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吭唷…吭唷…”剛上工的農(nóng)民們淌著汗,努力的搬運石頭。一個新參加工作的知識分子出身的區(qū)干部,頭上包著手巾,蹲在堤旁觀望。想找宣傳教育的對象,一會兒卷起袖子,也參加了搬石頭的行列。他對鄰近的農(nóng)民說:“喂,老鄉(xiāng),你知道我們?yōu)槭裁春湍銈円黄饋砉ぷ??”口氣挺了不起似地?/p>
“嗯……”那位農(nóng)民摸不容頭腦。
“我們是來為人民服務的,老鄉(xiāng)!”他一面說一面指著那些農(nóng)民。
“阿!……嗯……”那位農(nóng)民望了他一眼。
同一個地方。
工作得辛苦了,大家坐在海塘的石頭上休息,閑談。一個同學擦著汗,指著這旁的一個碉堡,向一個穿黑短衫的中年農(nóng)民問道:“這個碉堡是什么時候修的?”
“前不久,那時國民黨在這里,我們每天都要來修這個家伙。有時我們懶得做,就挨打,挨罵。有的還要吃官司。嗨,你們學生子是不知道我們的苦?,F(xiàn)在可好了,和解放軍一起干活,政府的人也來干,還有你們學生子?!鞭r(nóng)民說到這兒就興奮起來了,接著又說:“要不是共產(chǎn)黨,又那兒有今天呢?從前修碉堡為打仗,現(xiàn)在修海塘為的是咱們自己呀!”
“老鄉(xiāng),你說得對?!边@們同學說。
農(nóng)民笑了說:“那里……我不會說話的。你們上街了,替我們謝謝共產(chǎn)黨,謝謝毛主席?!?/p>
編者按:這篇文章是上海暑期工作營同學到寶山參加修塘中的兩個插話,說明了兩種不同的宣傳方法和效果。海塘則是防潮的海堤。