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關于“為什么進步不快?”的問題討論(上期因慶祝建國十周年,篇幅有限,暫停了一期)已經進行了三期。在這段時期中,我們收到大量來稿。在這些來稿中,很多同志都對什么是進步的問題提出了較全面的看法,并指出在今天的環(huán)境下,一個人進步的快慢主要取決于自己主觀的努力。但也有一部分同志對什么是進步的問題還各說不一,有不同的理解。一些同志也同意李志同志的意見,舉出了不少的理由和例證來說明今天有的人進步不快,決定關鍵還是在于個人所處的客觀環(huán)境不好。怎樣才算是有了進步呢?應該怎樣理解客觀環(huán)境對我們的影響?我們今天應該怎樣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求得更大的進步呢?這的確是應該繼續(xù)深入討論清楚的,所以我們本期將部分讀者在來信中所反映的一些值得討論的意見分類摘要集中發(fā)表于下,希讀者進一步展開討論。
——編者
(一)什么是進步?
一些讀者對這個問題有所爭論:有的認為進步與否主要看一個人的政治思想,但有的認為進步與否主要看一個人的職位高低。如北京何光先同志來信說:我有兩個同學,一個姓張、一個姓王,他們出學校后都參加了地方工作,而且同在一個縣人民委員會。十年來,他們在黨和團組織的教育下都有進步。姓王的一九五六年初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現(xiàn)在是縣人委會農業(yè)局的科員;姓張的雖然還沒有入黨,但在一九五七年底被提升當了縣人委會文化科的副科長?!耙粋€入了黨,沒當上副科長;一個是當了副科長,但沒入黨,比較起來,究竟誰進步呢?”消息傳來后,老同學之間就展開了爭論。有的認為:老張雖然沒能入了黨,但他當了副科長。而我們提拔干部的標準又是根據德才決定的??崎L的德、才自然比科員的德才高些。因此,老張應該是比老王進步。但這個看法又遭到另外一部分人的反對。他們認為:職務高低固然與一個人的德才有關,但我們看一個人進步與否,卻不能光從職務大小來下結論。因為職務本身不會給人帶來馬列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思想。同時提拔干部的因素也很多:要看德才條件,但更重要的還要看工作需要與否。如果工作不需要,一個人雖然很進步一時也難被提拔;如果工作需要,一個人才稍好德一般,也有被提撥的可能,而黨員就不同了。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必須是群眾中的先進分子,工作、學習、思想各方面都要表現(xiàn)很好才行。老張沒有入黨,就說明他在這些方面還不夠,而進步與否主要是看一個人政治思想各方面表現(xiàn),因此肯定地說老張不如老王進步。但前一種人始終沒有同意這種看法。究竟誰進步呢?直到現(xiàn)在還沒得到統(tǒng)一的認識。
再有一些讀者認為:只有成為出名的英雄才是進步。如河南柳菠同志說:回憶自己的進步,真可稱為是蝸牛式的,是不是我主觀上不努力呢?不是的。我也常想使自已成為一個超人出眾,出類拔萃的英雄;在群眾中有名譽,在領導中有威信,我常以此鞭策自己。但因我始終默默無聞,就顯得平凡,進步緩慢。
(二)進步為了什么?
一些讀者認為,進步就是為了個人能夠被提拔等等。當這些愿望達不到時就灰心喪氣不再要求進步了。如牡丹江木人同志說:我剛到部隊時干得還不壞,在領導與同志們之間的威信也比較高。從透露的消息知道,當時黨支部已把我列為培養(yǎng)入黨的對象。同時,在職位上由于志愿兵的復員自己也可能由戰(zhàn)士提到班級。這一進步雖說沒有什么了不起,但總算有了進步。殊不知天不隨人愿,碰上這時正是邊防部隊整編。由此在1957年的5月我便由邊防調到了內衛(wèi)。這一調不要緊,幾乎把我由萬丈高樓一掉到底,本來馬上可以實現(xiàn)的進步也弄得前功盡棄。雖然原單位有鑒定有材料,但由于到新單位后,領導對你不了解,同志對你不熟悉,又得要經過一個時期的考驗,這無形中又要重新做起,重打鼓,另開張,另創(chuàng)立條件才能進步。這一意外的變動,可真使我灰心了。心想:算了吧!你也別考驗我,我也不想進步了。從那以后我便抱著混一天算一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態(tài)度,放棄了個人的進步。
(三)什么是進步的障礙?
這個問題讀者的意見最多,有的認為不能進步的原因主要是工作調動多。如新疆嚴佳同志說:我參加工作以來調動頻繁,在這樣的情況下,經常擔任的是新工作,業(yè)務知識學習主攻方向不明,工作能力提不高,工作中也很難獲得成績,因此很難進步。北京業(yè)兵同志說:由于參加工作后調動頻繁,所以直到現(xiàn)在我還是一個團員。我對自己要求是嚴格的,為了靠近組織,我常常找黨員交談,坦率暴露思想,提出入黨要求。他們都叫我不要著急,要經得起考驗,要從各方面作不懈的努力。我記著這些話,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爭取早日入黨,可是還不等組織對我完全了解時我就被調走了。久而久之,我的朝氣,意志也就逐漸衰退,產生了自卑情緒,遇到調動工作心情就不愉快。再想我過去的一些同學,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一個機關工作,現(xiàn)在他們有的是科長、主任等。過去和我在農村一起工作的同志,也都是鄉(xiāng)長、書記、社長了??傊?,個個都比我強。要是這幾年來我也是長期在一個機關工作,現(xiàn)在不也像他們一樣嗎?
有的讀者認為不進步的原因是時機不好。河北風鳴同志說:1953年我參加了教育工作,當時我抱著滿腔熱忱要在祖國教育事業(yè)方面貢獻自己一切,創(chuàng)造不平凡的事跡,爭取早日入黨,做一名優(yōu)秀教師。由于我工作努力,1954年冬村里黨支部根據我的申請讓我填了入黨志愿書,但是事真不湊巧,我的入黨志愿書交到支部后,那位熟悉我的黨支書調去黨校學習,其他支委不了解我的詳細情況,我的入黨問題就這樣拖下來了。1956年6月村支部又一次要我補填志愿書,我想這次可大有希望批準了??墒鞘驴偱c愿違,七月份我們鄉(xiāng)下洪水暴發(fā),黨組織投入緊張的生產救災工作,沒有時間研究發(fā)展問題了。后來到農村中學又碰到那時不發(fā)展黨員。以上我所說的這些過程,我覺得自己真是有些倒霉,機會遇的多么不巧,影響了自己進步。現(xiàn)在還不是個黨員。
也有的讀者認為是工作環(huán)境限制了自己進步。山東高峰同志說:誰都想進步,都想為社會主義建設多盡一分力量,但往往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主觀愿望。我是一個經常在農村搞水利工作的。農村工作不像城市那樣有規(guī)律,生活環(huán)境也不如城市好。我的工作流動性又大,說不定一天跑上幾十里路。有時住在生產隊,既沒有報紙看,也沒有廣播聽;弄得不知道國內外大事,耳聾眼瞎,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又怎么能進步呢?再看看我的同學,有的升學了,上了高中;有的進工廠學了一套技術;有的在大機關工作當然進步更快,唯有我停留現(xiàn)狀甚至開倒車。為什么呢?就因為工作環(huán)境太不好了,再說從小和我在一塊上學的一個同學,過去功課不比我好,可是他進了工廠卻超過了我,要文化有文化,要技術有技術,這不能說是客觀環(huán)境決定一個人的進步嗎?要是我處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我想自己也不會這樣停滯不前。我認為:一個人再怎
么要求進步,但環(huán)境不好,也不行;反之一個人雖然不太要求進步,但由于環(huán)境好,也會很快進步的。又如吉林高秀甫說:為什么進步不快呢?這個問題在我思想上也不止一次地想過。我1956年初中畢業(yè)后參加了一個基本建設單位的工作。和我同時去的有五個同志,大都程度相等,各方面不相上下。分配工作時,按需要各做一行:有的當了會計,有的做了統(tǒng)計工作……而我被分配到主任室當文書,整天除了抄寫、刻印材料,就是收發(fā)文件,接電話,跑跑腿。同樣搞工作,別人成續(xù)顯著,而我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成績也很不明顯,很不突出,因此再努力也很難進步。以后我被調到氮肥廠分配作修理壓力計工作。凡是了解這方面知識的人都知道,壓力計是儀表當中最簡單的了,比起自動調節(jié)、自動分析儀器來,要簡單得多。在這個崗位上工作,又是時刻不得清閑而成績很難突出。以后事實也證明,和我一道來的被分配作別的工作的同志,有的因和師博一道突出地完成了某項任務而受到了表揚,有的因在某某時間特別苦干而得到了大家的好評?!墒牵颐刻熘徊贿^和師傅一道校驗和修理幾抉表而已,要想更緊張,要想更突出也不可能,就這樣一天天地落在后面了。
還有的讀者認為:進步不快是由于沒得到領導的培養(yǎng)和幫助。山東張進賢同志說:我認為客觀環(huán)境條件、領導的重視培養(yǎng)對一個人的進步有很大的影響,甚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一次干部會議上,我們單位有一位領導同志批判某些人有個人英雄主義,驕傲自滿時說:一個人得到進步主要應該歸功于黨的培養(yǎng)。這不很明顯是領導對一個同志的態(tài)度起著決定性作用嗎?黨不培養(yǎng)你,要不叫你行,盡管你使盡了力量不也是枉費心機嗎?
(四)怎樣才能進步?
對這問題很多讀者認為,主要是取決于客觀環(huán)境條件。如果沒有好的客觀環(huán)境條件、主觀再努力也不行。因此歸根結蒂只是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山東劉成同志說:我從小就有長大了做一個工程師的理想,從小學二年級到高中畢業(yè)始終沒有動搖過。但是經過這一年的大學生活我非常失望。我覺得在這個新成立的專科學校里學不到多大的本領。在清華、北大學習的同學有可能登上科學的高峰,像我們這樣新建的??茖W校,將來畢業(yè)后最多也不過是一個小技術員,攀登科學高峰是不大可能的。因為我們這個學校不但沒有名教授,連講師也寥寥無幾。大部分教師也都是高等學校新畢業(yè)的學生,沒有教學經驗、授課質量不高。而且這個學校又是一個地方性的高等學校,政治待遇不像北京的高等學校可以經常聽到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報告。就是省里面接領導的學校,還可以經常聽到省級干部的報告,而我們,最多能聽到地委書記的報告。學校設備也很差(更不用說生活條件不好),不但沒有好的儀器,而且圖書也不多,經常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參考書,不能保證學習。學工不同于學文和學數學。學文只要觀點立場正確,多讀書即有成效,學數學,也只需要一張紙一枝筆即可辦事。學工則不然,若沒有一定的技術條件做基礎,就是再政治掛帥、方法再好,要想有所造詣也是夢想。比如一個條件很差的工廠,不要說造人造衛(wèi)星,就是造個飛機也不可能。在今天科學已發(fā)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的情況下,一定要有先進良好的技術條件做基礎,主觀能動性才能發(fā)揮作用的。湖北李錫祿同志說:據我所知,英雄模范都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形成的?!吧膫ゴ?,死的光榮”的劉胡蘭就是在那殘酷的環(huán)境中,才會慷慨從容地走向敵人的屠刀下,倘若,她的家鄉(xiāng)不遭受國民黨反動派的蹂躪,她本人只是在平靜的日子里生活著,就不會產生這樣的英雄事跡,也不會成為這樣名流千古,人人崇敬的英雄人物。也許直到今天,她也僅僅是一個平凡的農村婦女,在田野上勞動,而不為人所知。
我想李志同志的偉大抱負不能實現(xiàn),計劃落空等等,都是因為周圍環(huán)境條件不好所造成。這樣說,也許有人會問:難道客觀環(huán)境條件完全決定了一個青年的成長嗎?我的回答是和李志同志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是:一個青年的成長,是要決定于客觀環(huán)境,客觀條件,也就是要在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才能使青年很好地成長起來。不同之處是:一個青年的成長也要決定于自己的主觀能動作用,要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會使自己求得大的進步,大的成就。但是,不管怎么樣,也畢竟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得到大的進步和成就。所以,一個人成長的快慢,環(huán)境條件起了很大的作用。就是說,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條件下,才能產生什么樣的入。海南松濤水庫梁運賢同志說:常言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這句話是有它實在意義的。在有利的環(huán)境條件下,只需要稍微努力就能達到愿望,就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相反,當你處在不利的環(huán)境條件下,即使你以最大的決心和努力也是事倍功半很難成功的。如有些同學本來天資不好的,但由于家庭經濟充裕,高中畢業(yè)后考不上大學就到廣州去補習,一年兩年后結果得到錄取。而受經濟條件限制的同學,雖然天資聰敏,理想遠大,可是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會被埋沒。這不是又說明客觀環(huán)境好壞對于進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嗎?又如大城市設立有干部業(yè)余大學等學習組織,其他小城鎮(zhèn)就沒有。假如有兩個同樣抱負的同志分別分配到城市和鄉(xiāng)村,那么誰進步快這是可以想像的。這不是客觀環(huán)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