書記青年護理員郭玉華起了帶頭作用。
郭玉華幾個月以前,當他參觀一些大廠的醫(yī)院時,發(fā)現(xiàn)人家都有什么幅射熱、經(jīng)絡探測器配合治療,療效很快,他聯(lián)想到自己門診部病人那么多,兩個針灸大夫忙不過來,不能用電來配合治療疾病,是多么大的損失??!黨號召技術革命他就想從這里學習鉆研,想把針灸治病用電療裝配起來。但他一想到,搞什么幅射熱也好,經(jīng)絡探測器也好,都必須精通電學,自己小學文化程度,昨能搞得成?大張旗鼓哄出去,弄不出來多么丟人!所以他雖然有這個愿望,總存在心里,不敢積極行動起來。黨支部書記和門診部主任都找他談過話,鼓勵他大膽地干。
郭玉華和黨支書談話出來,心想:“黨和行政領導都這樣支持我,鼓勵我,為了什么?還不是想使醫(yī)院業(yè)務來個躍進,多治病人,多給國家服務,加速社會主義建設。為什么還要個人患得患失呢?”因此,他決心不辜負黨的希望。
他想,搞電療器,必須先學習電的知識、過去他向人家學過接電線,這當然很不夠。于是他定時到新華書店去閱讀一些有關電工的通俗小冊子,不懂的地方就記下來,遇著時機找人問。慢慢地他摸到一點門兒,知道怎樣接線可以不觸電了。頭一件創(chuàng)造他就搞一個幅射熱,為了弄清這個器械的各部構造,他跑到市二醫(yī)院、拖拉機廠醫(yī)院、澗四醫(yī)院、和部隊的醫(yī)院去看,每次去的時候他又不好意思問別人,就偷偷地把幅射熱的尺碼量下來,又逐步摸索它的構造,照這樣跑了六、七趟,心里才有個譜兒,自己先干起來。
他想請人幫他造一個馬鞍型的幅射熱外殼,跑了五六家木工廠,誰知那些木工聽說他要做什么幅射熱,馬上搖頭說:“這個我們干不來,人家幅射熱都是外國進口貨,那外殼要用囫圇木頭來挖,而且是上等好料才行。”人們都不肯承當他的定貨,他心里有些泄氣了,第一關都突不破,以后怎么辦?“好,你們都說不能做,我自己來!”人家說要用囫圇木頭他沒有,他就用一個破藥箱,把木板截成小片片,然后用硬紙殼捏成馬鞍型,把小木片一塊一塊地拼起來,又用皮灰膠住,把幅射熱的外殼做成功了,這次的成功對他的教育作用很大,他想:“原來搞這玩藝兒并沒有那么神秘呀,連木工都怕做的活兒,我這個外行,真正動點腦筋也搞成功了?!睆拇怂辛诵判?,膽子也大了,沒有材料不像過去那么著慌,盡量找代用品,技術知識不夠就多試幾次,翻翻書,慢慢地對于接電線的技術他很熟悉了,很快地就做成功一個幅射熱。
針灸大夫有了輻射熱以后,治病效率提高得很快,大家都稱贊他。有一次,幾位大夫正在那里議論幅射熱,有一位劉大夫說:“幅射熱的效果這么好,依我看,還可以搞個幅射床,應用治病的范圍可以更廣,更有效,而且治病的人不受痛苦。”劉大夫偶然一句話,郭玉華卻記在心里,于是他征得技術革新小組的同意,就利用幅射熱的原理來做光熱治療床。當他開始做的時候,有些大夫?qū)χ委煷灿胁煌庖姡麄冋f:“這是瞎胡鬧,書上和醫(yī)院里都沒見過這種東西,要是有這種床的話,還等你來造?”郭玉華聽到這些議論,心里有些苦惱,他想:“將來搞出來,大夫們都不肯用,怎么辦?”技術革新小組的同志經(jīng)過再三研究,肯定光熱治療床的用途范圍超過幅射熱,鼓勵他堅持干下去,向他說:“別人沒有的,咱們難道不能有?試試看嘛,失敗了也沒有關系?!惫袢A因搞幅射熱有了技術,光熱治療床很快就制成功了。據(jù)針灸徐大夫初步試用一個多月以后,證明光熱治療床配合針灸對于治療關節(jié)炎、虛脫、休克、風濕性疾病、麻痹、產(chǎn)婦保溫、喘氣等多種疾病都有很高的療效、徐大夫原來是不相信這種床的,他說:“想不到這個床真管用,尤其是對于怕打針吃藥的老弱病人,治病毫無痛苦,最受病人歡迎?!?/p>
在制造各種電療器的基礎上,他又用土法創(chuàng)造出一種經(jīng)血探測器,這種器械,可用電力尋找針灸穴位,又快又準確,因此可以使業(yè)務不熟練的護理員幫助大夫多給病人治病,提高工作效率很多。
突破一點,全面開花
郭玉華連續(xù)幾次技術革新,都是旗開得勝,把懸掛在牙科的流動紅旗奪過來了。黨支部立即推廣他的經(jīng)驗,全院各門診部都轟動起來,過去認為治療部門不能搞革新的人都自動檢查自己思想保守,現(xiàn)在大家都躍躍欲試,中壯年大夫也自稱為老黃忠,不甘向青年示弱,要急起直追。陳福荷大夫自制一種紅外線,既能消炎又可治神經(jīng)疼。院直屬門診部姚超凡大夫說:“人家護理員都有本領搞革新,咱怎么不能搞?”他犧牲幾天的休息時間,試制成功自動調(diào)節(jié)溫度的恒溫箱、干燥箱、電動推納器。學徒工葉澤民過去不安心工作,在技術革新運動中受到了教育,也積極鉆研業(yè)務,創(chuàng)造了杏仁剝殼機,提高效率100倍。
護士孔作也想從藥品方面打開一個缺口。他想到自己搞門診工作以來,痢疾病人最多,既費錢,病人也痛苦,他發(fā)現(xiàn)中藥白頭翁治痢疾有特效,就鉆研中醫(yī)原理,看中醫(yī)雜志、書籍,終于用中藥配成四靈丸,治療痢疾達到很高的療效,使病人的經(jīng)濟負擔從10元降低到4角,住院時間由四天改成兩天即可痊愈。后來他又繼續(xù)配制多種藥品,現(xiàn)正在試驗中,一般效果比較良好。
洛北衛(wèi)生院半年來,實現(xiàn)和提出技術革新總成績有700多項,給國家節(jié)約資金一萬七千元,各門診部都添置了很多最新式醫(yī)療器械設備,這僅是物質(zhì)方面的收獲。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收獲,現(xiàn)在自卑感,一難二怕三低的問題是沒有了,廣大職工醫(yī)務人員政治熱情高漲,人人渾身是勁,個個斗志昂揚,干勁沖天,他們要用“武松井陽崗打虎之力,孫悟空鬧天宮之勢,趙云長板坡之勇,諸葛亮燒赤壁之智”,繼續(xù)深入技術革新運動。
他們把自己的雄心大志編成順口溜:
拿天上的云,傲我們的紙,
長白山的原始森林做我們的筆,
遼闊廣大的海洋做墨水,
我們舉動巨筆用盡墨水,
波浪沖天寫上紙,
讓筆尖吐出我們赤心語言,
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