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禹子
最近,對學生加強勞動教育,很多學校已經普遍地開始重視起來,這是一個很好的現(xiàn)象。這里,對勞動教育如何認識,對加強勞動教育如何持久地貫徹下去,提供一些意見。
一
為什么現(xiàn)在要著重提出在學校里加強勞動教育呢?
首先是由于我們國家的需要,由于實現(xiàn)過渡時期的總路踐的需要。我們國家目前正處在一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新時期,在這個時期的總路線就是逐步實現(xiàn)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逐步完成國家對農業(yè)對手工業(yè)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這個時期里,有著復雜的深刻的階級斗爭:對國外,主要是中國人民和帝國主義的斗爭;在國內,主要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這種斗爭絕不可能不反映到我們思想領域中來。要實現(xiàn)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就不僅在政治、經濟方面要進行一系列的措施;并且在思想戰(zhàn)線上隨著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社會主義改造事業(yè)的進程,也必須作很多工作。我們要在人民群眾中積極開展思想斗爭,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思想,批判資產階級思想。資產階級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剝削思想和個人主義,它是反勞動觀點、反集體主義的。它和社會主義思想是針鋒相對,完全不能調和的。由于在我國的過渡時期中資產階級還存在,資產階級思想就必然地會不斷地侵襲我們,甚至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成功資產階級已被消滅的時候,資產階級思想影響仍會殘存在一些人們的意識中。因此,和資產階級思想作斗爭,是一件長期的艱巨的任務。我們培養(yǎng)青年一代,使他們成為社會主義人才,就必須要求現(xiàn)在青年學生們自覺地從思想上劃清勞動與剝削的界限,劃清集體主義思想與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思想界限,不斷地克服資產階級思想影響。所以在學校中對青年提出加強勞動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另一方面,從當前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沉來看,也有著重提出加強勞動教育的必要。應當承認:解放以來,青年學生們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培植下,思想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在熱愛祖國,響應祖國號召方面,表現(xiàn)了高度的政治熱情,就是在勞動觀點方面比起解放以前也是有進步的。我們在剛解放時,就進行過勞動觀點的教育,如在社會發(fā)展史的教育中,著重說明“勞動創(chuàng)造人類世界”;這種教育是有助于群眾提高覺悟的。但是絕不可以說,我們思想教育工作已經做得差不多了,可以滿足于現(xiàn)狀了。相反地,我們對青年的思想教育的工作。還做得很不夠。我們對青年的思想工作,許多地方往往還趕不上國家經濟建設和國家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在我們學校的教育中關于勞動觀點的教育特別做得不夠。中小學的一些教科書里也講“勞動光榮”,但講得很抽象;勞動對國家對社會起了什么作用,經過怎樣的辛勤勞動才能得到幸福生活等問題,都很少有具體的生動的說明。有些文章雖然有某些鼓動性,但說服力不強。在教師中有不少的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表現(xiàn)出或多或少的輕視勞動的思想,對輕視體力勞動和輕視勞動人民的思想,缺少系統(tǒng)的批判。“只有讀書光榮,參加勞動不光榮”的錯誤思想,在學校中、在社會上的學生家長中還是相當普遍地存在著。這些錯誤思想經常地影響著學生,以致部分學生輕視體力勞動,輕視勞動人民,認為工人農民“又臟、又累、又丟人”;或缺乏勞動習慣,不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不愛護公共財物。不少高小、初中畢業(yè)生不愿參加工農業(yè)生產,認為做工人、農民辱沒了自己。這些思想都或多或少地反映著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發(fā)展下去對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是很有害的。
所以,在學生中加強勞動教育,不論就國家的需要或就當前學校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
勞動教育的內容,大體上可以包括兩個方面。這就是:勞動觀點的教育和在勞動實踐中進行教育。
什么是勞動觀點的教育呢?這里提出幾點來說明這個問題:
第一、要認清勞動的目的和意義。我們應該了解:我們不是為勞動而勞動。我們勞動的目的,是為了祖國,為了社會主義,為了勞動人民。我們所說的勞動是專屬于人類的。勞動首先是人與自然發(fā)生關系的一個過程,人們以自己的活
動改變自然,同時也在改變自己。啄木鳥啄樹,蜜蜂造窩,只是一種本能的活動,這種活動不能叫做勞動。人類的改變自然的活動,是有目的有意識的,因而叫做勞動。馬克思在《資本論》里就說過:“但使最劣的建筑師,比最巧妙的蜜蜂更優(yōu)越的,是建筑師以蜂蠟建筑蜂房以前,已經在他腦筋中把它構成了。勞動過程終末時取得的結果,已經在勞動過程開始時,存在于勞動者的觀念中,已經觀念地存在著了。他不僅引起自然物的一種形態(tài)變化,同時還在自然物中實現(xiàn)他的目的?!雹僦挥腥祟愑心康挠杏媱澋貏趧?才能改造自然,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推動社會的發(fā)展。
盡管勞動對人類社會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在階級的社會里,剝削階級對于勞動人民實行著野蠻的統(tǒng)治,剝削階級用各種方式從勞動者身上榨取剩余的勞動生產品。勞動人民為求生存只得被迫參加勞動,他們過的是陰暗的沉重的凄涼的生活,勞動成為很痛苦的事。
在社會主義社會里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斯大林說:“在我們蘇維埃制度條件下……,勞動是備受尊敬的,在這里,他并不是替剝削者做工,而是為自己做工,為自己的階級做工,為社會做工。在這里,勞動者不曾覺得自己是無人過問的人,零丁孤苦的人。恰巧相反,在我們這里,勞動者是免得他是自己國家的自由公民,是一種社會活動家。他好好做工,盡力效勞社會,就是一位勞動英雄,就會光榮遍體?!雹谠谏鐣髁x社會里,勞動生產率的發(fā)展使得社會生產不致增長,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勞動成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礎,沒有勞動就沒有社會主義,勞動者受到大家的尊敬,勞動成為一種光榮豪邁的事業(yè)。在我們的國家里,工人階級也已經成為國家的領導階級,在各種不同的生產崗位上涌現(xiàn)了很多先進者——勞動英雄,社會上有著尊敬勞動者的新風氣。我們國家的先進生產者——勞動英雄由于認識到自己是社會的主人,他們明白提高勞動生產率就是為了早日實現(xiàn)社會主義,就能在生產中發(fā)揮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國家做出很大貢獻,因而受到了人民的尊敬。因此,我們建立起正確的勞動觀點,就必須有自覺的勞動態(tài)度。
第二、要有集體主義、遵守紀律的精神。列寧在一九二○年說過:“我們要努力消滅‘各個管自己,上帝管大家這個可詛咒的法則,消滅把勞動僅看作服役的習慣,我們要在意識中,在群眾的日常生活習慣中樹立這種法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雹畚覀兯M行勞動教育,是貫穿著集體主義精神的。我們從事勞動,要懂得個人利益要和集體利益完全一致,要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自覺的勞動紀律。隨著國家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國家計劃也一天比一天的完備。一個企業(yè)的計劃不能完成,就會影響整個國家計劃。因此,要保證企業(yè)里所有職工都能在統(tǒng)一指揮下勞動,必須加強勞動紀律的教育,鞏固勞動紀律。
社會主義勞動本來和集體主義、遵守紀律分不開的。社會主義所有制和社會主義勞動中會培養(yǎng)出集體主義。我們要做一個社會主義勞動者,就需要集體主義的勞動態(tài)度。勞動模范之所以能夠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正是由于他們有集體主義的勞動態(tài)度,遵守勞動紀律,在勞動中向群眾學習,集中并發(fā)展了群眾的智慧。我們應當認清:一切英雄模范的事跡都是群眾智慧集中的表現(xiàn),都是在黨的領導和群眾的幫助下所形成的。對于任何英雄模范,過于強調個人的作用,而忽視了集體的力量,都是錯誤的。
第三、要有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結合的思想。這是勞動觀點的基本內容。本來,在原始共產社會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是密切結合的。這兩者的分離是社會發(fā)展到了階級社會以后的現(xiàn)象。第一個階級社會是奴隸社會,那時剝削階級——奴隸主靠剝削奴隸的剩余勞動過活,社會上就有一部分人不從事體力勞動;其中有小部分人,從事科學的研究和藝術的創(chuàng)作。他們成為專門的腦力勞動者。于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兩者就開始分家。舊社會里腦力勞動者大部分出身于剝削階級,為剝削階級服務。所以舊社會里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是對立的。腦力勞動者輕視體力勞動,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他們不知道知識原是勞動中產生的,勞動是知識最豐富的泉源;知識分子之所以能夠進行腦力勞動。也是由于體力勞動者供應他們以生活資料。腦力勞動是建筑在體力勞動的基礎上的。恩格斯說過:“沒有奴隸制便沒有希臘的國家、希臘的藝術和科學?!雹苷梢哉f明這個問題。實在,體力勞動是腦力勞動的基礎,沒有體力勞動者,就沒有人類世界,自然也沒有腦力勞動的知識分子。在今天,由于知識分子要為工人階級、為勞動人民服務,消滅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之間的對立。我們的國家對工農勞動者用各種辦法,包括抽調他們進學校學習的辦法,提高他們的文化水平;同時,又吸收部分高小和初中的畢業(yè)學生參加勞動生產。隨著社會發(fā)展的進程,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便將逐漸趨于結合。
但是,在社會主義社會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還是存在的。消滅它們之間本質的差別,斯大林告訴我們,要“用提高工人文化技術水平到技術人員水平的辦法”;這只有到達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實現(xiàn)。
在現(xiàn)在的中國,有些青年認為體力勞動不如腦力勞動重要,這個看法是錯誤的。固然,有的腦力勞動的工作要比某些體力勞動復雜,一個工程師和一個雜工在生產中所起的作用有些不同。但從整個社會來說。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都是社會中的一種分工,對國家建設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工程師設計一個圖樣,如果沒有工人的勞動,那個設計也是空的。因此絕不能說腦力勞動重要,體力勞動不重要。至于說發(fā)揮作用的大小問題,固然與工作中的職務也有關系,但主要地還是取決于個人的勞動態(tài)度:一個工程師,如果他思想落后,不問政治,工作消極,即使他有很高的文化知識,也不能發(fā)揮很大作用;而一個工人或農民,如果有自覺的勞動態(tài)度,在生產中能鉆研創(chuàng)造,也就能發(fā)揮很大的作用。張明山、李順達的事跡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
第四、要有克服困難,艱苦奮斗的精神。我們常常說,勞動是一種愉快的事,這只是說,在新社會里,人們擺脫了剝削的枷鎖,人們勞動不再是為了剝削者享受,而是為了自己的幸福。但勞動本身究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輕松愉快的事情,而是有著很多困難的??朔趧又械睦щy就是一件艱苦的工作。有
一個學生參加了義務勞動之后說:“過去我看到建筑工人挖土很容易??墒牵@回我自己動手,費了半天功夫,出了一身汗,才挖了半尺土?!蓖谕痢@一件簡單的勞動尚且如此,其他更復雜的勞動更可想而知。我們還應當了解:勞動本身是一件極嚴肅的工作,無論在課堂上學習功課,或在車間里操作機器,都是緊張的勞動,必須心神貫注;如果“心不在焉”,學習——書就讀不進去,做工——操作機器就會出毛病。
勞動是艱苦的、有困難的,但又是瑣碎的、平凡的。有些學生認為工人每天接線頭、擦機器,這種勞動太簡單、太機械,因此感到去工廠工作是“屈才”;他們的理想是作個不平凡的人,作個偉大的人,參加轟轟烈烈的工作。這種想法是把平凡和偉大對立起來了。其實,任何創(chuàng)造性的偉大的業(yè)績正是在經常、平凡、瑣碎、點滴的勞動中產生出來的,工人的熟練技術是在終日不斷辛勤的勞動過程中鍛煉出來的。勞動模范所以能在生產上創(chuàng)造出奇跡,也是由于他能夠在日常平凡的工作中,開動腦筋,找竅門,不斷地克服困難。最近有一位新入廠的初中畢業(yè)生,到工廠里掄捶,起初自己覺得不值得做這種平凡的勞動,后來看到同在本廠做工的一位全國勞動英雄也在掄大捶,才解決了自己的思想問題。我們要使青年在學校的時候就培養(yǎng)他們克服困難、艱苦奮斗的精神,不僅要看到社會主義前途是美好的,同時也要懂得實現(xiàn)社會主義還有其艱苦困難的一面;這樣,出了學校以后,不論在工廠、農村或機關等其他工作崗位上,就不會一遇到困難就畏縮。我們決不能教育青年成為書呆子,成為不懂事務、遇到困難就一無辦法的人,而是教育他們時刻準備著頑強地克服勞動中的困難,和困難作堅決的斗爭;培養(yǎng)他們成為克服困難的堅強的戰(zhàn)士。
最后,我們要建立起正確的勞動觀點,不但要大力宣傳上述思想,還必須克服資產階級思想影響,向資產階級思想作堅決的斗爭?,F(xiàn)在我們有些青年學生考慮問題常從個人名譽、地位、物質享受出發(fā)。如有的學生想當工程師,是光看工程師能出名,住洋房,坐汽車,工作是坐在屋里畫畫圖,到工地上指點一番,很夠派頭。有的青年想當醫(yī)生,不愿當護士;說是護士是“侍候人”的,“當醫(yī)生,穿起白色的工作服,后面跟著兩個護士多威風!”這些看法,或多或少都是受了資產階級好逸惡勞、名利觀點等思想的影響。他們只想到工程師、專家、大夫如何神氣,如何舒服,而看不到他們辛勤勞動的一面。沒有認識到:不論大夫或護士,他們的勞動都是為了國家,為了社會主義,并無高下之分,貴賤之別。
我們青年要建立起正確的勞動觀點,就必須時刻克服資產階級思想影響,并與它展開堅決的斗爭,否則正確的觀點是不能夠建立起來的。
目前有些學生存在著一些流氓習氣;對這些流氓習氣應當看做是剝削階級思想影響。有少數(shù)學生采用資本主義生活方式,整天東游西蕩,故意惹事打鬧、偷竊,破壞學習紀律,有的侮辱女同學,亂搞男女關系等,這些行為嚴重的就不僅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而且妨礙到新社會的秩序和道德。我們對于一般沾染有資產階級流氓習氣的學生,應當耐心地說服教育;但對屢教不改的就應予以懲罰;對品質十分惡劣、對嚴重違反校規(guī)的,學校行政方面就應予以嚴厲處分直至開除學籍,違法的還應當送法院懲辦。
總起來說,進行勞動觀點的教育,就是要明確勞動的目的和意義,培養(yǎng)集體主義、遵守紀律的精神,樹立克服困難、艱苦奮斗的作風,對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有正確的認識,反對好逸惡勞、貪圖個人享受、計較名位、投機取巧的資產階級思想,向資產階級思想作斗爭。
進行勞動教育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在勞動實踐中進行教育。
這里只談談在學校如何在勞動中進行教育。在勞動實踐中對學生進行教育主要是通過學習來進行。因為學習是學生的主要勞動。我們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自覺的勞動態(tài)度,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學習是一種持久的、艱苦的有系統(tǒng)的勞動,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刻苦鉆研、循序漸進的學習態(tài)度和有計劃的、不松懈也不沖動的勤奮的學習習慣。有的學生在學習上缺乏頑強克服困難的精神,他們碰到較難的題目不是先好好思考,而是依賴別人;這是不對的。當然,我們所說學習上要頑強,刻苦鉆研,只是說學習不能懶散,而是要經過自己認真的思考,有計劃地持久地進行學習。有的學生認為要頑強地學習,就開夜車拚命趕,或者自己死扣功課,想不出問題也堅決不問別人,這樣的理解也是不正確的。學生如果在學校中就養(yǎng)成了自覺的勞動態(tài)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將來不論是到工廠里、農村里、機關里、部隊里,就能善于克服各種工作中的各種困難,在工作中做出成績,并使自己不斷地前進。
學校中在勞動實踐中進行教育除了上面說的課堂學習外,還應該通過各種各樣的課外的義務勞動和社會工作等辦法來進行勞動教育。
這樣也可以使學生有參加體力勞動的機會。學生們應該通過課外活動和社會工作(如組織參觀、布置展覽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座位、教室和周圍環(huán)境的清潔,學會一些必要的家庭勞動(如洗衣,作飯)等,使自己養(yǎng)成勞動的習慣,在勞動中受到教育。
上面說的學校中勞動教育的兩個方面——勞動觀點的教育和在勞動實踐中進行教育,這兩者是結合在一起的。脫離勞動實踐孤立地進行勞動觀點的教育,勞動教育是空洞的;光注意勞動實踐而不在實踐中進行勞動觀點的教育,則勞動實踐往往失去它的意義。我們在學校中進行勞動教育,必須使這兩者有機地結合。由于學生的主要的勞動是學習,而學習又以學習功課為主,因而需要更清楚地說明這個問題。學校里進行勞動教育——把勞動觀點的教育和在勞動實踐中的教育兩者的結合,主要地就是通過各科教學;要把勞動教育內容貫徹到各科教學中去。所以,學生的學習功課,還不但是應當從學習中養(yǎng)成正確的勞動態(tài)度與勞動習慣,而且是要從學習中接受勞動觀點的教育。所以在學校里加強勞動教育的關鍵問題,在于教材本身有無勞動觀點,在于教師如何以勞動觀點把正確的教材教給學生。如果教師輕視勞動,不能掌握正確的教材,就將會使得在學校中加強勞動教育成為空談。關于勞動觀點和其他思想教育如何貫徹到各
種教學中去,《蘇聯(lián)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這本書⑤可以作為參考。
三
在這里談一談在進行勞動教育中存在著的幾個具體問題。
第一、關于升學和參加勞動(工農業(yè)生產)的問題。提出這個問題,很容易使人誤會:似乎升學以后就可以不參加勞動。我們應當了解:升學和參加勞動生產不應當對立起來,升學的目的也是為了準備將來參加勞動。升學和就業(yè)只不過是參加勞動時間的先后的問題。
四年來,我們國家的文化教育事業(yè)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以一九五三年年底數(shù)字和一九四九年解放時數(shù)字相比,小學生增加了一倍以上,中學生增加了百分之一百八十五以上。目前我們學校和學生的數(shù)字已大大超過了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的最高數(shù)量。但是,在目前,要求所有高小和初中的畢業(yè)學生都能繼續(xù)升學是不可能的。這是由于我們國家要實現(xiàn)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首先必須集中力量發(fā)展工業(yè)特別是重工業(yè)。其他事業(yè)包括文教事業(yè)只能相應地發(fā)展。文教事業(yè)的發(fā)展必須是建立在生產發(fā)展的基礎上。先要有經濟建設的高潮,然后才有隨之而來的文化建設的高潮。蘇聯(lián)直到一九三四年起才開始在農村初步普及了四年制的初等義務教育,在城市、工廠、工人區(qū)域初步普及了七年制的義務教育;直到一九三九年——十月革命后二十年,才提出在城市和工礦區(qū)普及十年制的教育,在鄉(xiāng)村普及七年制的教育。我國現(xiàn)在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第二年,不但現(xiàn)在不可能做到普及中學教育,即使對具有國民義務教育性質的小學教育,也要在今后若干年內才能逐步做到普及。在今天我們的中小學校中,特別是在中等以上學校中,師資的缺乏十分嚴重,設備方面也很不足,所以對中小學教育的發(fā)展,必須從實際出發(fā),穩(wěn)步前進。否則勢必降低學生的質量,教不好學生,反而浪費了國家的財富。
在目前學校教育不能大量發(fā)展的情況下,一部分高小畢業(yè)生和初中畢業(yè)生到工廠農村參加勞動生產是必要的。何況,目前工廠生產、農村互助合作運動的發(fā)展,也很有必要吸收一批高小畢業(yè)生和初中畢業(yè)生參加生產。這些學生被吸收參加工農業(yè)生產之后,就可以利用自己已有的文化科學知識,來很好地掌握工農業(yè)知識和技術,并改進和提高工農業(yè)生產水平;同時,高小、初中畢業(yè)生參加生產以后,還可以在勞動中學習到實際知識,鍛煉和提高自己。只要自己肯努力,也可以進行業(yè)余進修來提高文化知識水平和技術水平。并且,經過一個時期的工作后,將來仍然可能有機會再到學校學習。所以,有的學生認為參加生產以后就沒辦法再學習了,因而看作是一種“自我犧牲”,這當然是錯誤的。
我們不能把勞動教育只看成是就業(yè)教育。有些教師認為勞動教育只是為了叫學生參加勞動生產,甚而在學生中造成輿論:只有現(xiàn)在參加勞動生產才是進步,升學則是落后的表現(xiàn)。這樣做很顯然地也是錯誤的。目前我們固然要動員一部分高小、初中畢業(yè)生參加勞動生產,在這方面進行些宣傳教育工作很有必要。但我們仍然應該讓一部分學生升學,這樣也才能適合國家建設的需要。正確的做法是:學生要升學,就去投考,如果考不取,就應當安慰他們,講清道理,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勞動生產。至于判斷一個人是進步還是落后,我們不能以他是升學還是現(xiàn)在就參加勞動生產為憑。一個青年如果具有正確的勞動觀點,那無論參加工農業(yè)生產或繼續(xù)升學,都不能說是落后的表現(xiàn)。
還有人認為在高小、初中畢業(yè)生中既然有不少的人現(xiàn)在就要參加勞動,那就不必鼓勵他們要有遠大理想。這也不對。青年應該有遠大理想——實現(xiàn)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并盡自己的力量為這個理想而奮斗。一個青年有了這樣的明確奮斗目標,才會鼓舞著自己不斷前進。我們決不能培養(yǎng)青年做一個不求上進,庸庸碌碌的人。當然,青年人立志于社會主義事業(yè),可以做航空員、工程師,也可以做優(yōu)秀的工人,出色的農業(yè)生產者。這樣看來,鼓勵青年要有遠大理想和動員高小、初中畢業(yè)生參加勞動生產,是沒有什么矛盾的。
聽說有的教師認為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就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有的高小、初中畢業(yè)生覺得自己就要參加勞動生產,因此就對學習很不認真。這些都是不對的。我們應當了解:繼續(xù)升學固然要好好學習,就是參加勞動生產也要好好學習。不要以為當工人農民文化差一點不要緊。不是的。要當一個優(yōu)秀的工人農民,需要更好地學習知識。所以,學生在學校里,要好好用功,不能荒廢學業(yè);甚至出了學校參加勞動以后,也應當在勞動中學習,學習必要的政治、文化科學知識,這樣才能不斷地進步。
第二、關于學習和義務勞動問題。為了加強對學生的勞動教育,在學校適當?shù)亟M織學生參加義務勞動是必要的。但必須明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在學校里進行義務勞動,其目的也是為了學習,是為了使學生在勞動中受到教育。所以義務勞動不能妨礙學習。在進行義務勞動時要注意學生年齡特點和健康,注意自愿,不要搞競賽運動。北京有一個中學組織學生參加搬磚的義務勞動,搞“紅旗競賽”,提出“輕傷不下火線”的口號,因而砸傷碰傷一些學生。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有個學校校長說:“幸虧我們這學校還有塊空地,否則就沒法進行勞動教育?!边@位校長把勞動教育僅僅看作是搞些體力勞動,這種看法當然也是不對的。
第三、關于勞動教育的長期性、經常性的問題。進行勞動教育絕不只是為了解決畢業(yè)生出路的臨時措施,因此不應當認為只需要在高年級班和畢業(yè)班中進行,普通班或“成績好的班”就可以不進行或者少進行。勞動教育是一種政治思想教育,它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教育不可分離,它是共產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總路線教育的一部分;因此是一個細致的工作,必須長期持久地進行,不能用搞運動的方式突擊一下就算了事。如上所述,在學校中主要地應該把勞動教育內容貫徹到各科教學中去,在這里教師是擔負很重大的責任的。有的教師認為勞動教育“是青年團、校長和班主任的事”,與己無關,這是不對的。在進行教育時,要防止形式主義或采用簡單的方式。如有的教師,無論講那一課書最后都要說一句:“這是千千萬萬勞動人民艱苦忘我勞動的結果”;這樣簡單的聯(lián)系當然收不到好效果。有的學校為了加強勞動教育,進行突擊運動,或采用思想檢查、思想總結等方法,這也是不對的。
①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一九二頁。
②斯大林:《列寧主義問題》,莫斯科外國文書籍出版局版,第六六一頁。
③列寧:《從莫斯科——嘉桑鐵路第一個義務星期六到五一節(jié)全俄的義務星期六》。
④轉引自康士坦丁諾夫:《從原始公社到資本主義社會生活力與生產關系的發(fā)展》,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二六頁。
⑤此書為阿爾納烏托夫編,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發(f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